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枯病(die back) 又名胴枯病,桑树枝干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苏联,中国的山东、河北、辽宁和新疆等省区都有发生为害。 桑干枯病的病原菌为野村间座壳菌,球壳目,间座壳科,间座壳属,学名为Diapor the nomurai Hara。其无性世代是拟茎点属(Phomopsis sp).,病斑上形成的针尖状小突起,即病菌的子座及子实体,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皮下,扁球形,暗褐色。 病菌以菌丝或子实体在被害枝条上越夏和越冬。 本病的发生和冬天严寒有密切关系,凡耐寒性弱的桑树容易受害。凡皮孔较少的桑树,比较抗病,一般低于养成的桑树,发病较重,过施氮肥也易导致发病。 桑干枯病一般发生于比较寒冷的地区,且大都在桑树枝干的基部受害,开始在树皮表面发生油浸状暗色的圆形、椭圆形或不整形的病斑,常以冬芽为中心向外扩展。一般在五、六月时,病斑扩张最大,带赤橙色。6、7月时,外皮破裂,露出黑色的顶端。 注意冬季对于桑树主干基部的防冻保护措施或在秋季可喷药消毒枝干,若有油浸状的病斑发现,且限于局部的,可用锐利挑战刀刮去病部组织,使呈梭状再行消毒,并涂抹保护剂。 桑根结线虫病(disease of mulberry root-knot nematode) 桑树根部病害之一,中国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均有发生为害。无论在丘陵地区、平原、砂壤土、粘壤土、肥土、瘠地、新老桑园或任何桑品种均能发生致病,尤以砂质土壤发生为多。 根结线虫病的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垫刃目,异皮线虫科,根结线虫属,学名为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雌雄异形,成熟雌虫为梨形,体长440-940微米,体宽364-545微米。雄虫略为圆筒状,无色透明,尾短而钝,末端宽圆。雌虫成熟后产卵于胶质的卵囊内,卵在卵囊内发育为1龄幼虫,1龄幼虫在卵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后,破壳而出,成为2龄侵染幼虫,活动于土壤之中,寄生在根内,再经两次脱皮而为4龄幼虫。 根结线虫以卵越冬,卵对低温的抗性很强。在-18--20℃下能忍受2小时。发育的土温16℃以上,最适土温为20-35℃,线虫发育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40-80%,40%以下和80%以上时线虫发育恶化,甚至停止。带病的土壤和病根是本病的侵染来源。 刚发病的症状不甚明显,随后植株变得矮小,植条小而纤细,长势明显衰退,叶片薄而黄化。叶缘卷缩,出现早期落叶,严重时,嫩芽卷曲,甚至不发芽、不生长,根系腐烂,甚至整株死亡。 实行与禾本科植物轮作,增施堆肥和有机肥,以改良土壤并促进肉食性线虫生长繁殖。带有根结线虫的桑苗可用48-52℃的水温处理20-30分钟,如桑园少量发病或轻微发病。可采用除瘤入泥,加强肥培管理,即在桑行两边开沟除瘤晒白,亩施石灰或氨水150-200斤,然后填土,可减轻为害,有条件可施用二溴氯丙烷6-8斤,也可使用氯化苦、滴滴涕混剂或二溴乙烯(EDB)等药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