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图书史
1)  Books history
图书史
2)  library history
图书馆史
1.
Oral history—A New Way of the Library History Research;
口述历史——图书馆史研究的新途径
3)  library history
图书馆历史
4)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ook
文史类图书
1.
Based on the advantage of library s collec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ooks on the humanist literacy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基于图书馆的馆藏优势,论述了文史类图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
5)  history of library science
图书馆学史
6)  hostprical books-china
图书史-中国
补充资料:西方图书馆史
      西方图书馆事业已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初期和中期、文艺复兴时期、16~18世纪、1789~1870年和1870~1945年等 6个历史时期。
  
  古代  图书馆的产生是同文字的创造和书写材料的使用分不开的。随着文献的增多,便出现了如何收集、保存和使用这些文献的问题,图书馆由此应运而生。最古老的图书馆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古埃及、古希腊等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
  
  美索不达米亚的图书馆  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巴格达南部尼普尔的一个寺庙废墟附近发现了许多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文献,上面刻有祈祷文、神话等等,这是迄今人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图书馆遗迹之一,该图书馆约存在于公元前30世纪上半叶。在美索不达米亚及其邻近各国也发现了好几批泥板文献。公元前 7世纪,亚述王国的国王亚述巴尼拔在首都尼尼微(位于底格里斯河上游)建立了一所很大的皇家图书馆,所藏泥板文献约有2.5万块之多,它们按不同的主题排列,在收藏室的入口处和附近的墙壁上还有这些泥板文献的目录。
  
  古代埃及的图书馆  考古学家在古埃及的许多地方也发现了图书馆的遗迹,这些图书馆主要收藏泥板文献和纸草文献。新王国第18王朝末的阿门霍特普四世埃赫那顿(公元前1379~前1362在位)在首都阿玛尔那 (位于开罗南部) 建造了一所皇家图书馆。据古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洛斯编纂的《历史丛书》记载,第1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在首都底比斯建立了一所图书馆,该馆的入口处有一块刻有"拯救灵魂之处"等字样的石碑。
  
  古希腊的图书馆  在古希腊,文艺和科学十分繁荣,僭主和学者都拥有藏书。公元前4世纪,各哲学流派在雅典相继产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有很大的私人图书馆。据古希腊史地学者斯特拉本说,亚里士多德的大批藏书数易其地,几经沧桑,后来被L.C.苏拉作为战利品带回罗马,政治家M.T.西塞罗有机会享用了这批图书。在古希腊的废墟上,还发现了体育学校和医学学校图书馆的遗迹。
  
    亚历山大图书馆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之后,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地中海沿岸建立了亚历山大城,托勒密时期该城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地中海地区与东方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古代最大的图书馆即是公元前4~前3世纪由托勒密一世祖孙3 代建造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当时正值托勒密王朝鼎盛时期,各国学者云集亚历山大。历代国王又十分热心于搜集图书,致使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藏一度达70万卷。历任馆长都是著名学者。馆藏不仅包括希腊的几乎全部的重要文献,还包括地中海、中近东和古代印度等异教徒的文献,反映了亚历山大时期崇尚自由的学风。公元前3世纪,该馆馆长卡利马科斯主编的《皮纳克斯》是一部多达120卷的名著提要目录(现存残片)。200多年间,该馆一直是希腊化文化的文献中心。
  
  帕加马图书馆 在希腊化时期,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帕加马王国的帕加马图书馆可与亚历山大图书馆相媲美。帕加马的历代国王试图使它超过亚历山大图书馆。国王欧墨涅斯二世广泛网罗学者到帕加马,并一度试图劫持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埃及国王为阻碍帕加马图书馆的发展,严禁向帕加马输出埃及的纸草。帕加马只好改用羊皮来代替纸草,制成羊皮书(见羊皮文献)。据记载,该馆馆藏曾达20万卷。公元前41年罗马政治家M.安东尼把这些藏书赠给了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由亚历山大图书馆收藏。考古学家发掘了帕加马图书馆遗址,使后人了解到希腊化时代典型的图书馆建筑格局。其馆舍与神庙毗连,入口处立有雅典娜女神像和著名学者碑文。馆内辟有阅览室和书库。图书馆与神庙大殿之间由柱廊连接,读者可在这里讨论问题。
  
  古罗马的图书馆  古罗马从公元前2 世纪起开始注意搜集图书。罗马统治者征服东方各国后,把图书作为战利品带回本国,在私人府第陈列。有关史料证明,古罗马的私人图书馆相当普遍。当时被称为最博学的 M.T.瓦洛也有一所颇具规模的私人图书馆。他还写过一部 3卷本的《论图书馆》(已佚)。当时还出现了书商,他们利用有文化的奴隶抄写图书出售。
  
  凯撒在世时,曾委托瓦洛筹建一所类似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大图书馆,后由于凯撒被刺,计划落空。几年之后,其部下G.A.波利奥在罗马城的自由神庙建立了罗马第一所公共图书馆。罗马历 代皇帝尤其是 奥古斯都、图拉贞等,都致力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其中最大的是图拉贞于公元 113年建立的乌尔皮亚图书馆。古罗马的图书馆一般分为两部分──希腊文图书部和拉丁文图书部。据古代旅行指南《罗马奇迹》记载,公元 4世纪初,仅罗马一城就有28所公共图书馆。
  
  古罗马的图书馆建筑近似帕加马图书馆。公元前1世纪的著名建筑家M.维特鲁维厄斯在其10卷本《论建筑》一书中提到了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要求图书馆采光充足,便于读者阅览;防止潮湿,利于纸草文献的保存。西罗马帝国于公元 476年灭亡,作为古代文化一翼的图书馆,从此也不免受到中世纪宗教势力的践踏。
  
  
  
  中世纪初期和中期  西方图书馆事业在中世纪初期和中期处于衰落状态。这是动乱频仍、宗教禁锢和学术衰退的必然结果。中世纪初期的图书馆主要是修道院图书馆,中世纪中期出现了早期的大学图书馆。
  
  基督教图书馆和拜占庭图书馆  在罗马帝国初期,基督教徒们不顾种种迫害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以保存和传播基督教经典文献。 公元325年基督教被罗马君士坦丁大帝承认之后,基督教图书馆便迅速发展起来。延续1000多年之久的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公元395~1453) 则把基督教、古代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政治传统融为一体。拜占廷的很多图书馆和修道院把基督教文献和希腊、罗马的古典文献保存下来。西欧在中世纪散失的很多古代典籍,到14、15世纪又从拜占廷流回意大利等地,对文艺复兴运动起了促进作用。
  
  阿拉伯的图书馆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拜占廷东部建立了庞大的国家。8 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传到阿拉伯,纸很快便取代了纸草和羊皮,致使图书量不断增长,推进了伊斯兰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型图书馆在大马士革、巴格达、开罗、阿尔及利亚和西班牙先后建立起来。中世纪时欧洲修道院图书馆的藏书通常以百卷计,而伊斯兰国家的图书馆则以万卷计。这些图书馆不仅收藏《古兰经》和伊斯兰教的其他书籍,也注意搜集非伊斯兰的各门学科的图书。一些古希腊和罗马的文献是靠阿拉伯译文流传下来的。可惜的是,伊斯兰教图书馆在内战和外来侵略下几乎被全部毁灭。
  
  中世纪的修道院图书馆  在黑暗的中世纪,欧洲的图书馆事业遭受基督教的极大束缚。基督教图书馆一般规模很小,藏书主要是基督教经文,个别兼收少量希腊、罗马作品。在修道院图书馆和大教堂图书馆内部都设有抄书室。基督教图书馆把一些图书长期保存下来,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
  
  公元 529年贵族出身的本尼狄克特在罗马西北的卡西诺山建立了修道院, 并收集神学书籍。 他制定了一部严厉的《本尼狄克特法规》,其中涉及修道士的阅读问题。此法规后来成为拉丁教会修道院的通用章程。8世纪,卡西诺修道院收集了许多珍贵书籍的抄本,成为一个学术中心。与本尼狄克特同时代的政治家、作家F.M.A.卡西奥多鲁斯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维瓦留姆修道院。他是第一个强调世俗文献对基督教徒具有重要意义的人,也是第一个在修道院内部设置抄书室的人。该修道院图书馆收藏了各门学科的书籍。
  
  中世纪初,富于苦行精神和求知热忱的爱尔兰修道士对欧洲大陆修道院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在他们的创议和帮助下建立了意大利的博比奥修道院、瑞士的圣·加仑修道院、德国的维尔茨堡修道院等等,这些修道院都收藏图书。英国的修道士也携带许多英格兰式的袖珍抄本,到欧洲大陆传教,并建立了修道院。 7世纪西班牙学者伊西多尔主教是一位热心的藏书家。他编辑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词源学》,其中有专章记述图书馆、图书馆员及其任务。
  
  中世纪的图书一般都是羊皮书。图书馆对于图书的出借非常严格,因为图书的增加只能靠抄写,书价昂贵。图书馆常将图书用铁链锁在书架或书桌上。图书目录类似于财产登记簿,较为简单。
  
  早期的大学图书馆  从12世纪起,欧洲各大城市陆续出现了大学,如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初期的大学图书馆规模都不大,藏书主要是靠抄写或赠送。例如,英国外交官、藏书家R.de伯里去世时把全部藏书赠给母校牛津大学,他生前写有一部带有中世纪色彩的图书馆理论书《爱书》(1344)。
  
  由于大学图书馆渊源于修道院图书馆,因此它们的内部结构很相近。大部分图书都用铁锁链牵在书桌上;书桌很像修道院的读经台。尽管如此,二者仍有原则区别,即修道院图书馆重在保存图书,而大学图书馆则侧重于利用图书。大学图书馆推广了知识,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繁荣创造了条件。
  
  文艺复兴时期  对古典文献的搜集和私人图书馆的兴起文艺复兴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学者们到处寻找长期失散的古希腊和罗马的典籍。意大利著名文学家F.彼特拉克、G.薄伽丘等人遍访欧洲各国修道院图书馆,搜集湮没已久的古代作家手稿。他们力图从古代作家的作品中得到启发,摆脱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的枷锁而重新认识世界。他们都建立了藏书丰富的私人图书馆。人文主义者还从近东抢救了许多古希腊典籍。当时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成为东方书籍的贸易中心。
  
  梅迪契家族的图书馆  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统治者C.de梅迪契和他的孙子L.de梅迪契都是人文主义的热心倡导者。该家族依靠人文主义学者和书商搜集到大批珍贵古代抄本,建立了梅迪契家族图书馆。L.de梅迪契继承祖父遗志建立了罗伦佐图书馆,1571年正式向公众开放,所藏书籍和手稿总计3000种。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设计的馆舍及内部装饰保存至今。大阅览室采取传统的中世纪建筑格式,宽34英尺,长152英尺。中央通道两侧各摆44张阅览桌,每桌置书20~30册,都用铁链系住,书目单贴于书桌一端。梅迪契家族建立的图书馆打破了中世纪图书馆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把开放性作为办馆的头条方针。这是当时学者们向往已久的图书馆。
  
  贵族和皇家图书馆  与此同时,意大利等国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贵族、君侯、国王也纷纷建立图书馆,并不惜重金购买古籍和修建纪念馆。例如,意大利中部乌尔比诺城的费德里戈公爵、意大利北部切泽纳的贵族马拉特斯塔、那不勒斯国王阿尔丰沙等都建造了规模可观的图书馆。15世纪后半叶,匈牙利国王马提亚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建立了驰名欧洲的皇家图书馆。1526年该馆残遭土耳其军队抢掠,仅存图书百余卷。
  
  14、15世纪的图书馆  资本主义因素在意大利的萌芽和学术的振兴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经济上居领先地位的意大利,图书馆事业在欧洲居首位。私人图书馆大量出现,修道院图书馆逐渐衰落。由于图书的生产仍依靠抄写,大多数图书馆的藏书量都很有限,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也没有新的突破。但馆藏结构变化很大,改变了过去宗教书籍占主导的地位,古代经典著作和世俗作品开始增多。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的图书馆  1450年前后,德国人J.谷登堡受到中国活字印刷的启示,用铅、锡、锑合金制成活字版,用油墨印刷,为近代的金属活字印刷业奠定了基础。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对图书馆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书再也不用靠手工抄写了。图书的管理和图书的生产也开始分开,逐渐形成图书馆和图书出版两个专门行业。印刷型图书的大量出版使图书馆藏书以空前的速度增加,一些大型图书馆开始出现。藏书激增促使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如分类、著录、目录编制等)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图书馆的建筑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铁链加锁的图书和读经台式的书籍放置办法逐渐消失了。1567年,西班牙的艾斯库略尔宫图书馆首次采用了墙壁式大厅的建筑格局,即图书馆内部为又宽又高的大厅,周围的墙壁排列书架,大厅中间的宽敞空间既可供读者活动,也可陈列地球仪和其他珍贵文物。馆藏结构也起了变化,本国语言的出版物逐渐增多,拉丁文、希腊文书籍的比重显著减少。从活字印刷起到1500年出版的图书被称为摇篮本。据估计,这一时期摇篮本总共刊印了4万种。由于印刷的书籍增多,许多国家开始要求出版商呈缴出版物,以便检查书籍内容。1537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颁布了第一部呈缴本法,各国政府纷纷仿效(见出版物呈缴制度)。
  
  16~18世纪  这一时期,欧洲各国图书馆事业都有一定的发展,近代图书馆学开始形成。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和农民起义的战火曾使一批图书馆遭到破坏。例如,英国、德意志和法国许多天主教图书馆的藏书被当作"教皇的资料"被毁掉,其中以英国的损失为最大。但各国的情形有所不同。
  
  德意志  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宗教改革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在1524年发出的《致德意志所有城市参议员的信》中强调:"为了建立好的图书馆或图书室,不应当吝惜汗水和金钱,在那些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大城市,更不应当吝惜。"这一号召适应了宗教改革在文化上的客观要求,也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从此德意志的城市图书馆有了长足的发展。
  
  法国  17世纪,法国皇家图书馆发展成当时欧洲首屈一指的图书馆,法国政府不惜耗费巨资,派人去各地各国搜集珍贵图书。外交人员和传教士不断寄回各种文字的书籍,其中包括1697年中国清代康熙帝赠给路易十四的45套312册中文书。17世纪中叶,巴黎还出现了一所私人图书馆──马萨林图书馆。馆长G.诺德是近代图书馆学理论的先驱。他认为,图书馆不应仅收藏古代善本,更重要的是大力搜集近代文献。他把马萨林图书馆办成一所科学研究图书馆,使皇家图书馆相形见绌。
  
  英国  在英国,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是人文主义教育鼎盛时期。T.博德利为其母校牛津大学建成了博德利图书馆,它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图书馆之一,18世纪初馆藏达3万册,在不列颠博物院成立之前,它实际上起着英国国家图书馆的作用。经博德利的努力,该馆从伦敦图书出版公司得到呈缴本,至今仍拥有这一权利。
  
  近代图书馆学  17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崭新的哲学和新兴的科学有力地冲击了教会的烦琐哲学世界观。印刷术也有了进步。仅仅收集和保存图书的图书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它必须对图书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组织和管理。科学家们希望把图书馆变成他们的研究室和实验室。在这一时代要求下,图书管理工作更加职业化,产生了掌握图书知识的专业人员,同时也出现了近代意义的图书馆学。
  
  近代图书馆学的先驱除诺德外,还有德国的G.W.莱布尼茨、英国的J.利普修斯和J.杜里等。莱布尼茨认为,图书馆是人类的百科全书;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以图书馆能提供多少资料而定。在其理论指导下的德国格丁根大学图书馆成为当时欧洲大学图书馆的楷模。利普西乌斯著有《论图书馆的结构》。而杜里所撰的《新式图书馆的管理者》一书则成为图书馆管理思想的萌芽。
  
  专业图书馆  17、18世纪,欧洲的专业图书馆逐渐增多。其中有专门收集和提供法律、医学、商业和文学等书籍的图书馆。
  
  书目工作  这一时期的书目工作也有了进展。近代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奠基人、 瑞士文献学家C.格斯纳 于1545~1555年编成《世界书目》,收录了1555年以前出版的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书籍 1.5万册。德意志的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和莱比锡两地分别于 1564 年和1595年编出图书市场目录。
  
  1789~1870年  18世纪末,僧侣对图书馆的垄断权大大削弱,教会财产包括图书在内,改由新兴的资产阶级所有。一些图书馆的馆藏大为增加,图书馆管理较前进步,并出现了专职图书馆员和图书馆学刊物。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
  
  法国  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中,皇家图书馆被宣布为"国有",革命者还没收了修道院和逃亡贵族的图书将其充公为"国家财产"。这次革命中共没收了800多万册图书,分配给巴黎的国家图书馆和各地图书馆。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相当关心。1789~1795年间颁布了20项有关图书馆的法律和法令。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从革命前的15万余册猛增到1818年的 100万册;过去每周开放2天,1796年起每天都开放4小时。
  
  德意志  法国大革命对德意志的图书馆事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慕尼黑皇家图书馆先后接受了大约150所修道院的藏书,一跃成为欧洲的文献宝库之一,1830年有图书35.5万册。参加该馆图书整理工作的有慕尼黑大学教授、写本目录学家J.A.施梅勒和近代图书馆学家M.施雷廷格等人(见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
  
  在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德意志,诸侯建立的图书馆占有重要地位。它们起先带有私人图书馆的性质,以后逐渐开放。18世纪以后,其中绝大部分都变成了很重要的公共图书馆。
  
  奥地利  在奥地利,2000所寺院中有1300所被废除。教会的大量图书转给了维也纳的王室图书馆、维也纳大学图书馆等。
  
  英国  1753年,几家私人图书馆汇合成不列颠博物院的图书馆,19世纪英国称霸全球时,该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文献宝库。A.帕尼齐对英国和国际的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很多贡献,在他任第 6任馆长时(1856~1866),馆藏从52万册增至100万册。他制定了91条著录条例,为后来的编目规则奠定了基础;他还改变了大厅图书馆的建筑格局,建立了铁制结构的书库和圆顶阅览室,使图书馆建筑向前迈进了一步。马克思、列宁和很多学者都在这里取得了研究成果。
  
  图书馆员和图书馆学研究  19世纪中叶以前,图书馆馆长往往都由教授、学者兼任。他们多半不是为读者服务,而是要图书馆为他们服务。但管理过魏玛公国图书馆和耶拿大学图书馆的作家歌德却不然。他从馆藏补充、目录编制,到馆际互借都亲自过问,并曾计划编制联合目录。19世纪初以后图书馆事业更加专业化,一批精明强干的专业图书馆员在德意志出现了,例如施梅勒,摇篮本专家L.海因,图书馆学、目录学家F.A.艾伯特(1791~1834),施雷廷格, J.佩茨赫尔特(1817~1891)等。他们多从事大型图书馆或学术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工作,同时也把图书馆的实践上升为理论。例如艾伯特曾任德累斯顿的王室图书馆馆长,著有《论公共图书馆》(1811)和《图书馆员的教育》(约1821);佩茨赫尔特编有《目录大全》(1866)、《德意志、奥地利和瑞士图书馆总览》(1844)、《图书馆学问答》(1856)等。德意志图书馆学杂志《萨拉匹斯神殿》(由R.瑙曼编辑)以及报道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图书馆学文献通报》 (由佩茨赫尔特负责编辑出版) 也于1840年创刊。专业图书馆员的出现和图书馆学的学术研究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会员图书馆  18世纪在英美两国出现了会员图书馆。它由每个会员交纳一定数量的钱入股,共同购买和利用图书。会员大半是收入微薄的市民阶层。其中著名的有1731年美国政治家、科学家B.富兰克林在费城开办的会员图书馆、英国历史学家T.卡莱尔1841年发起建立的伦敦图书馆。19世纪是会员图书馆兴盛时期,作为向近代公共图书馆的过渡的会员图书馆在图书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大批有文化的工人和市民。免费的、开放的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在图书馆事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850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英国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1852年建立的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由著名图书馆学家E.爱德华兹担任馆长,取得了显著成绩。至1900年,英国已有 360所公共图书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是由各州根据立法而设置的,第一所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是1854年建成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馆长是著名的图书馆专家C.C.朱厄特。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公共图书馆借鉴英美的经验一直办得较好。但在欧洲大陆,公共图书馆运动却起步较晚。
  
  1870~1945年  这一时期,西方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图书馆类型增多,服务范围不再限于学者和显贵,还扩大到工人、职员、学生和儿童等,向社会各阶层开放的程度大大提高;图书馆对文献的加工和整理更加深入,服务方式更为多样;图书馆学教育开始出现并产生了图书馆协会(学会);图书馆的国际合作也日益增多。
  
  美国图书馆事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图书馆事业也很快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美国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并出现了朱厄特、J.温泽、G.H.普特南、C.A.卡特、M.杜威等一大批杰出的图书馆学家和事业家。在他们的倡导下,美国于1876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协会──美国图书馆协会 (见美国图书馆事业)。 翌年英国英国图书馆协会也宣告成立。许多国家相继建立图书馆协会或学会,并在1927年成立了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
  
  图书馆学教育  随着图书馆学的形成,图书馆学教育也开始了。最早在大学开设图书馆学课程的是德国格丁根大学,1886年由图书馆学教授K.F.O.齐亚茨科开课。翌年,杜威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图书馆管理学院。杜威编制的《杜威十进分类法》和他倡导的目录卡片标准化等对全世界的图书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人图书馆  这一时期出现的工人图书馆是同工人运动的兴起分不开的,大部分工人图书馆是由工人政党和工会经办的,少部分由资产阶级经营;后者主要收藏技术书籍。工人图书馆把重点放在提高阶级意识和文化修养方面。19世纪上半叶宪章主义者和社会主?逭呔斓墓と送际楣菰谟⒐鱿帧A魍鲈谌鹗俊⒎ü裙牡鹿と撕褪止ひ嫡咭部炝斯と送际楣荨U逭咄恕⒐膊饕逭咄嗽诟鞴⒌墓と私逃岫加凶约旱耐际楣荨5鹿缁崦裰鞯持铝τ诠と说奈幕逃ぷ鳌8玫炒词既酥槐侗抖?1861年在莱比锡的职工教育协会领导过图书馆和俱乐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各大城市的社会民主党和工会的图书馆联合成为"工人中央图书馆"。1933年希特勒上台,把德国工人图书馆的大约150万册书没收。同年5月竟然在柏林等城市大肆焚烧马列主义和其他进步书刊。沙皇俄国的工人图书馆绝大部分是地下的。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建立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设有一所收藏马克思主义和进步书刊的工人图书馆。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 在捷克、 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都建立了公开的和地下的工人图书馆。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国外组织在日内瓦设立了党的图书馆和档案馆。这些工人图书馆藏书不多,管理方式也很简便,有的甚至没有正式的馆名,时存时亡,但对启发和提高工人的觉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国家图书馆  20世纪初西方国家大都建立和发展了国家图书馆。美国的国家图书馆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它从规模很小的专为国会议员服务的法律参考性质的图书馆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在馆长普特南的任期内(1899~1939),藏书从80万册增至600 万册。德国普鲁士皇家图书馆于 1919 年改称为普鲁士国家图书馆,1939年,仅印刷图书就藏有300万册以上。奥地利王室图书馆也于1920年改称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所藏纸草文献约10万件,居世界首位;摇篮本约8000册,居世界第三;地图约20万幅,居中欧第一。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成立了两个国家图书馆,即佛罗伦萨的国立中央图书馆和罗马的国立中央图书馆。前者收藏全部意大利的书籍,后者则重点收集外国的图书资料。俄国的国家图书馆──帝国公共图书馆建立于1795年,其俄文藏书极为丰富(见国立萨尔蒂柯夫-谢德林公共图书馆)。有的国家大学图书馆同时起着国家图书馆的作用。如奥斯陆大学图书馆又是挪威的国家图书馆;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也是芬兰的国家图书馆。东欧各国由于受外来侵略和控制,国家图书馆建立较晚,规模不大,但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图书馆的普遍建立和发展,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版本图书馆  这一时期版本图书馆也在西方各国相继建立起来,例如,1912年建于莱比锡的德意志图书馆,收藏自1913年在德国出版的全部图书和国外出版的德文书。它一直编制质量较高的各种书目。全国图书的收集同呈缴本制度的推行是分不开的。从 19 世纪下半叶起,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制定了呈缴本法令。
  
  目录工作  国家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目录工作。263卷的《不列颠博物院字顺馆藏目录》和231卷的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印刷图书总目》在世界目录著作中占有显著地位。普鲁士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目录》700册,经39年的努力于1881年编成。但当时无论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或是法国国家图书馆都未能配备全部馆藏的分类目录。国家图书馆还在编制全国书目工作中起领导作用,并常主编各种联合目录。
  
  大学图书馆  欧洲古老的大学图书馆到近代都发展成为藏书以百万册计的大型图书馆,一般都设有总馆和若干分馆。有些分馆就是一所专业科学研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成为大学的中心。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近代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极为迅速。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颁布了图书馆法,以保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国家以行政经费或税收保证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来源。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图书馆法规定:政府必须在财政上和组织上支持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应当有统一的领导和分工协作,进而建立公共图书馆网等。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后第二年(1919)即颁布了一部先进的公共图书馆法。该法规定所有市镇和人口在 300人以上的居民点都必须建立公共图书馆,并由地方政府保证其经费。在美国,公共图书馆被认为是"民众的大学"。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想尽一切办法为读者服务。图书馆的开放性在公共图书馆工作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开架制被广泛采用。为向偏僻地区的读者提供服务出现了汽车图书馆,在北欧一些国家还有图书船、图书小艇等(见流动图书馆服务)。服务的对象甚至扩大和延伸到医院病房和监狱。由于列 宁特别强调公共 图书馆的作用,苏联十月革命后公共图书馆迅速增多。
  
  专门图书馆  19世纪下半叶以后,由于各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图书资料的需求愈趋专门化,以前建立比较少的专门图书馆,这时候获得了很大发展。20世纪初,在伦敦全市的图书馆中,已有一半是专门图书馆。美国还于1909年建立了专门图书馆协会。
  
  私人捐赠的图书馆  在英美等国,除了私人图书馆向部分读者开放以外,以私人捐献书籍、经费和馆舍建立起来的图书馆也逐渐增多。其中不少是科学研究图书馆。例如:美国石油大王H.C.福尔杰在华盛顿建立的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最丰富的莎士比亚文献中心。也有私人向公共图书馆捐款,赠馆舍的。如美国钢铁大王A.卡内基向美、英、加拿大等国总共捐赠了至少2500所馆舍,捐款超过4100万美元。
  
   
  
  少年儿童图书馆  中小学校图书馆和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出现也是这一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西方国家的公共图书馆,很多都在馆内设立儿童部。美国康涅狄格州索尔兹伯镇,早在1803年就建立了一个专门为儿童服务的宾厄姆儿童图书馆。后来其他一些国家也陆续设立了专门的少年儿童图书馆。挪威还在1896年成立了儿童、青年图书馆指导特别委员会。
  
  图书馆工作  图书馆的工作到了近代更加科学化。整理文献已广泛采用文献分类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等;文献著录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了更科学地排列同类书,还编制了著者号码表;为了更便于读者按主题检索文献资料,除分类法之外,还编制出主题词表。在目录系统中,出现了把著者、书名、主题词混合排列的字典式目录。联合目录的编制也引起人们的重视,回溯性目录也大量编制出来。
  
  苏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沙皇俄国的图书馆事业并不发达。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图书财富都归全民所有。列宁十分重视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十月革命前后,由他写作、起草和签署的有关图书馆的文章、提纲、书信、文件、法令、电报等,总计不下300件(见《列宁论图书馆工作》)。苏维埃政权采取强有力的国家措施推进图书馆事业。作为苏联国家图书馆的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在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亲自领导下,不断发展、扩大。截止到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苏联全国图书馆已超过25万所,藏书5亿册以上。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苏联的图书馆事业已逐步赶上了世界水平。
  
  国际组织  1895年在布鲁塞尔成立的国际目录学会是图书馆界的第一个国际组织。以后几次改组易名,现名为国际文献联合会。这个组织在国际文献工作协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1927年成立的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是图书馆界的国际合作组织。开始时参加的大多是欧美一些国家,以后范围又逐渐扩大。该组织在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协调合作中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显著。
  
  

参考书目
   杨威理著:《西方图书馆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88。
   M.H.哈里斯著,吴晞、靳萍译:《西方图书馆史》,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 1989。(M.H.Harris, History of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 , MetuchenandLondon,198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