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现状土壤风蚀量
1)  Cumulative wind erosion amount
现状土壤风蚀量
2)  actual amount of soil erosion
现实土壤侵蚀量
1.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technology and 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 were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potential and actual amount of soil erosion in Maotiaohe Watersh.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该文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撑下,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估算了研究区2002年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得到了研究区现实土壤侵蚀量和潜在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能力,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3)  Wind erosion tolerance
土壤风蚀容忍量
4)  Annual soil wind-erosion amount
土壤年风蚀量
5)  Soil wind erosion
土壤风蚀
1.
Study of the effect on different distribution modes of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to soil wind eros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reven- tion against soil wind erosion in the fixed and semi fixed sands.
研究不同配置方式的沙蒿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和防治土壤风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Research the change process of soil wind erosion with the change of PAM controlling the soil wind eros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constant wind velocity of 14 s/m and the constant blown angle of 5°.
研究表明,对土壤表层覆盖PAM可以增加土壤的抗风蚀能力,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增加PAM使用量可以进一步增加土壤的抗风蚀能力,即4 g/m2PAM用量的效果要好于2 g/m2PAM的用量;前期累积在土壤中的PAM不能明显增加土壤抗风蚀的能力;在水分和PAM的共同作用下,黏粒含量高的土壤的抗风蚀能力要强于黏粒含量低的土壤。
3.
A soil wind erosion experimental plot was set up in the alluvial sandy land of old yellow river,which is in Xiajin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and the soil wind erosion quantity was tested with measuring scale method in the observation farmland shelter-forest network and the comparison place.
在山东省夏津县黄河故道冲积沙地建立土壤风蚀试验区,采用标尺法对3种网格的农田防护林和对照地的土壤风蚀量进行观测,测定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网可明显减少风蚀损失,其中,130m×300m林网相对于对照减少土壤风蚀量81%,260m×300m林网相对于对照减少78%,300m×400m林网相对于对照减少75%,即随着网格面积的增加对风蚀量的影响越来越小。
6)  soil erosion
土壤风蚀
1.
A model of soil erosion under conservation tillage;
旱地保护性耕作土壤风蚀模型研究
2.
Effect factors analysis of soil erosion in the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after cropland being transformed into grassland;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地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分析
3.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the influences of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wind profile and soil erosion were main studied.
采用野外定点观测法,主要研究植被各个特征对风力作用及土壤风蚀的影响。
补充资料:坡面土壤流失量估算


坡面土壤流失量估算
estimate of slope erosion

Pomian turang liushiliang gusuan坡面土壤流失全估算(estimate of slopeerosion)通过对土壤流失量与其主要影响因子间的定量分析,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揭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估算在一定条件下的坡面土壤流失量的变化,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坡面土壤流失量是指在中小尺度试验面积上因溅蚀、片蚀和细沟侵蚀等侵蚀方式中实际流失的土壤数量。它受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土地经营管理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等主要影响因子所控制。坡面上壤流失量估算有两种基本途径:统计回归模型和参数演进模型。 统计回归模型应用回归统计技术,通过分析试验小区和小集水区上实测资料所建立的土壤流失量与主要影响因子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1940年建立了土壤流失量与坡长、坡度的关系,以后相继考虑了上壤抗蚀、植被、土地经营管理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等因子,后对上述因子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归纳,增补了降雨能量因子,最后获得了综合估算土壤流失量的统计回归模型。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乙巧艺D统计回归模型中最为综合的模型,它于1960年由美国的威斯奇迈尔(W.H体台ckmel’er)和史密斯(D.D.Smith)在系统分析美国8250个区一年及2500个小集水区一年的土壤流失资料,并以基本侵蚀原理的实验与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的。60年代,又使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补充室内外观测资料,1965年后进一步提供了在更多的土地利用、气候及经营管理措施下估算各因子的当地数值,扩大了通用上壤流失方程的应用范围。该方程的形式为: A二RKLS(汾〕式中A为预报的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流失量;左为降雨侵蚀力因子;K为土壤可浸蚀性因子;L为坡长因子;S为坡度因子;C为植被与经营管理因子;尸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除在美国外,在日本及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的象牙海岸、尼日利亚,都各自进行了研究,并不断深化。它除了已应用在农坡地上外,又进一步扩展到城市泥沙控制,公路侵蚀控制系统,荒地环境,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及经济分析等。 参数演进模型在模拟地表径流形成和演进过程以及泥沙输移过程基础上建立的土壤流失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1976年美国李月明(Ru”一MZ松gL自等建立了降雨一侵蚀模型,该模型一方面根据径流模型由降雨推求径流量,然后结合泥沙运动方程求出地表径流的输沙能力;另一方面,由前期暴雨剥离遗留下的松散土壤的起始深度、雨滴打击的土壤分离量以及地表径流的土壤分离量估算泥沙补给量。土壤流失量根据地表径流输沙能力与泥沙补给量之间的对比确定。 中国各地根据当地土壤流失量试验资料,提出了一些适用于各地区具体条件下估算坡面土壤流失量的统计回归模型,但还没有建立一个能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降雨侵蚀土壤流失通用方程。参数演进模型仅处于起步研究之中。(孟庆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