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防垃圾邮件网关
1)  gateway ofpreventing unsolicited electronic mail
防垃圾邮件网关
2)  anti-spam E-mail gateway
反垃圾邮件网关
3)  precautions of junk mails
垃圾邮件防范
4)  spam [英][spæm]  [美][spæm]
垃圾邮件
1.
New approach for spam sample collection;
一种新的垃圾邮件样本采集方法
2.
Design of anti-spam mail filter based on address and content;
基于地址与内容过滤的垃圾邮件过滤器设计
3.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spam filtering system;
中文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实现和评估
5)  junk e-mail
垃圾邮件
1.
A method for mining junk e-mails based on association rules was proposed.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垃圾邮件挖掘算法,通过计算邮件源地址和邮件关键词的支持度来定位垃圾邮件源地址。
2.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essence of some existing algorithms of junk E-mail filtering rules and give the way to represent an E-mail as a transaction.
在将垃圾邮件的训练集表示成事务集后,可以用FP-Tree算法从训练集中挖掘出频繁特征集。
3.
In current E-mail system,there are some problem which must be solved,such as the safety of E-mail,junk E-mail,classification of E-mail,name resource and so on.
该文对现有电子邮件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性、垃圾邮件、邮件分类、信箱命名资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6)  junk mail
垃圾邮件
1.
Centralized filtration for virus mails and decentralized filtration for junk mails;
集中式病毒邮件过滤和分散式垃圾邮件过滤
2.
A study on junk mail on the internet;
互联网垃圾邮件传播行为研究
3.
This paper gives the concept and scope of junk mail and analyzes the birth and harm of junk mail.
界定了垃圾邮件的概念和范围,分析了垃圾邮件的产生及其危害。
补充资料: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训练
      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袭击所进行的防护训练。简称"三防"训练。苏军称"化生放"防护训练,美军称 "核生化" 防护训练。目的是提高军队的防护能力,免受或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对人员、牲畜的杀伤和对武器、装备、物资的破坏。
  
  简史  "三防"训练是随着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出现、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加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次使用化学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生物武器和核武器。这些新武器的出现和发展,引起许多国家军队对其防护研究和训练的普遍重视,先后设置组织机构管理训练。1939年,针对侵华日军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一分校设立了防化学队,八路军各师建立了防化勤务主任室,部队开展了防化训练。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针对侵朝美军多次使用生物、化学武器,普遍进行了防生物和防化学武器的训练。1953年,人民解放军建立了各级"三防"训练的专业机构,并将"三防"训练列入训练大纲,作为全军训练的共同科目,普遍开展了训练。
  
  
  内容和方法 其内容通常包括: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基本性能,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发现放射性沾染和毒袭的方法,个人和分队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防护方法,在受染地域、地段的行动要求和通过的方法,消毒、消除沾染和急救方法等。这种训练的组织方法:军官采取短期集训或结合部队演习,演练防护的组织指挥;部队训练通常由团以上机关培训骨干,以连、排为单位组织实施。一般使用图表模型、毒剂嗅样盒和模拟化学武器、模拟核爆炸等代用器材进行训练。有时亦可在专用场地进行实毒训练,或利用核武器爆炸试验进行训练。
  
  苏联和美国军队在营一级分队设有专职(或兼职)的军官,指导对核、化学、生物武器的防护训练;在团(旅)以上部队设有专业机构或人员,计划和监督防护训练。苏联在军外训练中,受训人员即进行穿带防毒面具和使用侦察仪器的训练,入伍后的新兵增加防护训练时间和内容,并结合战术训练进行。美军明确规定了单兵在核、生物、化学武器条件下的训练内容,以及生存和基本作业的标准。
  
  发展趋势  随着战术核武器、中子弹的出现,速效、高效化学武器的发展,生物战剂传播、扩散方法的改进,增大了杀伤、破坏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因而加强群众性的防护训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将更为各国军队所重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