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松属8个树种
1)  8 Pinus species
松属8个树种
2)  Pinus species and varieties
松属树种
3)  species of pines
松树种类
4)  Pine genus
松属种子
5)  Koelreuteria trees
栾树属树种
1.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literatures,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commentary on the resourc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Koelreuteria trees.
栾树属树种作为园林观赏树种,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6)  Acer trees
槭属树种
1.
The establishment of ISSR-PCR system of Acer trees;
槭属树种ISSR-PCR反应体系的确立
补充资料:松属
      松科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森林面积最大的 1属。常绿乔木,枝轮生,每年生一节或二至多节,冬芽显著,芽鳞多数。芽鳞、鳞叶(原生叶)、雄蕊、苞鳞、珠鳞及种鳞均螺旋状排列。叶两型:鳞叶单生,幼时线形,绿色,随后逐渐退化成褐色,膜质苞片状,在其腋部抽出针叶(次生叶);针叶2、3或5针一束,稀1、4或6~8针一束,生于不发育的短枝上,每束针叶的基部为膜质叶鞘所包围,叶内具1或2条维管束和2至10多条边生、中生或内生的树脂道。雌雄同株,球花单性;雄球花单生新枝下部苞腋,多数聚生,雄蕊多数,花药2,药室纵裂,花粉具两个发达的气囊,气囊和体接触面较小,界限明显,普遍都有显著的幅缘;雌球花1~4(稀更多)个生于新枝近顶端,具多数珠鳞及苞鳞,每珠鳞的腹面基部着生2枚倒生胚珠,当年受粉,第二年受精后迅速增大成球果。球果秋季成熟;种鳞木质,宿存,背部上方具鳞盾(即外露部分)和鳞脐;苞鳞极短小;种子上部具翅,稀无翅;子叶3~18枚,发芽时出土。各种松树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12。
  
  本属约100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北至北极地区,南至北非、中美、中南半岛至苏门答腊赤道以南,多数种类生于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少数种类生于寒带及热带地区。中国产20多种和一些变种,分布几遍全国,引入栽培的松树约10余种。松属最早的化石出现在欧洲西部早白垩纪地层中,晚白垩纪至第三纪上新世,在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沉积物中多次出现。
  
  松属通常分为单维管束松亚属 (P.Strobus)和双维管束松亚属(P.Pinus)。前者较为原始,其针叶基部的叶鞘早落,鳞叶不延下生长,针叶内具1条维管束;后者较进化,其针叶基部的叶鞘宿存,鳞叶下延生长,针叶内具两条维管束,球果种鳞的鳞脐均生于鳞盾的中央。普遍认为单维管束松亚属的白皮松组 (sect.Parrya)是连接两者的链环,因该组既具有单维管束松亚属的特征,同时又具有双维管束松亚属的性状。亦有学者提出改白皮松组为亚属的建议。
  
  各种松树多为阳性树种,少数幼年耐荫,多数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但不耐盐碱和渍水。它们在各自的分布区域内往往形成一定面积的森林。根据对热量条件的差异,各种松树所形成的松林可归为寒温性松林、温性松林、暖性松林和热性松林四类。中国分布区较广或森林面积较大的松树有:红松、油松、华山松、马尾松、云南松等。
  
  松属植物的木材性质与形态分类相一致,可明显的分为两类,即软木松类(包括单维管束松亚属各种)及硬木松类(包括双维管束松亚属各种)。前者木材材性较软,结构均匀,强度较小,早材带至晚材带渐变,木射线管胞内壁上无锯齿,晚材细胞切向壁上具缘纹孔显著,木射线细胞水平壁纹孔明显、端壁常具节状加厚;后者木材材性较硬,结构不均匀,强度较大,松脂较多,早材带至晚材带通常急变,木射线管胞内壁上具有深或浅的锯齿,晚材管胞切向壁上具缘纹孔或有或无,木射线细胞水平壁纹孔缺如或稀少。许多松树为主要的工业用材树种,可供建筑、电杆?⒄砟尽⑶帕骸⒖笾辶霞霸熘皆系扔谩4送猓商崴山谟停苫ǚ邸⑺山凇⑺烧肟晒┮┯茫材纠嗨墒骺筛钏芍嗍逭胨墒鞯闹肿咏洗?,富含油脂,俗称"种子",可供食用或榨油。多种松树为森林更新、造林及园林绿化树种。生于山顶及山坡的松树有涵养水源、防止冲刷等方面的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