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
1)  Lorenz cure and Gini coefficient
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
2)  Lorenz curves and Gini coefficient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3)  passenger capacity per kilometer road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4)  Lorenz curve and 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
5)  lorenz curve
洛伦茨曲线
1.
Research on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an analysis by Lorenz curve;
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研究——基于洛伦茨曲线的分析
2.
To characterize scale-free network topology more intuitively and profoundly,Lorenz curve and Gini coefficient which describe income inequality in economics are generalized into complex networks where people in economics are corresponding to nodes in networks and income is corresponding to node degree.
为更深刻直观地定量刻划无标度网络的拓扑性质,将经济学中描述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两个重要概念: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推广至一般的复杂网络。
3.
Based on the land use data of each county,w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Lorenz curve and Gini coefficients(GC) to analyze the land use distribution in Beijing mountain area.
基于北京山区各区县1995—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应用经济学洛伦茨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的概念进行北京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定量化研究。
6)  Lorentz curve
洛伦茨曲线
1.
The Lorentz curve and its derived Kiny factor are separately used to visually describe and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 the differential allocation of revenue in economics.
洛伦茨曲线及其派生出的基尼系数在经济学中分别用来直观描述和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2.
The principle of Lorentz curve analysis is introduced, and several problems that must be noted during analyzing reservoir water absorbtion are discussed with examples.
介绍了洛伦茨曲线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例讨论了应用该方法分析油藏吸水状况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
With Lorentz curve,this paper probes the proportionate factor of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to the per capita living space.
针对目前影响村镇人均住房面积均衡性因素的看法,应用洛伦茨曲线,探讨人均纯收入对村镇居住区人均住房面积均衡性的影响。
补充资料:赫梅利尼茨基,Б.М.
      乌克兰哥萨克首领,1648~1654年反抗波兰统治的乌克兰民族起义领袖。1595年出生于第聂伯河右岸的奇基林镇的乌克兰小贵族家庭。在波兰受过良好的教育,通晓波兰语、拉丁语、土耳其语和法语,曾任扎波罗热哥萨克的文书、百人长和统领。16世纪下半期,乌克兰的大部处于波兰贵族统治之下,赫梅利尼茨基多次参加波兰军队同土耳其作战。17世纪40年代,乌克兰人民反对波兰贵族和天主教僧侣的斗争出现高潮。1647年12月,赫梅利尼茨基同克里木汗伊斯拉姆-格莱订立了反波兰同盟。1648年 1月,他率领8000名哥萨克在第聂伯河下游起义,迅速席卷乌克兰全境。起义军先后在黄水、科尔孙和底列夫策打败波军,1648年攻占基辅城,赫梅利尼茨基成为全乌克兰统领。1649年8月,与波兰签订了《兹博罗夫条约》,波兰承认乌克兰为独立行政区,建立一个实质上独立的哥萨克公国。1651年春,波兰背信,战事再起,乌克兰军队战败,9月,签订了《白教堂条约》,波兰占领基辅,重新统治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请求俄国出兵联合抗击波兰,1654年 1月,赫梅利尼茨基同俄国代表在佩列亚斯拉夫签订了乌克兰同俄国合并的条约,并于 1月 8日,在乌克兰哥萨克代表大会(大拉达)上通过并宣布合并的决定。这个条约标志着乌克兰封建主同俄国封建主结盟,为俄国吞并乌克兰奠定了法律基础。接着他参加了波俄战争。1655年在重占乌克兰后,同俄军一起攻入波兰国境,占领卢布林。1657年8月16日病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