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ntity document
实体文献
1.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ntity document and discusses the channel, advantage and operation sequence on the network acquisition of the entity document by Chinese library.
提出了实体文献的概念, 并讨论了我国图书馆对实体文献进行网络采访的渠道、优点及操作程序。
2.
This article puts the concept of network acquisition,and discusses the method and way on the network acquisition of the entity document and the fictitious document by Chinese library.
本文提出了网络采访的概念 ,并讨论了我国图书馆应用网络采访实体文献和虚拟文献的方法与途
2) documental experiment
文献实验
1.
Planning organic chemistry documental experiment is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abilities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有机化学文献实验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有机化学文献实验的特点,并对有机化学文献实验的教学实践作了初步探讨。
3) textual studies of literature
文献考实
4) documentation materials
文献实物
1.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documentation materials and virtual network library.
本文论述了文献实物馆藏和虚拟网络图书馆的各自功能 ,提出既要发展文献实物馆藏的功能 ,又要重视网络化服务的作用 ,主张“一馆两制 ,双效并举”。
6) literature carrier
文献载体
1.
Discussio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library s literature preservation from the view of the change of literature carrier;
从文献载体演变论图书馆文献保护要义
2.
The author opens 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y summarizing those literature carriers such as khipu,carving mood,scriptures on pattra,skin document,stele,inscription on bronzes,etc.
通过对"结绳记事"与"刻木记事"、贝叶文献、皮书、碑碣石刻、金属铭文的等非纸本文献载体的分析,引发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反思,从而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的关爱,为人类自身长久发展计,给当前的人类改造自然活动提出新的思路。
3.
Under the new information environment,with new electronic literature developing,library should realize the leap of literature carrier which traditionally spreads abroad knowledge and culture by books,and innovates itself and keeps the position as the leading information source.
在新的信息环境下,文献载体产生了飞跃式的变化。
补充资料:《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
《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
The Convention on the Physical Protection of Nuclear Material
《核材料实体保护公约》(The Convention onthe Physiea1Proteetion of Nuelear Material)有关保护核材料安全的国际公约。于198。年3月3日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和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字,1987年2月8日生效。截至1993年底,《公约》共有50个缔约国。 《公约》的主旨是,保护核材料在国际运输中的安全,防止未经政府批准或授权的集团或个人获取、使用或扩散核材料,并在追回和保护丢失或被盗窃的核材料,惩处或引渡被控罪犯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对《公约》范围内的罪犯建立普遍管辖权,防止核武器扩散。 《公约》由序言、正文和两个附件组成,其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国确保在其境内的核材料或装载属于其管辖的船舶或飞机上的核材料,在国际运输中按规定的级别予以保护。②缔约国承诺不输出或输人,亦不准许他国经其陆地、内河航道、机场和海港过境运输核材料,除非取得保证该材料已按规定的级别受到保护。③在核材料被偷盗、抢劫或受到威胁时,缔约国应向任何提出请求的国家提供合作,以追回失落的核材料。④规定了犯罪定义、管辖权,对被指控罪犯的起诉和引渡程序。⑤除对国内使用、储存和运输中的民用核材料所明确作出的承诺外,《公约》不影响缔约国对此种材料的主权权力。⑥缔约国之间对公约的解释和适用发生争端时,首先应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经争端任何一方请求,应提交仲裁或国际法院裁决。对后两种争端解决程序,公约允许保留。⑦规定了核材料的分类办法,以及相应的实体保护级别。 根据《公约》第十六条的规定,《公约》缔约国于1992年9月29日在维也纳召开《公约》审议会。会议通过的最后声明重申核材料实体保护并为此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公约是适当的,并促请尚未加人《公约》的所有国家加入《公约》。 中国于1989年l月10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递交加人书,并同时声明对《公约》第十七条2款所规定的两种争端解决程序提出保留。《公约》于1989年2月9日对中国生效。(李东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