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生物防火带
1)  biological fire protection forest belts
生物防火带
2)  biological fire belt
生物防火林带
1.
japonica mixed forests with percentage of 1: 1 plum blossom disposition was an ideal biological fire belt struc.
选择木荷、红花油茶、杨桐等树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简单机械设计方法,分别进行了不同树种、不同配置、不同立地条件的混交(单层纯林)和复层结构的新建型、改建型防火林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杜英)+红花油茶;木荷(杜英)+杨桐1:1比例梅花型混交复层结构林带,是较理想的生物防火林带结构模式,具有良好的生长效益、混交效益、立地适应效应,同时还提出了在6种不同条件下较适用的防火林带类型,为今后防火林带体系建设提供了依据。
3)  biological fire control
生物防火
1.
Fir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constructing methods of shelterbelts of biological fire control and fire suppression technique of eucalypt plantation were discussed.
分析了桉树人工林的火险特点,论述了在桉树速丰林营建中如何建设与维修生物防火林带尤其是免修半免修复层防火林带,探讨桉树人工林发生火灾时的扑灭技术。
4)  original Raw-Soil fire prevention road
防火生土带
5)  living firebreak
防火植物带
6)  biological fire prevention technique
生物防火技术
补充资料:大洋带生物

又称远洋带生物。指生活在沿岸带范围以外全部开阔大洋上层水区的生物。大洋带通常以阳光透入的最大深度(一般为200米)为下界,海水透明,光照充足,海水混合较均匀,盐度高,所含陆源性碎屑少,营养盐含量低,各种理化条件稳定。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较沿岸带贫乏,生物量为0.01~5克/米2。主要有各种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的有孔虫和放射虫,以及水母类、桡足类、若干头足类软体动物、各种中上层鱼类(鲨鱼、鲭、鲐、箭鱼、金枪鱼、鲑等)、爬行类的海蛇和海龟及哺乳动物的鲸类和海豹等。大洋带虽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0%,但其生产率较低,平均初级生产力为50克碳/米2·年,鱼类生产力0.005克/米2·年,仅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