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ramer-Rao Bound(CRB)
克拉美·罗界
2)  Cramer-Rao bound
克拉美罗界
3)  Cramer-Rao bound
克拉美-罗界
1.
Firstly,Cramer-Rao bound(CRB) of three-dimensional array is derived.
为了优化设计立体麦克风阵列,满足声学预警系统全空域测向的需求,推导了立体阵测向系统的克拉美-罗界。
2.
The Cramer-Rao bound(CRB)of the directions of arrival(DOA) estimation is a comparative standard for the statistical efficiency of DOA estimators.
目标方位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B)是方位估计方法有效性能评价的标准,它作为任何无偏方位估计方差的下界,给出了目标方位估计方法性能的极限。
3.
The performance of MUSIC for conformal array is analyzed in detail,including its variance and corresponding Cramer-Rao bound(CRB).
该文在建立了三维共形天线阵列流形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将经典高分辨波达方向(DOA)估计方法—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移植到共形阵列天线中;详细分析推导了MUSIC算法在共形阵列天线(锥面阵列、柱面阵列、球面阵列)中的估计方差、克拉美-罗界(CRB);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对比MUSIC算法在面阵(均匀线阵、均匀圆阵)与共形阵列中的性能函数以及估计方差,给出了MUSIC算法在不同阵列形式中DOA估计性能的评估与比较,仿真结果显示MUSIC算法在不同阵列形式中的估计性能均随阵元个数以及信噪比的增加而变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4)  CRB
克拉美-罗界
1.
On the basis of the Cramer-rao bound(CRB) covariance matrix formula of direction-of-arrival(DOA) estimation under the given condition derived by Stoica P and Nethorai Arye.
Petre Stoica和Arye Nethorai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的方位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anmer-Rao Bound)协方差矩阵公式。
2.
For the deterministic signal in the field of isotropy noise, it is proved that the direction carried by using the correlator between reference copy pressure and particle velocity, is the maximum likelihood direction estimation as well as the CRB of t.
对于确知脉冲信号,本文证明了在各向同性噪声场下,参考声压和振速的相关处理器的方向是声源方位的最大似然方位估计,以及方位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B(Cramer-Rao Bound)。
5)  Cramer-Rao Band
克拉美.罗界
6)  Cramer-Rao Bound(CRB)
克拉美-罗界
1.
The statistical performance of ML estimators as well as the Cramer-Rao Bound(CRB) are analyzed.
针对杜惠平(1999)提出的一种基于菲涅尔相位修正聚焦结构的多波束自适应天线,利用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实现了这种自适应天线的空间来波方向估计,考虑了信躁比、快拍次数和阵元间距等参数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分析了估计的统计性能及其克拉美-罗界,所做工作适用于透射型和反射型菲涅尔区板天线。
补充资料:克拉普罗特,M.H.
      德意志分析化学家和矿物学家。 1743年12月1日生于韦尼格罗德,1817年1月1日卒于柏林。1759年在一个药剂师处当学徒。1771年到柏林开设药店,并在一所外科医学院任教。1792年任柏林炮兵学校讲师。1810年成为柏林大学第一任化学教授和柏林科学院院士。179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克拉普罗特1789年分析沥青铀矿时发现元素铀并命名。同年分析锆石时发现元素锆。1795年分析匈牙利的红色电气石时,证实英国W.格雷哥尔1791年发现的新元素,并取名为钛。1798年证实1782年F.J.米勒·冯·赖兴施泰因在金矿中发现的新元素,并命名为碲。1803年证实同年J.J.贝采利乌斯发现的铈并命名。他在分析化学方面做了重大改进并加以系统化。在重量分析中,强调沉淀必须烘干或灼烧至恒重。为了测定矿物中的金属含量,他采用称量适当的沉淀化合物,再利用换算因素求得金属含量。他最先记录下分析测定的物质成分的实际百分比。这样做,不仅可以发现分析过程中的误差,而且往往可以在被化验的矿物中发现新元素。 他是A.-L.拉瓦锡反燃素说的拥护者。编有《矿物学的化学知识》一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