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sgenic aquatic organism
转基因水生生物
1.
The research and produce of transgenic aquatic organisms and its safety issues;
转基因水生生物研制及其安全问题
2)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转基因生物
1.
Influenc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on biodiversity;
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Commentary on the legal system supervision to environment caused by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under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ckground;
生态文明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评述
3.
Development statu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were reviewed,potential biological safety problem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were introduced,their possible hazards and risk were appraised,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vided to solve the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to develop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n China.
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对其潜在的风险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我国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应对措施。
3) GMO
转基因生物
1.
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has been of catholic concern.
转基因生物一产生就受到了世人的关注,本文通过详实的资料,阐述了它在多种限制条件下的迅速发展,并向人类展示了光明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4) Transgenic Organisms
转基因生物
1.
With the appearance of various kinds of transgenic organisms and the continual coming into market of their products,biosafe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concerns.
随着各类转基因生物的问世及其产品的不断上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
2.
Transgenic organisms and their products have been entering international trade, of which the risk is being debated intensively, but should be analyzed case by case.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已经进入国际贸易 ,关于其风险性的争论甚为激烈。
3.
But the safety of transgenic organisms has becoming a worldwide concern.
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是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5) GMOs
转基因生物
1.
Are GMOs good for us?——What can anthropologists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转基因生物对我们来说是好的么——人类学家对这场争论的贡献
2.
Due to the possible detrimental effect of GMOs to Biodiversity, environment and hu- man health, GMOs trade is limited by the trade clauses of Biosafety Protocol.
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有害影响,《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贸易条款对转基因生物贸易作了较严格的限制。
6) Transgenic organism
转基因生物
1.
Transgenic organism looks like a hold of anlace,bringing great benefit to human and accusing for the security with its development.
转基因生物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安全性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
2.
Risk assessment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part in legally controlling of environmental release of transgenic organisms and is a core subject in biosafety research.
风险评估是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依法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生物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3.
The most of transgenic organisms were transformed by vector, whichcontained 35S promoter derived from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CaMV) and Nos terminator derived from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nopaline.
本研究选择P-35S(以下简称35S基因)和T-NOS(以下简称NOS基因)两个基因为目标标志物来研究多重荧光PCR检测转基因生物。
补充资料: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
测定高浓度污染物在短时期(一般不超过几天)内对水生生物所产生的急性毒作用,用以评价污染物毒性的实验方法。
目的 通过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可以确定半数存活浓度(TLm)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用来评价污染物的毒性大小和性质。此外,还可粗略了解毒物引起生物体中毒的症状和特点,以判断毒物的毒性强弱和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为制定在环境中的毒物最大容许浓度提供基本数据。
要求 用于急性毒性试验的水生生物种类很多, 常用的是小型水生生物,主要是鱼(见毒性实验的鱼类)。另外,也有用浮游生物作急性毒性试验的,如中国常用的有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大型溞(Daphnia magna)等溞类,栅藻(Scenedesmus)、小球藻(Chlorella)等藻类。
为了避免受试生物个体差异过于悬殊,应选择种属较纯,年龄、大小、体重差别不大,雌雄性别各半的动物。受试鱼一般采用体重轻于5克、体长短于7厘米的,最长的不超过最短的1.5倍。
方法 将受试?闼婊肿椤C孔橹辽?10尾,要设置5个以上不同浓度的毒物组,另有一个对照组,毒物浓度应按对数浓度分级,包括使动物完全死亡和完全不死亡的浓度。
试验前,受试动物要先在实验室内饲养7~10天,以观察其活动是否正常,去除有病的或畸形的。试验期间,对照组动物的死亡率应低于 5%。试验容器是用无毒的玻璃、聚乙烯、搪瓷等材料制成的,形状可为椭圆形或柱形。为了便于比较,试验时环境因素要恒定。例如稀释水要无毒,要预先脱氯,溶解氧要超过5ppm,pH值在6.5~8.5之间,水温对温水鱼为25℃,对冷水鱼为15℃,保持水质恒定。静水试验每天至少换一次试验溶液,每克体重的鱼平均要有2升的水。流水试验每 24小时要换入95%的新试液。
急性毒性试验期间一般不喂食,从致毒开始就观察记录动物中毒表现,生理、生化变化和死亡情况,并将观察结果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用内插法或外推法求出动物的LC50或TLm、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浓度(LC100)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毒物浓度(LC0)即最大耐受浓度。
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同受试动物的种属和稀释水的水质等因素有关。例如比较谷硫磷对蓝鳃鱼和金鱼的TLm值,蓝鳃鱼比金鱼高900倍。但是,金鱼对铜最敏感,而蓝鳃鱼对铜抗性较强。许多种重金属的毒性由于受稀释水的硬度和pH值的影响可相差两个数量级以上。一般硬度增加会使毒性减弱,而溶解氧降低会增加生物的生理负担,从而使毒性增强。水温对毒性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些物质因升温而增加毒性,有些物质则因升温而降低毒性。
发展历史 急性毒性试验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 750年中国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中就记载:"若有毒,其物即死",提出将动物放在有毒气的场所来作试验,以检查气体的毒性。西方最早关于用动物研究毒物毒性的论文发表于1809年(R.德莱尔和M.弗朗科伊斯)。1933年J.H.加德姆提出用对数转化法求半数致死浓度,此法至今仍在应用。40年代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的普遍施用,急性毒性试验逐渐被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对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克服动物个体差异的影响,已开始使用离体器官和细胞作为试验材料,试图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参考书目
G.E.Paget,Methods in Toxicology, F. A. Davis Co.,Philadelphia,1970.
目的 通过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可以确定半数存活浓度(TLm)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用来评价污染物的毒性大小和性质。此外,还可粗略了解毒物引起生物体中毒的症状和特点,以判断毒物的毒性强弱和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为制定在环境中的毒物最大容许浓度提供基本数据。
要求 用于急性毒性试验的水生生物种类很多, 常用的是小型水生生物,主要是鱼(见毒性实验的鱼类)。另外,也有用浮游生物作急性毒性试验的,如中国常用的有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大型溞(Daphnia magna)等溞类,栅藻(Scenedesmus)、小球藻(Chlorella)等藻类。
为了避免受试生物个体差异过于悬殊,应选择种属较纯,年龄、大小、体重差别不大,雌雄性别各半的动物。受试鱼一般采用体重轻于5克、体长短于7厘米的,最长的不超过最短的1.5倍。
方法 将受试?闼婊肿椤C孔橹辽?10尾,要设置5个以上不同浓度的毒物组,另有一个对照组,毒物浓度应按对数浓度分级,包括使动物完全死亡和完全不死亡的浓度。
试验前,受试动物要先在实验室内饲养7~10天,以观察其活动是否正常,去除有病的或畸形的。试验期间,对照组动物的死亡率应低于 5%。试验容器是用无毒的玻璃、聚乙烯、搪瓷等材料制成的,形状可为椭圆形或柱形。为了便于比较,试验时环境因素要恒定。例如稀释水要无毒,要预先脱氯,溶解氧要超过5ppm,pH值在6.5~8.5之间,水温对温水鱼为25℃,对冷水鱼为15℃,保持水质恒定。静水试验每天至少换一次试验溶液,每克体重的鱼平均要有2升的水。流水试验每 24小时要换入95%的新试液。
急性毒性试验期间一般不喂食,从致毒开始就观察记录动物中毒表现,生理、生化变化和死亡情况,并将观察结果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用内插法或外推法求出动物的LC50或TLm、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浓度(LC100)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毒物浓度(LC0)即最大耐受浓度。
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同受试动物的种属和稀释水的水质等因素有关。例如比较谷硫磷对蓝鳃鱼和金鱼的TLm值,蓝鳃鱼比金鱼高900倍。但是,金鱼对铜最敏感,而蓝鳃鱼对铜抗性较强。许多种重金属的毒性由于受稀释水的硬度和pH值的影响可相差两个数量级以上。一般硬度增加会使毒性减弱,而溶解氧降低会增加生物的生理负担,从而使毒性增强。水温对毒性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些物质因升温而增加毒性,有些物质则因升温而降低毒性。
发展历史 急性毒性试验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 750年中国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中就记载:"若有毒,其物即死",提出将动物放在有毒气的场所来作试验,以检查气体的毒性。西方最早关于用动物研究毒物毒性的论文发表于1809年(R.德莱尔和M.弗朗科伊斯)。1933年J.H.加德姆提出用对数转化法求半数致死浓度,此法至今仍在应用。40年代以后,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的普遍施用,急性毒性试验逐渐被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对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克服动物个体差异的影响,已开始使用离体器官和细胞作为试验材料,试图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参考书目
G.E.Paget,Methods in Toxicology, F. A. Davis Co.,Philadelphia,197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