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编号 61874
CAS号 122-14-5
分子式 C9H12NO5PS
分子量 277.14
纯品为白色结晶,原油为黄褐色油状液体,微有蒜臭味;蒸汽压 0.80mPa(20℃);熔点 0.3℃;沸点140~145℃/13.3Pa;溶解性:不溶于水(14mg/L),但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中。在脂肪烃中溶解度低;密度:1.3227;稳定性:遇碱水解,在30℃、0.01mol氢氧化钠中的半衰期为272min,蒸馏会引起异构化;危险标记 14(有毒品),34(易燃液体);主要用途:为触杀性杀虫剂,对水稻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有特效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人口服最低中毒剂量为800mg/kg。中毒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呼吸困难。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等。重度中毒者出现肺水肿。昏迷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50mg/kg(大鼠经口);LD50700mg/kg(大鼠经皮);狗经口40mg/kg/日×98日,有明显中毒反应;鲤鱼LC508.2mg/L,48小时。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80~160ppm×16周,胆碱酯酶活性有明显降低。
水生生物忍度限量(48小时):鲤鱼为8.2ppm。
杀螟松对鱼类的毒性属中等,对青蛙无毒,对蜜蜂高毒。
代谢和降解:杀螟松的特点是在土壤中迁移比较快,由于水解或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无毒的氨基杀螟松。一般施用10天就不再发现其存在。
残留与蓄积:杀螟松代谢和降解的速度快,所以蓄积性是不强的,但由于与乐果一样有一定内吸性,故残留期属中等(与敌敌畏相近)。
迁移转化:杀螟松经溶淋作用向土壤深层转移的作用也不大,在自然条件下年移动距离为35cm,杀螟松被胃肠道和皮肤的表面吸收后,在动物的机体内代谢很快,随尿和粪便排出,所以,杀螟松不会随食物链转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氮、磷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磷、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14552-93,水和土壤)
气相色谱法(GB/T5009.20-1996,食品)
气相色谱法(农作物、水果、蔬菜)《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法》国家商检局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mg/m3(皮)
前苏联(1977) 环境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 0.005mg/m3(一次值)
0.001mg/m3(日均值)
前苏联(1977) 地面水中最高容许浓度 0.25mg/L
前苏联(1977) 渔业水中最高容许浓度 0mg/L
中国(GB4788-94)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允许标准 5mg/kg(粮食)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三、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时,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全身污染部位用肥皂水或碱溶液彻底清洗,如系口服者,应用2%碳酸氢钠或淡盐水洗胃,眼部污染可用苏打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消防:用砂土、泡沫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应注意穿戴可靠的防毒、防护用品,防止人身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