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nearly polarized modes
线偏振模
1.
Starting from the wave equations,approximating the core and inner clad as a "large core",various linearly polarized modes(LPmx) have been specified for a double-clad fiber.
从波动方程出发,在把双包层光纤等效成大纤芯单包层光纤的条件下,求解了双包层光纤纤芯、内包层、外包层各部分的线偏振模的模场分布,并以此计算内包层的各个LPmx模式在纤芯内的能量与该模式总能量的比值,以及不同模式的泵光的吸收系数。
2) linear polarization mode
线性偏振模
3) linearly polarized mode
线性偏振模<光>
4) on-line singlermode fiber polarizer
在线单模光纤偏振器
5)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mode-locked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
1.
Study of self-similar pulse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mode-locked fiber laser
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自相似脉冲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6) 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线偏振光
1.
Laser is a good light source which is presently widely used in many areas,while laser is a basically polarized light,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polarization of reflected light of 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激光是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优质光源,而激光基本上是线偏振光,因此研究线偏振光反射时的偏振态便显得十分重要。
2.
An artificial polarization-dependent delay is employed substitute for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a compact depolarizer for 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with any direction of vibration is proposed.
设计了一种与入射线偏振光振动方向无关的低偏振度消偏器,该器件中利用人为的偏振相关延迟代替了保偏光纤的双折射,并在偏振相关型消偏器前增加了一个1/4波片,从而对任意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具有相同的消偏能力,结构紧凑。
补充资料:线偏振光
光振动(在垂直于光波前进方向的平面内)限于某一固定方向的偏振光,又称这种光为线偏平面偏振光。极大多数光源都不发射线偏振光而发射自然光,需要经过下列措施才能获得线偏振光。
在透明媒质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让自然光以偏化角入射在二种不同透明媒质的界面时,可得完全偏振的反射光与部分偏振的透射光。以空气与玻璃为例,根据菲涅耳公式(见光在分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此偏化角(布儒斯特角)为iP=arctgn。如n=1.5,iP=57°。最简单产生与检查偏振光的偏振镜是用安置如图1的两块玻璃。最好用黑色玻璃,或用一般玻璃,反面磨毛涂黑,以吸收透射光及阻挡从玻璃后面射来的光。自然光先以iP角射向下面一块玻璃,产生偏振垂直入射面的反射光射向第二块玻璃。当上面的玻璃的入射面和下面的平行时,则可从上面玻璃见到反射光。但如上下玻璃的入射面互相垂直,由于垂直第一块入射面的偏振成为平行第二块入射面的偏振,不能被反射,观察者虽随第二块转90°角,亦看不到反射光,得黑视场。这里下面一块称起偏镜,上面一块称检偏镜。只要能产生偏振光的一对器件,都可以达到起偏与检偏作用。这偏光镜虽简单,但入射光与出射光不在一条直线上,使用不便。如利用一堆玻璃片,作如图2的布置使入射角也是iP。由于经多片玻璃反射,透射光接近偏振光,而且与入射光在同一个方向上,很方便。所用的玻璃堆片每片的质量要好,表面平,光洁度好,以减少杂散光。
通过双折射晶体 有很多自然界的晶体,如方解石(又名冰洲石),石英(又名水晶)等等,当自然光入射后,分解为二束偏振光,故名双折射晶体。以方解石为例。方解石晶体外形如图3a。通过三个钝角汇合的顶角并和三面成等角的方向称光轴。光沿光轴方向传播,不产生双折射。沿其他方向,都产生双折射。以包含光轴并与棱体自然裂开面垂直的一个截面为例,如图3b。这截面称主截面。自然光在主截面内分解为寻常光(简称o光),与非常光(简称e光)。o光遵守折射定律,垂直通过晶体,其偏振垂直主截面。e光不遵守折射定律,偏离o光而出射,其偏振平行主截面。这两偏振光进入空气中后,为方便计,仍称o光与e光。o光与e光相距很近,如光束较粗,无法分开。为了只要一种偏振光,需采用以下棱镜。
尼科耳棱镜 取长为宽约三倍的方解石, 将两端面磨去一部分,使在主截面上锐角由71°减到68°。再将晶体沿着短对角线切开,一分为二。再将切开面磨平抛光,然后再用加拿大树胶粘合在一起。对于钠黄光λ=5893┱,e光折射率为ne=1.48641,o光折射率no=1.65836,而加拿大树胶折射率为nc=1.550,介乎二者之间。当自然光从端面入射棱体,到达树胶层斜面,由于 e光折射率小,可以透过。而o光折射率大,到达树胶层时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被树胶层全反射到边缘,被黑色涂层吸收。透到空气中只有e光,其偏振从出射方向的晶体端面看,是平行端面的短对角线的。入射、出射光束的发散角不能很大。出射光束发散角最大在 24°左右,视所用光的波长而定。再大会使o光在一边透过,e光在另一边全反射,使偏振不纯。在紫外线区工作,要将加拿大树胶换以甘油或蓖麻油。尼科耳棱镜的缺点是,由于两端是斜面,入射光与透射光不在一条直线上。当转动棱镜时,透射光线随着转动而移动,接收处的位置要随着调动,很不方便。
格兰-汤普森棱镜 将方解石或石英磨成光轴平行棱边的直角三棱镜两块,再用加拿大树胶粘合如图5。两棱镜中也可夹一空气薄层。光从端面垂直入射,o光在胶面上全反射,而e光能透过。由于光垂直入射端面,反射较小,透射光强。并且转动棱镜,出射像可保持没有横向移动。
阿伦氏棱镜 将方解石磨成三块三棱镜,然后粘合在一起,如图6所示,通光面积,比格兰-汤普森棱镜大。空间的发散角约26°。有些高级的偏光显微镜的上、下偏光镜,常用这种棱镜。
双像棱镜 同时产生o、e两种偏振光。但它们的分离的角度比天然方解石棱体的o、e光较大。两光可以同时用,亦可分开用。
通过双色性(又名二向色性)晶体 某些双折射晶体对二种互相垂直的偏振光具有不同的吸收。例如电气石吸收o光比吸收e光大得多。白光经过 1毫米厚的电气石晶片,几乎全部o光被吸收而e光只略微被吸收。透过的偏振光略带黄绿色,足见吸收对波长还有依赖关系。
偏振片 W.B.赫勒帕思在1852年发现碘化硫酸金鸡纳(奎宁)针状结晶有双色性吸收。厚约 0.1毫米的晶体已能完全吸收o光。但晶粒微小,当时无法用以产生偏振光。直至1934年才有人将碘化硫金鸡纳浮悬在胶体中,当胶体拉成薄膜时这些微小晶体随着拉伸方向排列整齐,起了一大片双色性晶体的作用。等薄膜干后,把它夹在二块平面玻璃片之间,制成大面积获得偏振光的器件。也有用聚乙烯醇薄膜浸透了碘制成。这类薄膜片,商品名Polaroid,称偏振片。现在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已有很多种变种偏振片。质量好的,可通过入射光中一个偏振光的80%,而通过另一个偏振光小于1%。两个偏振片相互垂直,通过全部入射光的0.01%,还不能全黑。一般产品,还达不到这指标。所以精密仪器中,还是采用上述棱镜。虽然偏振片有偏振不纯及光较弱的缺点,但它几乎具有近乎180°的孔径。又不像自然晶体受大小的限制,几乎可以做得直径大至数十厘米的尺寸。而且产品成本低廉,可大量生产。所以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小如观看立体电影的偏光眼镜,较简单的偏光显微镜的上下偏光镜,摄影用的消反光的附加镜头,大至光弹仪的起偏与检偏镜,都用这种薄膜偏振片。
线栅起偏器 在1960年有人在每毫米约2160条的透明光栅上镀涂金属铝膜,形成透明及反射的线栅。类似偏振片的作用,当自然光通过线栅后,和铝线条平行的偏振被吸收而获得偏振垂直铝线条的平面偏振光。其原理是自然光中平行铝线的电振动,易使在铝线中产生感应电流,等同于光被线栅吸收,而垂直铝线的电场不易被吸收,得以通过。这思想是从微波引来的,所以有利于制作红外光的起偏器。
马吕斯定律 ┶.-L.马吕斯在1808年发现:任何产生单一偏振光的器件,它们的偏振光的透过平面互相平行的透过光强最大,为I0。互相成α角,透过光强I=I0cos2α。这就是马吕斯定律。这是透过第一块偏光镜的电矢量的振幅,分解在第二块透过平面的自然结果。设透过第一块的电矢量振幅为E0,则透过第二块的为E=E0cosα。将此式二次方,即为光强。
通过各向同性分子的散射 自然光被微粒(分子,原子)所散射,如微粒是各向同性的,则在原始光垂直的任何方向上,散射光是平面偏振的,如微粒是各向异性的,则散射光是部分偏振光。设图7中自然光沿x方向射向微粒O,由于微粒是各向同性的,微粒的感生偶极矩和入射光的电矢量是一致的。这偶极矩作强迫振动,辐射次波,就是散射光,在图7中可以看出,散射光在垂直原始光的方向上,是平面偏振光,而在其他方向上是部分偏振光。
光入射到各向异性微粒上,由于被感应的偶极矩与入射光的电矢量不是矢量关系而是张量关系,感生偶极矩与入射光电矢量方向不一致,所以发出的次波,在与原始光垂直的方向上不一定是平面偏振光,而一般是偏振程度不高或部分偏振光。
晴朗的天空,在垂直太阳光方向用偏振片观察天空,可以发现天空光是部分偏振光,偏振片在一个取向光亮度大,在与之垂直取向亮度小。这是由于散射光进行多次散射,另一方面由于大气中有各向异性小微粒。
在人为安排的各向同性气体的散射中,可在横向得到偏振光。这也证明了,是光的电矢量而不是磁矢量,起了光的散射作用。
利用光的散射来产生需要的偏振光没有实际意义。但反过来,利用散射光的偏振程度可以估计散射微粒的各向异性程度。
在透明媒质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让自然光以偏化角入射在二种不同透明媒质的界面时,可得完全偏振的反射光与部分偏振的透射光。以空气与玻璃为例,根据菲涅耳公式(见光在分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此偏化角(布儒斯特角)为iP=arctgn。如n=1.5,iP=57°。最简单产生与检查偏振光的偏振镜是用安置如图1的两块玻璃。最好用黑色玻璃,或用一般玻璃,反面磨毛涂黑,以吸收透射光及阻挡从玻璃后面射来的光。自然光先以iP角射向下面一块玻璃,产生偏振垂直入射面的反射光射向第二块玻璃。当上面的玻璃的入射面和下面的平行时,则可从上面玻璃见到反射光。但如上下玻璃的入射面互相垂直,由于垂直第一块入射面的偏振成为平行第二块入射面的偏振,不能被反射,观察者虽随第二块转90°角,亦看不到反射光,得黑视场。这里下面一块称起偏镜,上面一块称检偏镜。只要能产生偏振光的一对器件,都可以达到起偏与检偏作用。这偏光镜虽简单,但入射光与出射光不在一条直线上,使用不便。如利用一堆玻璃片,作如图2的布置使入射角也是iP。由于经多片玻璃反射,透射光接近偏振光,而且与入射光在同一个方向上,很方便。所用的玻璃堆片每片的质量要好,表面平,光洁度好,以减少杂散光。
通过双折射晶体 有很多自然界的晶体,如方解石(又名冰洲石),石英(又名水晶)等等,当自然光入射后,分解为二束偏振光,故名双折射晶体。以方解石为例。方解石晶体外形如图3a。通过三个钝角汇合的顶角并和三面成等角的方向称光轴。光沿光轴方向传播,不产生双折射。沿其他方向,都产生双折射。以包含光轴并与棱体自然裂开面垂直的一个截面为例,如图3b。这截面称主截面。自然光在主截面内分解为寻常光(简称o光),与非常光(简称e光)。o光遵守折射定律,垂直通过晶体,其偏振垂直主截面。e光不遵守折射定律,偏离o光而出射,其偏振平行主截面。这两偏振光进入空气中后,为方便计,仍称o光与e光。o光与e光相距很近,如光束较粗,无法分开。为了只要一种偏振光,需采用以下棱镜。
尼科耳棱镜 取长为宽约三倍的方解石, 将两端面磨去一部分,使在主截面上锐角由71°减到68°。再将晶体沿着短对角线切开,一分为二。再将切开面磨平抛光,然后再用加拿大树胶粘合在一起。对于钠黄光λ=5893┱,e光折射率为ne=1.48641,o光折射率no=1.65836,而加拿大树胶折射率为nc=1.550,介乎二者之间。当自然光从端面入射棱体,到达树胶层斜面,由于 e光折射率小,可以透过。而o光折射率大,到达树胶层时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被树胶层全反射到边缘,被黑色涂层吸收。透到空气中只有e光,其偏振从出射方向的晶体端面看,是平行端面的短对角线的。入射、出射光束的发散角不能很大。出射光束发散角最大在 24°左右,视所用光的波长而定。再大会使o光在一边透过,e光在另一边全反射,使偏振不纯。在紫外线区工作,要将加拿大树胶换以甘油或蓖麻油。尼科耳棱镜的缺点是,由于两端是斜面,入射光与透射光不在一条直线上。当转动棱镜时,透射光线随着转动而移动,接收处的位置要随着调动,很不方便。
格兰-汤普森棱镜 将方解石或石英磨成光轴平行棱边的直角三棱镜两块,再用加拿大树胶粘合如图5。两棱镜中也可夹一空气薄层。光从端面垂直入射,o光在胶面上全反射,而e光能透过。由于光垂直入射端面,反射较小,透射光强。并且转动棱镜,出射像可保持没有横向移动。
阿伦氏棱镜 将方解石磨成三块三棱镜,然后粘合在一起,如图6所示,通光面积,比格兰-汤普森棱镜大。空间的发散角约26°。有些高级的偏光显微镜的上、下偏光镜,常用这种棱镜。
双像棱镜 同时产生o、e两种偏振光。但它们的分离的角度比天然方解石棱体的o、e光较大。两光可以同时用,亦可分开用。
通过双色性(又名二向色性)晶体 某些双折射晶体对二种互相垂直的偏振光具有不同的吸收。例如电气石吸收o光比吸收e光大得多。白光经过 1毫米厚的电气石晶片,几乎全部o光被吸收而e光只略微被吸收。透过的偏振光略带黄绿色,足见吸收对波长还有依赖关系。
偏振片 W.B.赫勒帕思在1852年发现碘化硫酸金鸡纳(奎宁)针状结晶有双色性吸收。厚约 0.1毫米的晶体已能完全吸收o光。但晶粒微小,当时无法用以产生偏振光。直至1934年才有人将碘化硫金鸡纳浮悬在胶体中,当胶体拉成薄膜时这些微小晶体随着拉伸方向排列整齐,起了一大片双色性晶体的作用。等薄膜干后,把它夹在二块平面玻璃片之间,制成大面积获得偏振光的器件。也有用聚乙烯醇薄膜浸透了碘制成。这类薄膜片,商品名Polaroid,称偏振片。现在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已有很多种变种偏振片。质量好的,可通过入射光中一个偏振光的80%,而通过另一个偏振光小于1%。两个偏振片相互垂直,通过全部入射光的0.01%,还不能全黑。一般产品,还达不到这指标。所以精密仪器中,还是采用上述棱镜。虽然偏振片有偏振不纯及光较弱的缺点,但它几乎具有近乎180°的孔径。又不像自然晶体受大小的限制,几乎可以做得直径大至数十厘米的尺寸。而且产品成本低廉,可大量生产。所以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小如观看立体电影的偏光眼镜,较简单的偏光显微镜的上下偏光镜,摄影用的消反光的附加镜头,大至光弹仪的起偏与检偏镜,都用这种薄膜偏振片。
线栅起偏器 在1960年有人在每毫米约2160条的透明光栅上镀涂金属铝膜,形成透明及反射的线栅。类似偏振片的作用,当自然光通过线栅后,和铝线条平行的偏振被吸收而获得偏振垂直铝线条的平面偏振光。其原理是自然光中平行铝线的电振动,易使在铝线中产生感应电流,等同于光被线栅吸收,而垂直铝线的电场不易被吸收,得以通过。这思想是从微波引来的,所以有利于制作红外光的起偏器。
马吕斯定律 ┶.-L.马吕斯在1808年发现:任何产生单一偏振光的器件,它们的偏振光的透过平面互相平行的透过光强最大,为I0。互相成α角,透过光强I=I0cos2α。这就是马吕斯定律。这是透过第一块偏光镜的电矢量的振幅,分解在第二块透过平面的自然结果。设透过第一块的电矢量振幅为E0,则透过第二块的为E=E0cosα。将此式二次方,即为光强。
通过各向同性分子的散射 自然光被微粒(分子,原子)所散射,如微粒是各向同性的,则在原始光垂直的任何方向上,散射光是平面偏振的,如微粒是各向异性的,则散射光是部分偏振光。设图7中自然光沿x方向射向微粒O,由于微粒是各向同性的,微粒的感生偶极矩和入射光的电矢量是一致的。这偶极矩作强迫振动,辐射次波,就是散射光,在图7中可以看出,散射光在垂直原始光的方向上,是平面偏振光,而在其他方向上是部分偏振光。
光入射到各向异性微粒上,由于被感应的偶极矩与入射光的电矢量不是矢量关系而是张量关系,感生偶极矩与入射光电矢量方向不一致,所以发出的次波,在与原始光垂直的方向上不一定是平面偏振光,而一般是偏振程度不高或部分偏振光。
晴朗的天空,在垂直太阳光方向用偏振片观察天空,可以发现天空光是部分偏振光,偏振片在一个取向光亮度大,在与之垂直取向亮度小。这是由于散射光进行多次散射,另一方面由于大气中有各向异性小微粒。
在人为安排的各向同性气体的散射中,可在横向得到偏振光。这也证明了,是光的电矢量而不是磁矢量,起了光的散射作用。
利用光的散射来产生需要的偏振光没有实际意义。但反过来,利用散射光的偏振程度可以估计散射微粒的各向异性程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