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P2P开放网络
1)  P2P open network
P2P开放网络
2)  Open network
开放网络
1.
Framework of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applied in open network;
开放网络中的一种生物认证应用框架
2.
The Studying of Trust Relationship Modeling in Open Networks;
开放网络中信任关系建模问题研究
3.
Research on Incentive Mechanism in Open Network Environments
开放网络环境中的激励机制研究
3)  Network openness
网络开放
4)  P2P
P2P网络
1.
P2P network-based discovery schema for semantic Web Service;
一种基于P2P网络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机制
2.
A distributed digital signed system based on P2P Distributed Digital Signed System (PDDSS)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提出了一个基于P2P网络的分布式数字签名系统(PDDSS),利用peer节点进行CA的数字签名运算,取代了传统CA的集中式服务器。
3.
In the absence of centralized server management, a scalable, and network robustness and good strong advantages of P2P systems applied to the conversation that P2P-SIP technology is a hot view industry.
考虑利用SIP在P2P网络中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服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目的是研究基于P2P-SIP的通信系统框架和实现分布式节点路由算法。
5)  P2P networks
P2P网络
1.
Study of analysis of resources-sharing mechanism to P2P networks 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
基于演化博弈的P2P网络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
2.
Research of trust evolutionary mechanism based on game theory in P2P networks;
基于博弈论的P2P网络信任进化机制研究
3.
An interactive service-oriented P2P networks architecture (ISPNA)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面向服务的P2P网络体系结构框架模型ISPNA,同时结合P2P网络松耦合、自组织、可缩放等特点,对P2P网络技术中增强其可用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6)  P2P network
P2P网络
1.
Aggregating store and approximate text addressing in P2P networks;
P2P网络中相似文本的聚集存储和模糊查询
2.
Sort and Key Technique Analysis of the P2P Networks;
P2P网络的分类以及关键技术分析
3.
Computation model for trustworthiness in P2P network service environment;
一种P2P网络服务环境的信任度计算模型
补充资料:"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美国国务卿J.M.海提出的侵略中国的政策。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出现的瓜分中国狂潮中,西方列强竞相在中国租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海(1838~1905)于1899年 9月照会英、德、俄、日、意、法各国,提出对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即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既得利益,各国所属口岸和铁路对一切船只货物通用现行中国约定关税率,并按同一标准收取路费。1900年7月3日海再次照会各国,主张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维护各国在中国各地平等公正贸易的原则。这是把最初的开放"势力范围"和租借地的政策应用到整个中国,形成"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一改追随英国侵略中国的作法,提出独立的对华政策。这是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的"利益均沾"原则,在帝国主义时代的新发展。美国企图通过它迅速增长的经济力量,进行畅通无阻的渗透和扩张,绕过其他国家的军事优势,最终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英、德、俄、日、意、法 6国出于不同考虑,程度不同地接受了"门户开放"政策。其中英国是切望借助美国阻止其他国家的竞争,日本企图独占中国,只有俄国一度持迟疑态度。帝国主义各国接受"门户开放"政策,不仅是由于义和团运动阻遏了它们的瓜分活动,还由于它们谁都无力独吞中国,因而宁愿维持现状徐图扩张。这反映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呈现势均力敌的局面。"门户开放"政策以确认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为前提,表面上提倡"机会均等",实际上是一项十足的帝国主义政策。所谓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实质上是保持一个完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以适应美国扩张的需要。日俄战争冲击了"门户开放"政策。1915年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更破坏了门户开放政策。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门户开放"原则得到列强正式承认,并作为列强对华侵略的政策原则被载入《九国公约》。中国革命的胜利,使"门户开放"政策随着旧中国的覆灭而结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