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区域性图书馆
1)  Regional library
区域性图书馆
1.
This paper,beginning with the research of cluster concept,analyzes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cluster concept for regional library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holds that the key of regional library network s construction lies in the formation of library cluster system in the region and the exertion of its innovative ability,and then it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relevant mode.
区域性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区域内图书馆集群体系的构造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2.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library s automation and networking,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library s network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本文分析了目前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现状 ,阐述了加快区域性图书馆网建设步伐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  regional library
区域图书馆
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development modes for the regional library integr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ibrary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basic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modes of library integration.
论述了构建区域图书馆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意义,分析了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图书馆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本对策。
2.
Regional library consortium is a consortium of various kinds libraries in a region for resource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the region.
区域图书馆联合体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之间,通过多方合作、共享的多种资源以提高区域综合能力的图书馆联合体。
3.
The regional library should devote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ing the tourist resources, make full use of the local literatures for providing the better service for the local tourist industry, and establish the local literature database, increase the modern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tourist service.
区域图书馆应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地方文献,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业服务,并建立起地方文献数据库,提高旅游服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3)  regional academic libraries' network
区域性高校网络图书馆
1.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the status quo of the reference services of our country′s regional academic libraries′ network is analyzed.
作为一种新型馆际合作模式,区域性高校网络图书馆近年来在不断地发展,它在为用户提供了快捷丰富信息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建设过程中的系列问题。
4)  regional library consortium
区域性图书馆联盟
1.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the emergence of regional library consortium,the cooperative collection had a new development trend;this paper analyzed several issues about cooperativ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ction overlap and the policy of subsidy to original paper used for document delivery modes.
拥有和存取理念改变了图书馆学的藏用观,随着Internet的发展、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出现,合作馆藏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合作馆藏发展计划,本文探讨了合作馆藏发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ocument delivery(DD)service supported by CALIS for regional library consortium in China,and then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unmediated and distributed document delivery modes for regional library consortium in the future.
文章分析了基于CALIS支撑的我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从服务流程的非中介模式以及组织管理机构的分布式演化两方面分析了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文献传递服务未来发展方向。
5)  regional digital library
区域性数字图书馆
1.
In the ligh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uperiorities and main contents of constructing the regional digital library,and analyzes some problems appearing possib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al digital library.
针对中小城市数字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构建区域性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与主要内容,并简要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Through analysing on the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regional digital library,the paper gives us an example of the constructing digital library of hebei Province and som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本文分析了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 ,并给出了区域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实例 (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
6)  Regional library cooperation
区域性图书馆合作
补充资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制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简称《科图法》。1954年开始编写,1957年 4月完成自然科学部分初稿,1958年3月完成社会科学部分初稿,1958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10月出版索引。1970年10月开始修订,1974年2月出版第2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和附表部分;1979年11月出版第 2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和社会科学部分;1982年12月出版第2版的索引。
  
  体系结构  《科图法》设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科科学,综合性图书等5大部类,共25大类。其部类、大类及其标记符号如下: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0
   哲学
  
  20
   社会科学
  
  21
  
  历史、历史学
  
  27
  
  经济、经济学
  
  31
  
  政治、社会生活
  
  34
  
  法律、法学
  
  36
  
  军事、军事学
  
  37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41
  
  语言、文字学
  
  42
  
  文学
  
  48
  
  艺术
  
  49
  
  无神论、宗教学
  
  50
   自然科学
  
  51
  
  数学
  
  52
  
  力学
  
  53
  
  物理学
  
  54
  
  化学
  
  55
  
  天文学
  
  56
  
  地质、地理科学
  
  58
  
  生物科学
  
  61
  
  医药、卫生
  
  65
  
  农业科学
  
  71
  
  技术科学
  
  90
   综合性图书
  
  结构  《科图法》包括主表和附表两部分。主表设有大纲、简表和详表。附表又分为通用附表和专类附表两种。第1版共设有8个通用附表:总类复分表、中国时代排列表、中国地域区分表、中国各民族排列表、国际时代表、世界地域区分表、苏联地域区分表、机关出版品排列表。第2版删去了使用较少的后两种附表。第1版和第2版均编有索引。
  
  标记符号  《科图法》采用阿拉伯数字为类目的标记符号,号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顺序数字,即用00~99标记 5 大部类25 大类及主要类目;第二部分为"小数制",即在00~99两位数字后加一小数点"·",小数点后基本上按小数体系编号,以容纳细分的类目。类号排列时,先排顺序数字,后排小数点后的层累数字,例如:11.1,11.11,11.12,11.13,...,11.2,11.21,11.22,11.23,...,11.29,11.3,...,12,13,...。
  
  特点  ①自然科学类目比较详细。②采用交替、参见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相关类别的图书在目录和藏书组织中既可集中又能分散的问题。③标记符号单纯、简洁,易于排检。④编有相关索引。
  
  应用 《科图法》主要被中国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国内其他一些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图书馆采用,1979年使用单位达1000多个。其分类号被印在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编制的统一编目卡片上(见集中编目)。1986年该分类法获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情报成果奖和中国科学院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