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新大豆1号  新大豆2号  石大豆1号  绥农号大豆  伊大豆5号  高原1号大豆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合丰号大豆
1)  Hefeng soybean
合丰号大豆
1.
Genetic improvement of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15 Hefeng soybean varieties developed from 1959 to 1995 was studied.
本文通过对 1 959- 1 995年合丰号大豆 1 5个主要推广品种农艺性状遗传改进的研究 ,结果表明 :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荚数、每节荚数、主茎粒数、主茎粒重、粒茎比随着年代的推进呈先减后增的趋势 ;每荚粒数随着年代的推进减增交替进行 ;生育期前期早 ,中前期晚 ,后期比较适中 ;百粒重、株高、分枝数、生育前期随着年代的推进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茎粗、生育后期呈前期和后期增加 ,中期减少的趋势 ;干茎重、秆的强度随着年代推进呈增加的趋势 ;分枝粒数中期以前和后期减少 ,中后期增加 ;分枝荚数、分枝粒重随着年代的推进增减交替进行 ;底荚高度随着年代推进呈降低趋势 ;节间长度前、后期短 ,中期长 ;主茎节数变化不大 ,后期较
2)  soybean varieties in hefeng series
合丰号大豆品种
3)  Soybean variety with high-oil content
高油大豆合丰47
4)  A new soybean variety Hefeng50
大豆新品种合丰50
1.
A new soybean variety Hefeng50 and i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大豆新品种合丰50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5)  Dafeng No.2
大丰2号
1.
Selection of New Corn Variety Dafeng No.2;
玉米新品种大丰2号的选育
6)  Hefeng47
合丰47号
1.
AMMI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 of Hefeng47 that attended soybean regional trials in the second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bel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southwest temperature Sanjiang Plain sub-humid zone(five zones).
利用AMMI模型对大豆新品种合丰47号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西南温和半湿润区(5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丰47号产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列第1位;(Di)值在参试品种中列第2位,小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的(Di)值,表明合丰47号的适应性好于对照品种合丰35号;从品种与试验点的交互作用可以看出,合丰47号适于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三江平原西南温和半湿润区的汤原、桦南、富锦、友谊、笔架山、依兰等地区推广。
补充资料:大豆光合效率(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soybean)
 

大豆光合效率(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soybean)

大豆光合产物所含的化学能与其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比率。通常以光合速率(毫克CO2/分米2·小时)表示。大豆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等有机物组成,大豆的光合速率与产量密切相关。

据测定大豆30个栽培品种(系)间的光合速率为11-40毫克CO2/分米2·小时,平均为23.1毫克CO2/分米2·小时。大田宽行距播种的大豆叶光合速率高达60毫克CO2/分米2·小时。同一植株茎叶片光合速率高于分枝叶片;中上层叶片高于下层叶片。下层叶片光合作用机能的最短,中层叶片最长,上层叶片居中,刚长出的叶片光合速率最小,野生种的光合速率低于栽培品种。早熟品种光合速率一般高于晚熟品种。大豆品种一日中光合速率峰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干物质生产越有利。生长季节中的光合速率变化是:在开花期达到高峰,在结荚和鼓粒早期稍稍降低到一个稳定的速率,鼓粒后期由于叶片衰老致使光合速率锐减。到始花期出现第一次高峰之后,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到盛花期达到最低值,结荚鼓粒期达高峰之后又缓慢下降,呈双峰曲线。

大豆光合产物白天输出较少,夜间较多,低温可降低光合产物的运输速度。营养生长期,光合产物主要分配到最近的分生组织部位(包括根、茎、叶);开花后,主要向花、荚、根和根瘤以及不停止生长的茎叶部分输送和分配。

光合效率特点:

①大豆属于典型的C3作物,具有高的光呼吸作用,所固定碳素的25-50%被光呼吸所消耗,因此,大豆的光合效率比C4作物玉米低。

②大豆合成脂肪和蛋白质,需要的光合产物很多。生产1g蛋白质需消耗2.5g,生产1g碳水化合物需消耗1.2g。以大豆种子平均的化学成分计,蛋白质为42%,碳水化合物为31%,脂肪为20%,木质素为4%,灰分为3%。每克大豆种子平均消耗的光合产物约为2.13g。而禾谷类每克种子消耗光合产物为1.33-1.45g。这是大豆产量较禾谷类低的主要原因。

③大豆叶片接近水平生长,在密植条件下,下层叶易被遮荫,光能利用率比较低,即使高产田块,也只有1%左右。

大豆光合速率受光、二氧化碳、氧气、水分、温度及某些矿物质所影响。大豆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约为40-50ppm)比玉米(0-5ppm)高。在高浓度CO2与低浓度O2(2%)的条件下,大分CO2被光合作用所固定。在正常大气下,CO2的浓度较低。O2浓度较高(0.032%CO2与21%O2),一部分碳素不能进入光合碳循环,而进入到再氧化的光呼吸过程,则光合效率低。在CO2浓度高(1670ppn)的空气中,大豆光合作用光饱合点可升高到7万勒克斯以上。大豆光合还率的最适温度为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