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音韵训诂
1)  Phonology & exegesis
音韵训诂
1.
A powerful tool in literary textual criticism:Phonology & exegesis and literary textual criticism in Tang & Song dynasty s literature;
唐宋时期经史典籍中的音韵训诂与文献考订
2)  the sound-interpreting
声韵训诂理论
1.
Hu Shaoying adopted the sound - interpreting theory in Qianlong and Jiaqing and applied the sound - interpreting methods to jian zheng so that jian zheng developed a school of its own.
胡绍煐接受了乾、嘉时期的声韵训诂理论并将声韵训诂法推广运用于笺证之中,使《文选笺证》于《选》学著作中独树一帜。
3)  exegesis [英][,eksɪ'dʒi:sɪs]  [美]['ɛksə'dʒisɪs]
训诂
1.
Gan dialect and exegesis of "da"(达),"shang"(伤) and "ling"(凌);
赣方言与“达”、“伤”、“凌”的训诂
2.
Synonyms Exegesis in "ER YA" and Explaination in Great Dictionary;
《尔雅》异名训诂与大型辞书释义
3.
Role that exegesis plays in appreciating ancient poems;
浅谈训诂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4)  explanation [英][,eksplə'neɪʃn]  [美]['ɛksplə'neʃən]
训诂
1.
The explanations of ancient TIM classics was first given in Canon of Medicine.
中医经典中的训诂,最早的是在注释《内经》中出现的。
2.
The mistakes and reasons for mistakes of the usage and explanation of these six words and phrases are discriminated in this article.
《庄子》疑难词语很多,本文选取《逍遥游》中的六个疑难词语,考释其词义源流、结构演变和词性变化,辨析其 在使用和训释方面存在的失误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补正他人训诂之失。
5)  gloss [英][ɡlɔs]  [美][glɔs]
训诂
1.
From the 80 s of the last century,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s of revise only, discussing phonology, gloss and so on from the aspect of linguistics, the studies of Yan Shigu s Notes for Hanshu have made some processes.
八十年代以来,对颜师古《汉书注》的研究突破了前人仅注重刊谬补缺的局限,从语言文字角度对颜注的音韵、训诂等方面都作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
Comments on the Philosophers is a literary special academic works on gloss and emendation.
《诸子平议》是一部训诂和校勘的笔记体学术专著,作者俞樾,晚清小学大家。
3.
Scholium s history refers in particular to the pratice of gloss.
训诂学史指训诂学术的历史。
6)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
训诂
1.
To define a word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is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explain the meanings of a word in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
因文定义是训诂中最常用的一种训释词语意义的方法,本文以古今训诂材料为基础,阐述因文定义的“文”、“义”的具体所指,“文”与“义”的内在联系,论述了因文定义方法运用的审“文”要领和定“义”的原则、要求。
2.
Our forefathers leave us lots of materials of the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训诂材料,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在训诂中也存在着偷换概念的现象,阅读时应加以辨正之。
补充资料:戏曲音韵
      用于作曲 谱曲 度曲和舞台唱念的汉语音韵,简称曲韵或剧韵。戏曲语言是文学性与音乐性都很强的艺术语言。它不但要让人易懂,还要给人以美感,从动听、明义而至动情。戏曲唱词继承了民歌和古代诗歌的传统,讲究押韵,讲究平仄四声。戏曲音韵与古代的诗韵一脉相承,但又不同于诗韵,现存的完整的诗韵书为宋代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奉诏修的《广韵》,共206个韵部。1227年,南宋平水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广韵》重新分类,合并成107部,计平上去声各30部,入声17部,称为"平水韵"。宋以后有人根据比刘渊稍前的王文郁的《新刊韵略》和张天锡的《韵会》,把上声减少一部,成为 106部,仍叫"平水韵",是一直沿用的诗韵。自从唐宋两代的词发展起来后,押韵方法起了变化,即平声、入声独用,上去合用。每个词牌也各有不同的句法和平仄格律。但是并没有一部词韵书留传下来。号称宋编的《菉斐轩词林要韵》,现在公认是明人模仿曲韵编的。实际上,宋人填词是用诗韵而放宽通转的范围,而且不少词人甚至用方言语音押韵,并没有专为写词而编的韵书。现存的词韵书,都是清人根据宋词押韵的实况模仿曲韵编排的。戏曲中所用的曲韵,则是元、明以后逐渐形成的。
  
  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  1324年,即元泰定元年,周德清《中原音韵》一书问世。这是第一部曲韵,也是音韵学上划时代的变革。和以往所有韵书不同,它不是继承《广韵》的系统,而是根据当时实际生活中语言的变化,将声韵重新分合,自成系统。"平水韵"是四声分立的,周德清却根据金元北曲四声通押的实际情况,凡声韵不同的字,只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便算一部。当时北方的实际语言中,平声已分阴阳,入声则已消失,周德清便把入声字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这就是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这个系统一直流传到现行汉语拼音方案。他把常用字分为19个韵部:①东钟,②江阳,③支思,④齐微,⑤鱼模,⑥皆来,⑦真文,⑧寒山,⑨桓欢,⑩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其中③~⑥,~,各部,都收入声,归平上去。①部兼收"平水韵"中少数庚韵的字。部是周德清的新创,从家麻韵中分出一部分齐齿呼的字,所收入声字多于原来的平去上。、、部,说明当时北方语言中还存在着闭口韵。
  
  明洪武八年(1375),乐风韶、宋濂、王僎等人奉旨编成《洪武正韵》。它是以唐代《礼部韵略》为基础编纂的,把"平水韵"的韵部重新分类合并,成为76个韵部。计平上去各22部,再加入声10部。但实际上,它的字韵是21部。虽然它是属于"诗韵"的性质,但由于它保留了南方语言中通行的入声,所以明人唱南曲时所用字音,是以它为依据的。故有"北準《中原》,南遵《洪武》"之说。
  
  明代盛行南曲,北曲虽然衰微,但并未绝响,而是流入南曲之中,南曲传奇中每有北曲套数。而文人写南北曲曲词时,还是依据《中原音韵》,编写韵书也是继承这个体系,略加修订。明弘治年间,范善溱编的《中州全韵》,仍是按周德清的分类法,列为19韵部,只不过将去声字也分为阴阳。后来常说的"中州韵",便是由此开始。"中州"一词似指河南,但中州韵实际上是斟酌古今,综合南北而成的。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王编《音韵辑要》,用《中原音韵》系统,参照《洪武正韵》,分为21部:①东同,②江阳,③支时,④机微,⑤归回,⑥居鱼,⑦苏模,⑧皆来,⑨真文,⑩干寒,欢桓,天田,萧豪,歌罗,家麻,车蛇,庚亭,鸠由,侵寻,监咸,纤廉。
  
  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沈乘编《韵学骊珠》,它的特点是注意到介韵母,也分为21韵,但把《洪武》中入声10部改分为 8韵。这部韵书影响较广,至今仍为昆曲唱家普遍使用。1791年,周昂编《新订中州全韵》,又把上声字分阴阳两类。近代吴梅《顾曲麈谈》与王季烈《螾庐曲谈》所载的曲韵,分部和韵目都与《音韵辑要》一致,但平上去皆分阴阳,并且指出,入派三声时,只能作阳平、阴上、阳去。以上是中州韵发展的情况。它继承了周德清的系统,却又参合南方字音,把阴阳上去四声发展为平上去入都分阴阳的八声。虽然字分八声只适用于吴语地区与谱唱昆曲,但"中州韵"对其他剧种却有极大的影响。
  
  十三辙  近代、现代流行较广的曲韵。由于汉语不断发展变化,曲韵也随之发生变化。18世纪,花部乱弹(即清代地方戏)逐渐兴盛,曲韵发展为十三辙。虽无专门的韵书,但习惯上如此分部:①中东,②江阳,③衣期,④灰堆,⑤姑苏,⑥怀来,⑦人辰,⑧言前,⑨苗条,⑩梭波,发花,乜邪,由求。这是根据官话地区的语言实际,把中州韵的21部加以合并而成的。衣期辙合并了支时、机微韵;姑苏辙合并居鱼、苏模韵;人辰辙合并真文、庚青、侵寻韵;言前辙合并寒山、欢桓、天田、监咸、纤廉韵。虽然有些韵部的归并不完全合理,如京剧以 n收音的真文韵与以ng收音的庚青韵并为一辙。但作为舞台语言,听众并不感到逆耳,而且早在宋词中就有真文与庚青、侵寻通押的例子。
  
  十三辙在全国各剧种中影响很广,除京剧这一全国性大剧种外,凡属皮簧系统及梆子系统的各剧种,也都采用十三辙,只是韵目名称不同而已。梆子系统把庚青韵归入中东辙而不归人辰,较为合理。可以说,凡是官话地区基本上都通用十三辙。皮簧、梆子系统的唱词,都用七字、十字的上下句体,上句一般用仄声,少数可押平声或不押韵,下句必须押平声,这和律诗一致,而和南北曲所用的长短句四声通押则不同。
  
  京剧唱词虽然改用了十三辙,但唱念还是要用中州韵21部的反切来纠正方言语音。昆曲用苏州音读中州韵,不适用于官话地区。京剧采用湖广音读中州韵,因湖北地区语言和中州韵较接近,用它作为舞台腔调,容易收到字正腔圆、明白易懂的效果。因此,京剧有"上口字",保留着与北京话不同的若干古音;又严格区别尖团字,以避免与北京方言语音混淆。
  
  地方戏音韵  由于地方戏是用方言唱念的,有的用方言语音押韵,这就使地方戏所用的音韵较为复杂。大体说来,十三辙是为很多地方戏曲剧种所采用的,但或多或少都有所变通,以适应当地方言的要求。例如越剧用十六韵,十三辙中的言前辙,在越剧中则分为翻阑、天仙、团诸韵。也有分得更细,把它分为二十韵的。苏州方言语音分为八声,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所以苏剧所用的就有十九、二十、甚至二十一韵。同属吴语地区的沪剧、锡剧也有类似情况。粤剧、潮剧的语音分为九声。除四声各分阴阳外,还有闭口音。这些方言中还保存一些古汉语读音,声母中也有如v、n、嬜等浊音,因而在音韵上又有一些普通话或韵书中所没有的韵目。潮剧唱词中将持、笠、挟、起、截等字通押,这也是很特殊的现象。宁波方言中除入声字多外,还有江、张不分,蒋、丈不分的情况。
  
  南方各地语言中因多用入声字,这些地区剧种的入声韵也分得较细、较繁。《韵学骊珠》把入声韵分成八部:屋读、恤律、质直、拍陌、约略、曷跋、豁达、屑撤,对南方语言来说,有一定道理。南方许多剧种的入声韵,基本是在《韵学骊珠》的分类基础上增减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