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山自然保护区1982年建立,1988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301公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境内。
二、自然环境
兴隆山是黄土高原上为数不多的石质山地之一,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峰高谷深,地形险峻,平均坡度25°,兴隆峡一带坡度可达45°左右。基岩为板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地势高峻,海拔1800~3670米,气候特征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多云、多雾、多雨。年均气温4.1℃,无霜期123天,年降水量621毫米,相对温度、降水量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和多地形雨的特点。
三、植物资源
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区内形成不同类型的植被,阴坡、半阴坡生长着山地暗针叶林,青海云杉为建群种,这些云杉古老粗大,遮天蔽日,林冠盖度达70%,林内阴暗潮温,沟谷中溪水常流;阳坡、半阳坡生长着落叶阔叶林,以山杨、白桦、辽东栎为建群种,由于过去屡遭砍伐,形成比较低矮的次生林。
保护区有高等植物5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有485种,蕨类植物5种,苔藓植物16种。
乔木树种有细叶杉、粗叶云杉、山杨、辽东栎、桦类等;灌木树种有沙棘、野蔷薇、枸子、杜鹃、榛子、绣线菊、山梅花、锦鸡儿、忍冬、花楸、悬钩子、樱桃、丁香等。地被植物有苔草、草莓、蕨类等。
兴隆山有很多蕨菜,每年产量在100吨左右,加工销往国外。
药用植物有党参、大黄、益母草、蒲公英、木贼、车前子、黄芩、紫胡、羌活等。
黄芩:
唇形科植物,别名黄金条根、山茶根,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功能、主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肝炎等。
云杉林是本区的重点保护对象,海拔2200~2700米的阴坡、半阴坡为细叶云杉林,平均树高20.3米,胸径29厘米,郁闭度0.7~0.8,木材蓄积量为420立方米/公顷;海拔2700~2800米为粗叶云杉和细叶云杉混交林;2800米以上为粗叶云杉、山柳、桦木、杜鹃混交林、树形低矮、生长不良。
杂木林也是本区重要资源。山杨林多分布于阳坡,平均树高7米,胸径8厘米,郁闭度0.6,蓄积量45立方米/公顷。云杉、山杨混交林、云杉、桦树混交林、杨桦混交林多分布于半阳坡、半阴坡及沟脑部分,树高、胸径略大于杨树,蓄积量45~60立方米/公顷。
保护区的森林植被郁郁葱葱,使兴隆山如同黄土海洋中的一座绿色岛屿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已发现鸟类57种,夏候鸟占多数。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豹、林麝、马鹿、隼等。其中林麝资源丰富,其踪迹在林区随处可见。
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体长80~90厘米,尾很短,长4~6厘米,前肢短,后肢长,蹄小,直大。雌雄都无角,体毛土黄褐色,腹带棕黄色。脐与生殖孔之间有麝香腺,发情季节,特别发达。不群居,夜行性。以青草、苔藓、野草为食。11~12月交配,5~6月生殖,每胎通常产一仔。
马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也称“赤鹿”,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雄鹿体长2~2.3米,肩高约1.5米,雌鹿较小,雄鹿有角,最多有八叉,夏毛赤褐色,冬毛灰褐色,有迁徙现象,常群居,5~6月生殖,每胎1仔。鹿茸可入药。
五、旅游资源
兴隆山保护区距兰州市50公里,素有“甘肃名山,兰州胜地”之称,人文景观很多,东西两山仅古庙建筑达70多处,为道教胜地之一。这些古庙深藏密林,或依山面崖,或独立绝壁,十分壮观。每年从春末到深秋,游人络绎不绝。为集保护与观赏于一体的兴隆山辽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