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湾自然保护区1982年建立,总面积为4248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动物白唇鹿及其生存环境。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甘肃省西部肃北县东南部,地处河西走廊的两端和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地势为东南高而西北低,高山与河谷相间分布。区内山峰有大雪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海拔均在5000米以上,其中疏勒南山高达5500米。谷地开阔平缓,最低仅3300米。气候年均温度为-2.5℃,年均降水量为154毫米,多为固体降落。全年有霜;风大,年平均风速为4级,最大可达13级。土壤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为盐渍土、亚高山草甸土、戈壁裸地、高山草甸土、高山荒漠土。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植物垂直分布明显,由河谷低地向高海拔可分为四类:
(1)海拔350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草原、灌木、半灌木荒漠带。主要包括沙生针茅、苔草、蒿草、凤毛菊,耐干旱的木本猪毛菜、沙棘等;
(2)海拔3500~4000米为高山草甸草原带,主要有苔草、蒿草以及禾本科、菊科、蓼科植物,阳坡常出现稀疏的山柳、金蜡梅等灌丛;
(3)海拔4000~4200米为高山寒漠带,植被单纯而稀疏,仅分布有甘肃蚤缀、红景天、高山葶苈等;
(4)海拔4200~4500米为高山裸岩积雪带,终年积雪,发育着现代冰川,雪线以下为裸岩,因寒冻剥蚀,形成碎流石带。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野生动物类不多,以耐旱耐寒草食性兽类为主。代表性种类有白唇鹿、藏野驴、藏原羚、甘肃马鹿、岩羊、黄羊等。
国家级保护动物一级有白唇鹿、野牦牛、藏野驴、雪豹;二级有藏原羚、盘羊、猞猁、岩羊、黄羊、鹅喉羚、雪鸡、熊、甘肃马鹿等。
(一)白唇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国特产动物,因其下唇和喉部均为白色而得名。
白唇鹿是大型鹿,体长约2.1米,成体重可达250千克。其头部略长,呈等腰三角形,额部宽平,眶下腺显著。雄鹿角形侧扁,鹿角分5~9叉,长约1.4米。两角间距约1米,耳尖长,约0.23米。脖粗长,体躯粗壮,四肢修长。体背毛以褐色为主,但随季节变化,夏季黄褐色,冬季暗褐色;腹部、四肢内侧、尾 部色浅;臀部毛呈暗黄色,又被称为“黄臀鹿”。体毛厚密,不畏风雪严寒。为成年白唇鹿
白唇鹿是世界上分布于海拔最高地带的鹿类,一般生活在海拔3000~4000米以上的山地,夏季能上升到5000米。它以草、灌木的嫩枝叶为食。一般结为小群体生活,发情期结为大群体,多达150只;每年9月配偶,怀孕期8个月,每胎产1仔,幼仔乳期为4~5个月。保护区内有白唇鹿250多只。以东部的东洞子沟、东黑刺沟、东西红沟、陶勒盖、鸦台等地数量较多。
(二)雪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也称“艾叶豹”。哺乳纲,食肉目,猫科。体长约1.3米,体色灰白,布以黑色环纹,尾粗大,毛蓬松,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之上的裸岩环境,性情凶猛,以岩羊、盘羊、高原兔、旱獭等为食。多雌雄同栖,夜出活动捕食。1~3月交配,妊娠期100天左右,4~6月产仔,每胎2~5仔。
(三)藏原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别名称西藏黄羊、小羚羊。体形较小,成体体长0.8~1米;体重10~15公斤;雄兽有细长约30厘米的双角,角基部2/3处向后上方弯曲,且具均匀的凸棱,至尖部1/3处稍向上弯翘且光滑无棱。体背由头颈至体背棕灰沾黄,腹部、四肢内侧白色,臀斑白色。尾背黑色沾棕。
藏原羚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但高原的边缘如甘肃、内蒙古、四川、新疆东南部也是它的分布区域。藏原羚为单型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境内,但锡金及印度也略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