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ully areas in the plateau
微灌方式
1.
Test of different kinds micro-irrigation for apple trees in gully areas in the plateau;
高塬沟壑区苹果微灌方式试验研究
3) The method of Clyster
灌肠方式
4) canning means
灌装方式
1.
Effect of proportion of S.t and L.b, NFMS, and canning means on preservation of yoghurt;
球杆菌比例、固形物含量和灌装方式对酸奶保存期的影响
5) irrigation mode
灌溉方式
1.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modes on the yield and water productivity of rice;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2.
In order to make the decision adjusted to the practice,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fuzzy theory for sequential decision for irrigation mode in canals and wells irrigation district; this theory can help rational using the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为使渠井灌区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决策与实际结合更紧密,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了灌溉序贯多指标模糊决策理论,提出考虑时段指标变权重的渠井灌区灌溉方式选择的多指标模糊关系优选模型,并进一步提出确定多指标变权重的主客观结合法。
3.
This paper made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ree irrigation modes,namely spring irrigation,flood irrigation and seepage irrigation,on the water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inkgo biloba(water potential,soil water,photosynthesis rate,transpiration rate and stomata conductance),under the same irrigation amount.
结果表明:渗灌处理的叶水势显著高于树灌器和漫灌处理;漫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其它2种处理,在浅层土壤中表现比较明显;在浇灌水后的第1天,渗灌处理的银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以叶水势为指标反映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程度,发现3种灌溉方式达到相同的灌溉效果时,渗灌比树灌器和漫灌节水。
6) grouting way
灌浆方式
补充资料:微灌
微量灌水技术。一般指用微量灌水定额在作物根部附近进行局部灌溉的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微喷灌也可在作物顶部进行全面灌溉,称为雾灌。
各种微灌技术措施的共同特点是用塑料(或金属)低压管道,把流量很小的灌溉水送到作物附近,再通过体积很小的塑料(或金属)滴头或微喷头,把水滴在或喷洒在作物根区,或在作物顶部形成雨雾,也有通过较细的塑料管把水直接注入根部附近土壤。这类灌水方法与地面灌溉和喷灌比较,灌水的流量小,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短,土壤湿度变幅小。根据许多国家试验结果,微灌比喷灌可省水30%左右,比地面灌可省水75%左右。微灌采用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150kPa,能量消耗较小。由于微灌可以使作物根区土壤始终处于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水分状况,一般均可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微灌还可以使土壤经常保持较高的含水量,所以还能用地面灌溉和喷灌不能使用的矿化度较高的水进行灌溉。雾灌除具有补充土壤水分作用外,还有提高空气湿度、降温、防霜冻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用透水管进行滴灌试验,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滴灌技术得到较大规模的采用,但由于堵塞问题成为进一步发展滴灌的最大障碍。滴灌对水质的要求很高,80年代初开始在滴灌管道上装上微喷头,形成微喷灌,减轻了堵塞问题。涌泉灌是将微灌系统上的微喷头或滴头去掉,代以一截短管,直接从管口涌水,对果树等进行局部灌溉,虽流量比微灌或滴灌要大,但能有效地防止堵塞问题。到80年代中期,全世界微灌面积虽仅有42万公顷,但已广泛用于灌溉果树、蔬菜、花卉、葡萄等作物,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还专门设立了微灌工作组。
微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系统和滴头或微喷头等部分组成。首部枢纽一般包括泵站(或压力水池)、过滤设备、肥料和化学药剂注入设备、控制器、压力调节器、阀门和量测装置等。因滴头流道孔径一般为0.5mm左右,微喷头出口孔径一般为1mm左右,故微喷对水质过滤的要求相对较低。输配水系统通常由总干管、干管、支管、毛管等四级或三级组成,支管和毛管普遍采用塑料管。
由于微灌每亩灌水定额可控制在5m3左右,节水效果极其显著,虽然其技术的成熟程度尚不如喷灌,但已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水灌溉方法。
各种微灌技术措施的共同特点是用塑料(或金属)低压管道,把流量很小的灌溉水送到作物附近,再通过体积很小的塑料(或金属)滴头或微喷头,把水滴在或喷洒在作物根区,或在作物顶部形成雨雾,也有通过较细的塑料管把水直接注入根部附近土壤。这类灌水方法与地面灌溉和喷灌比较,灌水的流量小,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短,土壤湿度变幅小。根据许多国家试验结果,微灌比喷灌可省水30%左右,比地面灌可省水75%左右。微灌采用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150kPa,能量消耗较小。由于微灌可以使作物根区土壤始终处于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水分状况,一般均可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微灌还可以使土壤经常保持较高的含水量,所以还能用地面灌溉和喷灌不能使用的矿化度较高的水进行灌溉。雾灌除具有补充土壤水分作用外,还有提高空气湿度、降温、防霜冻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用透水管进行滴灌试验,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滴灌技术得到较大规模的采用,但由于堵塞问题成为进一步发展滴灌的最大障碍。滴灌对水质的要求很高,80年代初开始在滴灌管道上装上微喷头,形成微喷灌,减轻了堵塞问题。涌泉灌是将微灌系统上的微喷头或滴头去掉,代以一截短管,直接从管口涌水,对果树等进行局部灌溉,虽流量比微灌或滴灌要大,但能有效地防止堵塞问题。到80年代中期,全世界微灌面积虽仅有42万公顷,但已广泛用于灌溉果树、蔬菜、花卉、葡萄等作物,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还专门设立了微灌工作组。
微灌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系统和滴头或微喷头等部分组成。首部枢纽一般包括泵站(或压力水池)、过滤设备、肥料和化学药剂注入设备、控制器、压力调节器、阀门和量测装置等。因滴头流道孔径一般为0.5mm左右,微喷头出口孔径一般为1mm左右,故微喷对水质过滤的要求相对较低。输配水系统通常由总干管、干管、支管、毛管等四级或三级组成,支管和毛管普遍采用塑料管。
由于微灌每亩灌水定额可控制在5m3左右,节水效果极其显著,虽然其技术的成熟程度尚不如喷灌,但已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水灌溉方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