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背景
二战结束后,奥地利联邦国防军建立之初,曾使用过美制7.62 mm斯普林菲尔德m1903a4狙击步枪,后来又采用了德制装配4倍瞄准镜的7.92 mm毛瑟98k卡宾枪,该枪在奥地利被称为ssg59狙击步枪。北约确定7.62×51mm弹为制式枪弹后,ssg59还曾被改为7.62mm口径。上述两种武器都是由军用步枪改装的狙击步枪,虽然在战场上曾有出色的表现,但由于军用步枪是精度、可靠性、制造成本等各项性能折衷的产物(按美军士兵的理解,军用步枪是出价最低的那个承包商的产品),因此并不是理想的狙击步枪,而且二战时期的技术、战术指标已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
1960年代中期,奥地利军队委托斯太尔—曼利夏有限公司研制一支现代军、警两用狙击步枪,要求在400m距离上击中头像靶、600m距离上击中胸环靶、 800m距离上对移动靶命中率达到80%。几年后,新型狙击步枪研制成功。1969 年,该枪正式装备奥地利联邦国防军,并被命名为ssg69狙击步枪。这支新枪集成了当时最新的技术成果,也继承了曼利夏步枪的传统特点,由于性能出色,许多国家的特种部队都装备此枪,如奥地利宪兵突击队、德国的gsg9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特种部队和我国台湾省军队也装备此枪,新加坡军队中的狙击手侦察组,装备ssg69狙击步枪和21速自行车,通常两人一组行动。
内部透视
枪管 ssg69枪管采用冷锻工艺制造,即先把枪管毛坯置于一个心轴上(心轴外表面刻有与枪管膛线相对应的纹路),经过机器锤锻,在枪管内表面加工出膛线。同时,枪管外部也刻上了冷锻留下的螺旋型纹路,这是冷锻枪管的标志,但也有些国家特地把这种花纹磨去。
冷锻工艺的运用提高了内膛光洁度、尺寸精度、表面强度,延长了枪管的寿命,使枪的射击精度也相应提高,而且便于加工锥型枪管,可以减小质量。冷锻工艺是斯太尔公司最先提出的,后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斯太尔公司的冷锻机床加工枪管。
ssg69的枪管只与节套连接,与护木无接触点,这种结构被称为浮动枪管。浮动枪管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一些在二战后研制出来的狙击步枪普遍采用这种结构。
枪管内膛端面的形状对精度影响也很大,ssg69的枪管内膛端面倒角,以保护膛线末端不被外力碰伤或磨损。
ssg69的枪管表面采用磷化处理,无反光,利于隐蔽。
枪托 ssg69的枪托、扳机护圈和弹仓等部件采用工程塑料。枪托内部中空,后部装有4层10mm宽的托底板,可以调节枪托长度,但贴腮位置不可调节。与 ssg69同时代的西方狙击步枪如瑞士的ssg2000、德国的sp66等,大多采用漂亮的胡桃木枪托,而奥地利则倾向于采用工程塑料。工程塑料枪托和传统的胡桃木枪托相比,质量减小,成型与表面处理工艺简单,耐腐蚀,抗冲击力强,更适合在湿热环境下使用。
枪机 奥军曾短期装备的m1903a4和ssg59的枪机都是采用回转90°、前端闭锁的毛瑟枪机(m1903a4实际上就是美国版的毛瑟步枪,因为在美西战争中,美军深刻体会到了西班牙军队手中毛瑟步枪的威力,所以进行了仿制)。毛瑟枪机是毛瑟公司成功的法宝之一,其具有举世公认的坚固性和可靠性,可以说二战时期世界上大多数军用步枪都是在毛瑟枪机的基础上进行研制的。
由于奥地利更为重视步枪的速射性能,所以ssg69采用回转60°、后端闭锁的枪机。奥地利在设计后端闭锁结构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如曼利夏m1888 8mm步枪就是采用后端卡铁摆动闭锁方式的直拉枪机,其优点是射手操作动作小、枪机行程短(前端闭锁的枪机行程是枪弹长度加闭锁突笋的长度)。后端闭锁结构的缺点是枪机体处于受压状态,对精度有不利影响,而且机匣开口位于闭锁斜面的右前方,因此对机匣强度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