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国际学术会议
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and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held in China,and advances som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nd suggestions.
分析了国内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注意事项和建议。
2) academic speech presentation
国际学术会议演讲
1.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genre theory in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this paper take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peech presentation as its subject of analysis and attempts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semiotics in multimodal discourse.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的体裁理论为依据,选用国际学术会议演讲语言模式为分析对象,探讨了此类语篇中多模式符号意义构建问题。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aphics
图学国际会议
4)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国际植物学会议
5) Intermag Conference
国际磁学会议
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rontology
国际老年学会议
补充资料:国际档案学术交流
各国间互相沟通、交流档案专业理论、技术情报和经验的活动。包括召开世界性、地区性或专题性的国际档案会议,举办国际档案讲习班、国际档案展览和国际档案周活动,交换档案情报和档案出版物,合作出版双边、多边或地区性的档案史料指南,互相进行档案专业考察和聘请档案专家咨询、讲学等。政府间交流一般通过双边或多边签订的协定、协议或合同书等进行,亦可通过国际组织进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中起资助作用;民间交流一般通过各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互相协商或邀请,或通过自费学习、旅游等进行。
191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第一次国际档案和图书工作者大会,有35个国家参加,首次讨论了档案库和书库的建设问题,为国际档案学术交流开创了先例。1922年在法国巴黎召开国际档案会议,研究了编纂国际档案史料指南问题。 1929年在国际历史学会主持下, 成立了由档案职业活动家和历史学家组成的国际档案委员会,负责研究档案的利用问题。1931年国际知识协作委员会成立了档案工作专业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编写国际档案词典和国际档案指南。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这种国际交流活动未能持续进行。194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随后又成立国际档案圆桌会议、国际档案理事会各地区分会和各种档案专业委员会。此外,1951年在法国档案局的倡导和具体指导下,组织了国际档案讲习班。1959年拉丁美洲国家筹建了定期召开的美洲国家档案会议。1968年由苏联联系并组织起定期举行的社会主义各国档案机关领导人会议。1972年苏联档案管理总局举办了发展中国家档案机关领导人讲习班。1978年南斯拉夫组织国际档案专业和技术研究中心,有12个国家的档案部门参加。这些国际组织成为既是政府的、又是民间的国际档案学术交流的场所。它们定期举行各种专题讨论会和经验交流会,广泛进行档案学术探讨和情报交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苏联档案专家曾受聘到中国做咨询工作和讲学。1955~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主任两次受聘为印度历史档案委员会的通讯委员。1958~1961年中苏两国最高档案管理机构,3次合作出版《国际无产阶级团结丛书》。1957年起,中国与坦噶尼喀、津巴布韦、巴基斯坦、墨西哥、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菲律宾、斯里兰卡、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联邦德国、民主德国、苏联、瑞士、瑞典、奥地利、挪威、芬兰、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冰岛、丹麦、哥伦比亚和香港等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换档案工作情报资料和互访等友好联系;接纳阿尔巴尼亚、越南等国家的档案专业人员来华学习档案管理和档案保护技术。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正式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为 A类会员以后,积极参加理事会的活动。1980年10月中国首次举行国际档案周,筹建中国档案学会、发行档案纪念邮票(见彩图)、召开中央档案馆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举办档案学术讨论会、举办有关影片档案资料电影周。1984年9月中国举行第二次国际档案周,摄制了《中国档案的历史与现状》英文版的电视录像片。1985年10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举办建馆60周年庆祝活动和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邀请了部分国家档案局(馆)长和清史专家与会。1987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举办建馆30周年庆祝活动和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邀请了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的有关方面学者参加。1986年和1988年二史馆和一史馆先后在香港举办了"孙中山先生墨迹展"和"清代档案与历史展览"。1989年南斯拉夫联邦档案馆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南斯拉夫各民族统一史"档案展览。1990年一史馆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举办了"清宫史档案展览"。随着中国档案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档案工作向现代化的管理方向发展,国际档案学术交流活动将日趋广泛和多样化。
191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第一次国际档案和图书工作者大会,有35个国家参加,首次讨论了档案库和书库的建设问题,为国际档案学术交流开创了先例。1922年在法国巴黎召开国际档案会议,研究了编纂国际档案史料指南问题。 1929年在国际历史学会主持下, 成立了由档案职业活动家和历史学家组成的国际档案委员会,负责研究档案的利用问题。1931年国际知识协作委员会成立了档案工作专业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编写国际档案词典和国际档案指南。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这种国际交流活动未能持续进行。194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随后又成立国际档案圆桌会议、国际档案理事会各地区分会和各种档案专业委员会。此外,1951年在法国档案局的倡导和具体指导下,组织了国际档案讲习班。1959年拉丁美洲国家筹建了定期召开的美洲国家档案会议。1968年由苏联联系并组织起定期举行的社会主义各国档案机关领导人会议。1972年苏联档案管理总局举办了发展中国家档案机关领导人讲习班。1978年南斯拉夫组织国际档案专业和技术研究中心,有12个国家的档案部门参加。这些国际组织成为既是政府的、又是民间的国际档案学术交流的场所。它们定期举行各种专题讨论会和经验交流会,广泛进行档案学术探讨和情报交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苏联档案专家曾受聘到中国做咨询工作和讲学。1955~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主任两次受聘为印度历史档案委员会的通讯委员。1958~1961年中苏两国最高档案管理机构,3次合作出版《国际无产阶级团结丛书》。1957年起,中国与坦噶尼喀、津巴布韦、巴基斯坦、墨西哥、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菲律宾、斯里兰卡、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联邦德国、民主德国、苏联、瑞士、瑞典、奥地利、挪威、芬兰、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冰岛、丹麦、哥伦比亚和香港等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换档案工作情报资料和互访等友好联系;接纳阿尔巴尼亚、越南等国家的档案专业人员来华学习档案管理和档案保护技术。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正式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为 A类会员以后,积极参加理事会的活动。1980年10月中国首次举行国际档案周,筹建中国档案学会、发行档案纪念邮票(见彩图)、召开中央档案馆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举办档案学术讨论会、举办有关影片档案资料电影周。1984年9月中国举行第二次国际档案周,摄制了《中国档案的历史与现状》英文版的电视录像片。1985年10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举办建馆60周年庆祝活动和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邀请了部分国家档案局(馆)长和清史专家与会。1987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举办建馆30周年庆祝活动和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邀请了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的有关方面学者参加。1986年和1988年二史馆和一史馆先后在香港举办了"孙中山先生墨迹展"和"清代档案与历史展览"。1989年南斯拉夫联邦档案馆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南斯拉夫各民族统一史"档案展览。1990年一史馆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举办了"清宫史档案展览"。随着中国档案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档案工作向现代化的管理方向发展,国际档案学术交流活动将日趋广泛和多样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