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干旱和盐
1)  Drought and salt
干旱和盐
2)  drought-prone region
干旱重盐
1.
Subsurface pipe drainage in drought-prone region is superior to surface drainage in draining off water and salt, controlling ground water-level, and increasing crop output, etc.
以明沟排水为对照,论述了内陆干旱重盐碱区暗管排水在排水排盐、控制地下水位、提高土壤脱盐效果及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的优越性。
3)  arid and half arid
干旱和半干旱
1.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 problems caused in the long- term exploitation of arid and half arid desert mine area.
介绍了我国西部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地区的煤炭在长期的开发活动中引发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4)  flooding and upland
淹水和干旱
1.
Several QTLs for seminal root length (SRL), adventitious root number (ARN) and total root dry weight (RW) respectively, under both flooding and upland conditions were detected.
为了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组成型根系性状和适应性根系性状的遗传机制,利用由 IR64/Azucena 发展的双单倍体(DH)群体分析了淹水和干旱条件下水稻幼苗种子根长(SRL)、不定根数(ARN)、总根干重(RW)及其对应的相对参数(干旱和淹水条件下根系性状的比值)的 QTLs。
5)  drought and rewatering
干旱和复水
1.
Effects of drought and rewatering on photosynthesi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f the soybean leaf;
干旱和复水对大豆(Glycine max)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2.
Effect of drought and rewatering on photosynthetic physio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
干旱和复水对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3.
To investigate the water-saving cultivation and water-efficiency use of soybean,we selected a soybean variety widely cultivated in Henan province,China—Glycine max \'zheng92116\'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hort-term soil drought and rewatering during the blooming stage on soybean leaf photosynthesis and yield.
研究发现,在开花期即使短期的土壤干旱,也会对大豆后期的生物量及其分配产生较大的影响,开花期干旱和复水,显著降低了大豆叶片和茎的生物量,使根茎比提高16。
6)  Drought and re-watering
干旱和复水
1.
Effect of Drought and Re-watering on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Biomass of Soybean
本实验研究了干旱和复水对大豆光合生理及生物量的影响。
补充资料: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2004年6月17日是第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就是土壤层,它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土壤层,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草木、谷物,不可能有动物和人类的生存。荒漠化,就是土壤层土质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从而成为不毛之地。荒漠化不仅造成贫困,而且迫使人们离开故土,造成严重可怕的移民浪潮。

地球荒漠化和气侯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口迅速增长和贫困的加剧导致过度耕种、放牧和乱砍滥伐等行为日趋严重,从而加快了土地荒漠化速度。联合国最新统计表明,目前全球有近二分之一的陆地表面、110多个国家和10亿以上人口深受沙漠化影响。非洲和亚洲是土壤荒漠化现象最严重的地区。在非洲,46%的土地和4.85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亚洲一半以上的干旱地区已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其中中亚地区尤为严重。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20亿美元。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约为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尽管近年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取得很大成绩,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但土地绿化赶不上沙化,“局部好转、整体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沙化的年扩展速度已由1994年前的2460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3436平方公里。全国40亿亩天然草场也不同程度地出现退化和沙化。

今年我国将“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防沙治沙与农民增收”,以使全国人民进一步了解、关心和支持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促进荒漠化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