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ai You Yi Zhai Du Shu Zhi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开有益斋读书志》
1.
Writing,Circu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Kai You Yi Zhai Du Shu Zhi;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开有益斋读书志》的撰写、流传与刊印
2) Junzhai Dushu Zhi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郡斋读书志》
1.
Junzhai dushu zhi was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which had two editions :Yuanzhou edition and Quzhou edition.
晁公武是南宋著名的目录学家,《郡斋读书志》是其代表作,版本有袁本、衢本之别。
3) Reading does good to our mind.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读书对心灵有益。
4) pingshu liɑozhɑi zhi yi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评书聊斋志异》
5) Du Shu Zhi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读书志
1.
The Achievement on the Philology of "Kai You Yi Zhai Du Shu Zhi";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读书志》的文献学成就
6) Dushu Zazhi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读书杂志》
1.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Explanation by the Analogy in DuShu ZaZhi (《读书杂志》)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读书杂志》运用“类比手法”释词浅析
2.
With DuShu ZaZhi as the object, this dissertation adopts the approach of specific research based on the fruits of the forerunners.
《读书杂志》以札记的形式,汇集了王念孙研究古籍的成果,荟萃了传统语言文字研究的诸多精华,其用力处有二:一为训诂,一为校勘。
补充资料:《郡斋读书志》
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目录。南宋晁公武撰。晁公武(约1105~1180)字子止。澶州清丰(今巨鹿)人。祖居汴梁昭德坊,故称昭德先生。撰有《易》、《春秋》等诂训传,曾以监本"九经"校蜀石经,撰《石经考异》。在四川荣州为官时得井度大量赠书,1151年前后撰成《郡斋读书志》。该书有1157年前后四川刊行本共 4卷;宋淳祐九年(1249)衢州刊行本,共20卷,收录图书1461部;宋淳祐十年(1250)袁州刊行本共4卷,收录图书1468部。
袁州本后附《后志》2卷、《考异》1卷、《附志》1 卷。《后志》是衢州本传到袁州后,以衢州本中多出的435种编成;《附志》为赵希弁据其私人藏书编成,收录486 种图书,多为晁氏身后新出之书。宋刻袁州本久不见流传。《四库全书》仅得清初流传的巾箱本。1925年在北京故宫发现原刻本,后影印收入《四部丛刊》三编。
衢州本流传较少,清乾嘉间出现旧钞本。1884年王先谦以袁州本补订,并依衢州本编为20卷,后附赵希弁《附志》1卷。
《郡斋读书志》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袁州本分43类,包括经部10类、史部13类、子部17类、集部3类。"衢州本"分为45类,子部多"星历"类,集部多"文说"类。该书前有总序,四部各有总论,各类小序在每类第一种书的提要中,叙述学术源流。每书撰有提要,或介绍作者生平,或讨论书中要旨,或论学派渊源,或述篇章次第, 较偏重于考订。晁公武的《 郡斋读书志》,在目录的体系和提要考订方面都有首创之处,对以后出现的一些著名目录如《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袁州本后附《后志》2卷、《考异》1卷、《附志》1 卷。《后志》是衢州本传到袁州后,以衢州本中多出的435种编成;《附志》为赵希弁据其私人藏书编成,收录486 种图书,多为晁氏身后新出之书。宋刻袁州本久不见流传。《四库全书》仅得清初流传的巾箱本。1925年在北京故宫发现原刻本,后影印收入《四部丛刊》三编。
衢州本流传较少,清乾嘉间出现旧钞本。1884年王先谦以袁州本补订,并依衢州本编为20卷,后附赵希弁《附志》1卷。
《郡斋读书志》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袁州本分43类,包括经部10类、史部13类、子部17类、集部3类。"衢州本"分为45类,子部多"星历"类,集部多"文说"类。该书前有总序,四部各有总论,各类小序在每类第一种书的提要中,叙述学术源流。每书撰有提要,或介绍作者生平,或讨论书中要旨,或论学派渊源,或述篇章次第, 较偏重于考订。晁公武的《 郡斋读书志》,在目录的体系和提要考订方面都有首创之处,对以后出现的一些著名目录如《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