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豫西旱薄地
1)  dryland in the west of Henan
豫西旱薄地
2)  hilly dryland in the west of Henan
豫西丘陵旱地
1.
Study on high yielding of virus free sweetpotato on hilly dryland in the west of Henan;
豫西丘陵旱地脱毒甘薯的增产规律
3)  Western Henan
豫西地区
1.
Afforestation Mode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in Western Henan;
豫西地区火电厂绿化模式的探讨
2.
Yields Increasing Potential of Fertilization on Different Farmland in Western Henan;
豫西地区不同类型农田化肥增产效益及增产潜力研究
3.
Research on Pharmacy Control Techniques of Apple Venturia inaequalis in Western Henan;
豫西地区苹果黑星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4)  Western Henan province
豫西地区
1.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Mesoproterozoic Jixianian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豫西地区中元古代蓟县纪沉积相
2.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expounds that the precipitation resour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luctuation of the grain crop production in the dry areas of Western Henan Province.
本文论述降水资源是旱地粮食作物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揭示了豫西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水规律和水分盈亏规律,提出运用地理风险决策、实行适水种植的宏观对策。
3.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bauxite deposits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belong to diasporite sedimentary bauxites deposit which exist in Benxi Formation of Upper Carboniferous and form on the erosion surface of ancient karst.
此分析,对豫西地区铝土矿的地质找矿及发现新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  West Henan
豫西地区
1.
There are abundant coal formed gas in the formations of Taiyuan,Shanxi,Upper and Lower Shihezi of Mid—Lower Permian in West Henan area.
豫西地区中、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上石盒子组及下石盒子组煤成气资源丰富 ,但成煤环境纵向发育与横向变化较大 ,规律难于把握。
6)  west mountains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
豫西山地
1.
The Luoning county in the west mountains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 is a representative case for the study.
将传统区划研究方法和现代GIS技术结合,以网格作为区划的基本单元,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以地处豫西山地的典型地区洛宁县为例,对复杂的自然生态要素与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及相互作用运用GIS分析手段进行分析和表达。
补充资料: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

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1987年建立,1992年10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00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戈壁荒漠草场及珍稀动物。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境内,地处河西走廊的西部。保护区包括南北两片,南片位于安西县南端,北片位于安西县西北角。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石质山岭与山间盆地相间的荒漠戈壁和荒漠型山地。南片南部为鹰嘴山,北片北部有玉石山、照壁山、红石山、星星峡东山。保护区地处亚洲内陆深处,气候条件干旱而多风,仅有间歇性干河床,无常年流水河流。年降水量南片多年平均54.8毫米,蒸发量2758.5毫米,为降水量的50倍;北片降水量40~70毫米,蒸发量3100~3500毫米,为降水量的50~80倍。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野生植物有57科347种。植被类型属温带极干旱荒漠,代表种有泡泡刺、膜果麻黄、蒙古沙拐枣、白沙蒿、中亚紫宛木、细枝岩黄芪、裸果木等,它们大多是古地中海地区的残遗种。

国家保护植物二级有裸果木、肉苁蓉;三级有梭梭、胡杨等。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有152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有26种,一级有雪豹、蒙古野驴、北山羊、黑鹳、金雕、胡兀鹫、小鸨;二级有黄羊、岩羊、猞猁、草原斑猫、天鹅、鸢、雀鹰、黄爪隼、红隼、灰背隼、长耳、雕、小、暗腹雪鸡、蓑羽鹤等。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41种。

(一)蒙古野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奇蹄目、马科。为大型有蹄类。外形似骡,体长2米左右,高约1.2米,体重约260千克。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线黑色且较宽;颈下、胸、体侧、腹黄白色、粉白色,鬃毛棕黑色。四肢粗短,蹄比马小但大于家驴。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

蒙古野驴属典型高原寒漠动物。栖息于海拔3800~5000米的高原亚寒带开阔草甸和寒冻半荒漠、荒漠地带。以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的粗草为食,常食针茅、苔草、早熟禾等。8~9月发情交配,妊娠11个月,翌年6~7月产仔,每胎产1仔。幼仔4岁性成熟。

(二)胡兀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隼形目、鹰科。别名大胡子鹫。体长102~115厘米,嘴大而侧扁,颏下有一簇形如须的黑羽。上体黑而有银灰色光泽,羽干白色,胸具黑领。雌雄鸟体色相同,喙黑褐色,爪黑色。

胡兀鹫生活高山地带,以动物尸体为食,也捕食鼠类、野兔。

(三)草原斑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食肉目、猫科。体型粗壮,大于家猫,体长50~70厘米,尾长25~35厘米,体背淡沙黄至浅黄灰色,腹面淡黄灰。全身具棕黑色斑点,无条纹。四肢外侧同于体色,也具小斑点。尾上具5~6条棕色横纹,下面白色。

草原斑猫多生活在灌丛、草原、低地林缘,也见于2000米以下的山区,以鼠类、鸟、蜥蜴、蛙、鱼、大型昆虫为食。

(四)雀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隼形目、鹰科。雄鸟较小,上体深灰色,下体白色而缀有较深、较细的棕褐色横斑。雌鸟体长约400毫米,比雄鸟略大。上体暗灰色,头顶、后颈尤暗近黑。尾具4条黑褐色横斑。喉白,具棕褐色细纹。尾下覆羽白色。

雀鹰常栖山地林间。捕食小型鸟类、鼠类。营巢在较高大的乔木上,每窝产卵4~5枚。

五、旅游资源

安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文物古迹极为丰富。区内有石窟寺3座、古建筑4处、汉唐墓葬2000多座。其中榆林窟是与敦煌莫高窟齐名的文物遗址。还有唐代锁阳城遗址,新石器人类遗址、青石峡岩画等。布隆吉人头疙瘩一带是著名的风蚀地貌地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