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种质选择学说
1)  theory of germ-plasm selection
种质选择学说
2)  selection theory
选择学说
3)  germplasm theory
种质学说
4)  selection for hybrid
胞质杂种选择
5)  clone selection theory
克隆选择学说
6)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自然选择学说
补充资料:种质学说
种质学说
germplasm theory

   A.魏斯曼1892年提出的有关遗传物质的学说。认为多细胞的生物体可截然地区分为种质和体质两部分。种质是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存留在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上,种质可以发育为新个体的体质,但有一部分仍保持原来的状态作为后代发育的基础,体质可以通过生长和发育而形成为新个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但它不能产生种质。体质受环境影响而获得的变异性状也不能遗传递给后代。体质随个体死亡而消失;只有种质才能世代传递,连续不绝。所以这一学说又称为种质连续学说。
   魏斯曼的种质学说是在C.R.达尔文的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概括了当时生物科学中的成果和他自己的研究结果推论出来的。这一学说对以后的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建立以及基因学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种质学说是生物科学中推论性较强的重要假说。在生物科学特别是遗传学的发展上,种质学说所起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魏斯曼在种质学说中所提出的遗子、定子和生源子的一些设想虽与C.J.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并不存在任何直接的联系,可是他已估计到染色体中遗传单位的存在,认识到遗传物质是由微小的物质颗粒所组成。并且为了说明种质的变异,他推论新个体的种质是由各含半数染色体的精子和卵通过受精而组合形成的,从而促进了遗传学与细胞学研究的结合,为后来T.H.摩尔根开创的细胞遗传学和对遗传物质的深入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