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微间隙室
1)  MGC
微间隙室
1.
The Fabrication of MGC Using Diamond as Insulating Layer;
基于金刚石薄膜的微间隙室制备
2)  small gap MSGC
小间隙微条气体室
1.
There are better stabilities for the small gap MSGCswith the anode width of 3μm at the low rate (~ 10Hz /mm2), and the variations ofthe gains are within ±1% during a twenty -hours period.
研制了微条气体室,并对小间隙微条气体室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
3)  Micro-Gap Wire Chamber
微间隙多丝正比室
4)  Thin gap gas chamber
小间隙室
5)  microgap welding
微隙间隙焊
6)  micro-annulus
微间隙
1.
Borehole thermal stress analysis of thermal recovery well with micro-annulus in its first interface;
一界面存在微间隙的热采井井筒热应力分析
补充资料: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为北宋道士陈景元纂。据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 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及书前杨仲庚序,此书成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 该年神宗召见陈景元于便殿,景元因进所作《藏室纂微》,遂诏令“宣附《道藏》”, 即附于当时的《天宫宝藏》。至南宋宝佑六年(1258),灵应观住持杨仲庚因“世无善 本,流行未博,敬就藏帙,详加校正,募化善士,命工刊梓,以传不朽。”

据《宋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及陈景元《藏室纂微开题》等载,此书原为 二卷,《正统道藏》则析为十卷,即《道经》五卷,《德经》五卷,载于洞神部玉诀类。 据文中多“今解曰”云云,盖将陈景元之《道德经注》和《藏室纂微》混为一编。 陈景元在《藏室纂微》中把“道”分为“常道”与“可道”,认为“常道”自然而 然,随感应变,不可以言传,不可以智索,但体冥造化,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常道” 无名,凡有名可标,有言可说者便是“可道”;常道是道之体,而可道乃道之用;常道 湛然不动,而可道有变有迁;常道是理之妙,可道是事之微,常道与可道有内外深浅之 别,但二者并非毫无联系,而系体用一源。他指出:“道”的含义是“通”,“万物得 之无所不通”。这与唐代道教重玄派说“道”是“虚通不碍”相一致,显然受到重玄派 的影响。这个无形无名、无所不通的道,由于其体用的变化使万物得以生成,亦即他所 谓“体用既彰,通生万物”,这是他的宇宙生成论。他解释《老子》“道生一”的“一” 为道之子,为太极,而太极即混元,也就是太和纯一之气。“一”又叫“无为”、“冲 气”或“元气”,为妙物之用。当此浑沦一气,未相离散时,必有神明潜兆于中,这个 神明就是“二”。有神有明,于是有分,所以清、浊、和三气噫然而出,各有所归。因 此清气化为天,浊气化为地,和气生为人。三才既具,万物从而资生。这是他描述的宇 宙化生过程。

他在解老时,还阐述了治身治国之道的思想。认为治身治国当以厚重为根本,治身 的人心安静则万神和悦,故无嗜欲奔躁之患;治国的人无为则百姓乐康,故无权臣挠乱 之忧。无论治身治国都应顺从自然之道,息爱欲之心,以归虚静之本。因此他在修炼方 式上强调虚静寂寞,独悟,冥览。他指出,治身与治国的方法一致,二者并行不悖,清 静无为,既是理身之道,也是爱民治国之术。有道之君,若能垂拱无为,功业就可成而 不有,万物将自宾,四民无不服。

在陈景元的解老中,传统的神仙长生思想已起了变化。他解释“是谓深根固蒂长生 久视之道”说,积德之君,其治人事天,厚国养民,植根于无为,固蒂于清静,社稷延 远,故谓之长生;临御常照,故谓之久视。这是从政治的长治久安角度去解释,不再是 传统的长生不死思想。他在序中说,九丹八石,玉醴金液,存真守元,思神历藏,行气 炼形,消灾辟恶等,皆老子常所经历救世之术,非至极者也。对传统的神仙术抱看不起 的态度,强调此非老子的宗旨。另外,他还常征引《易》《庄子》的思想来解老,体现 了他的学术特色。

总之,他认为《老子》一书统论空洞虚无、自然道德、神明太和、天地阴阳、圣人、 侯王士庶、动植之类,广大而无所不包,细微而无所不袭。上之首章,明可道常道为教 之宗,叙体而合乎妙;上之末章,以无为无不为,陈教之旨,叙用而适乎道,故体用兼 忘,始末相贯。下之首章,明有德无德,为教之应,因时之浇淳而次乎妙;下之末章, 以信言不信言,为教之用,任物之华实而施乎道。此经以重玄为宗,自然为体,道德为 用,其要在乎治身治国。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在宋代便产生了一定影响。李庭《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疏抄 序》称其所解“中间贯穿百氏,剖析玄微。引证详明,本末毕备,尤为近世所贵。”宋 人薛致玄说,自陈景元后,“道家之学翕然一变”。①近人蒙文通认为:宋代解老之家 颇重陈景元,于征引之多可以概见,此风会之一变。陈景元之学渊源于陈抟,后人每叹 陈抟之学仅于象数图书,读陈景元老子注,而后知二程所论者,景元书中已有之,足见 二程之学于景元渊源之相关。②这表明陈景元的解老对宋代理学有一定影响。

宋彭耜纂集的《道德真经集注》集引《藏室纂微》较多,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 亦有所引。今人引用参考此书的有:朱谦之《老子校释》、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 (作为引用版本)、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张松如《老子说解》。可见其为诸家 所重视,是道教解老著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