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点火线圈配电点火系
1)  coil-distributing ignition systems
点火线圈配电点火系
2)  Ignition coils
点火线圈
1.
Research on automobile secondary rolling thread of ignition coils;
汽车点火线圈次级绕线分析
2.
Epoxy potting materials for automobile ignition coils;
汽车点火线圈用环氧灌封料的研究
3.
A fuzzy optimiz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designing ignition coils of gasoline engines.
将模糊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汽油机点火线圈的设计中。
3)  ignition coil
点火线圈
1.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portable ignition coil tester;
便携式点火线圈测试仪的设计应用
2.
Application of oscillograph in diagnosing the malfunction of ignition coil;
示波器在点火线圈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3.
Study of Insulated Potting and Encapsulation System to Gasoline Engine Ignition Coil;
汽油机点火线圈的绝缘封装及其灌封系统的研究
4)  coil ignition
线圈点火
5)  coil ignition system
线圈点火系统
6)  magneto ignition coil
磁电机点火线圈
补充资料:点火法
      在爆破作业中,使装药(药包)起爆的方法。亦称起爆法。常用的点火法有导火索点火法、导爆管点火法和电点火法。另外,还可使用导爆索传爆法,但导爆索需用上述点火法引爆。
  
  最初,人们引燃黑火药,多用火点燃火药道、火绳、药捻子、点火棒等,实施点火。1831年,英国发明家W.比克福德发明了安全导火索。1864年,瑞典化学家A.B.诺贝尔发明了雷管并获得专利,1865年他又用装有雷汞的金属管代替木制管,使这一发明更臻完善。雷管的出现是爆破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19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瞬发电雷管,20世纪初导爆索获得专利。于是,导火索点火法、电点火法和导爆索传爆法随之产生。20世纪40年代有了无线起爆法,60年代发明了激光起爆技术,70年代又有了导爆管点火法等。
  
  导火索点火法  用导火索和雷管接续而成的点火管起爆装药的方法。导火索常用拉火管、打火管、火柴等点燃,其火焰以稳定的燃速传至雷管,使之爆炸。导火索点火法比其他点火法所需器材少,作业方法简便,故被广泛采用。但它不能同时起爆多个装药和不易准确控制起爆时间。
  
  导爆管点火法  用导爆管引爆雷管起爆装药的方法。它与雷管相连接组成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可同时起爆多个装药。导爆管是一种塑料细软管,内壁涂有薄薄一层高级炸药。它用激发元件(击发枪和火帽、击发笔、雷管等)激发。激发后,其内壁的炸药便以每秒约2000米的爆速在管内传播,引爆雷管。导爆管抗静电性能好,使用时较其他火具安全。
  
  电点火法  利用电流引爆电雷管起爆装药的方法。有有线电点火法和无线起爆法。它能在准确的时刻同时起爆多个装药;能通过仪表的检测保证起爆的可靠性;能进行瞬时起爆,也可使用延期电雷管、毫秒电雷管进行顺序起爆。有线电点火法,是利用导电线通过电流引爆电雷管起爆装药的方法。其点火电源可选用点火机、电池、移动式电站及照明、动力线路等。无线起爆法,是通过无线电波、声波等发出指令,引爆电雷管起爆装药的方法。在空气中常用无线电遥控起爆器,在水中常用水声起爆器操纵装药起爆。
  
  激光起爆技术,是用激光能引爆雷管起爆装药,至80年代初尚未广泛应用于爆破工程。
  
  

参考书目
   冯叔瑜、马乃耀:《爆破工程》,第1版,人民铁道出版社,北京,1980。
   R.古斯塔夫松著,齐景鑫、秦伯士、齐景岳译:《瑞典爆破技术》,第 1版,人民铁道出版社,北京,1978。(Rune Gusta-fsson, Swedish Blasting Technique, SPIGothenburg, Sweden,197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