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mmer fruit tortrix moth
苹果小卷蛾
2) eyespotted bud moth
苹果芽小卷叶蛾
3) Adoxophyes orana
苹果小卷叶蛾
1.
Trapping effect of the mixture of sugar-acetic acid-ethanol to Oriental fruit moth (Grapholitha molesta) and smaller apple leaf roller (Adoxophyes orana)
糖醋酒液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小卷叶蛾的诱杀作用
4) Adoxophyes orana
苹小卷叶蛾
1.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Sex Pheromone Core of 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and Adoxophyes orana in Orchard;
金纹细蛾与苹小卷叶蛾性诱剂果园应用效果调查
2.
Field Test of Lufenuron 5% EC For Controlling Adoxophyes orana Fescher von Roslerstamm;
5%虱螨脲乳油防治苹果树苹小卷叶蛾药效试验
3.
Dynamics of Adoxophyes orana and Lyonetia clerkella in the Peach Garden;
苹小卷叶蛾和桃潜叶蛾在桃园中的发生规律
5) light brown apple moth
苹果浅褐卷叶蛾
6) blackhead fire-worm(Rhopobota naevana)
苹黑痣小卷蛾
1.
The blackhead fire-worm(Rhopobota naevana) had eight generations a year in Lishui,and over-wintered at the egg stage on the foliage of Ligustrum sinense.
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表明:苹黑痣小卷蛾在丽水1年发生8代,以卵在叶片上越冬。
补充资料:苹果卷叶蛾
昆虫纲鳞翅目 (Lepidoptera)。果树害虫。常见种类有:小卷蛾科的顶梢卷叶蛾(Spilonota lechriaspis),卷蛾科的小黄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苹果大卷叶蛾(Choristoneuralongicellana)、黄斑卷叶蛾(Acle-ris fimbriana)、 褐卷叶蛾(Pandemis heparana)和新褐卷叶蛾(P.chondrillana)。
顶梢卷叶蛾 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3~15毫米,青灰色。幼虫体长8~11毫米,污白色,头部和前胸背板暗棕黑色。在中国除华南地区外普遍分布;也见于日本和朝鲜。主要寄主有苹果、海棠、山荆子、花红、榛子、洋梨和白梨等。在中国年发生2~3代。以2~3龄幼虫在顶梢卷叶团内结虫苞越冬。萌芽时幼虫出蛰卷嫩叶为害,常食顶芽生长点。6月上旬幼虫老熟,在卷叶内作茧化蛹, 6月中、下旬发蛾。成虫白天潜藏叶背,略有趋光性。卵多散产于有绒毛的叶片背面。幼虫孵出后吐丝缀叶作苞,藏身其中,探身苞外取食嫩叶。7月是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第2代幼虫于10月以后进入越冬期。
小黄卷叶蛾 成虫体长6~8毫米,翅展16~20毫米,黄褐色,翅面有2条略平行的斜纹。幼虫体长17毫米,浅绿至翠绿色,前胸背板淡黄色。在中国除西北、西藏、云南外均有分布;也见于欧洲、印度和日本。寄主为苹果、梨、山楂、李、杏、柑橘和枇杷等。在中国北方年发生3~4代。幼虫先为害嫩芽,影响抽梢开花和座果,长大后缀连叶片取食叶肉,常因食料不足转移到新梢卷叶为害,受惊动时即从卷叶中吐丝下坠。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和趋果醋习性。产卵于叶面,卵块呈鱼鳞状。孵化后幼虫分散卷叶为害。第 3代幼虫于10月后进入越冬期,以幼龄幼虫在老树皮裂缝、剪枝口处越冬。
苹果大卷叶蛾和褐卷叶蛾 苹果大卷叶蛾成虫体长11~15毫米,翅展24~30毫米,土黄色;幼虫体长约24毫米,淡黄绿色,中线两侧各有一黑褐色斑。褐卷叶蛾成虫体长8~10毫米,褐色;幼虫体长18~22毫米,绿色。二者均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以东北和华北为害较重;也见于朝鲜、日本和苏联。褐卷叶蛾在印度、欧洲有分布。寄主有苹果、梨、杏、樱桃等。在辽宁和华北地区年发生 2代。越冬方式同小黄卷叶蛾。越冬幼虫在苹果树萌芽时出蛰活动,为害幼芽、嫩叶和花蕾;展叶后缀叶为害。大卷叶蛾越冬代成虫发生于 6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于8月中旬盛发;褐卷叶蛾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越冬代成虫发生于6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二者的生活习性也与小黄卷叶蛾基本相同,但成虫的趋光和趋化性较弱。 黄斑卷叶蛾 成虫体长7~9毫米,夏型翅展15~20毫米,前翅金黄色,有银白鳞片;冬型翅展略宽,前翅暗褐色,有黑色鳞片。幼虫体长22毫米,黄绿色。分布于中国辽宁、华北地区和安徽、江苏等地;也见于日本、欧洲和苏联。主要寄主有苹果、海棠、桃、李和杏等。在中国年发生3~4代,以成虫在杂草内越冬。春暖后交尾,产卵于枝上和芽旁。第1代幼虫于5月上旬发生为害,5月中、下旬化蛹,6月中旬发蛾。以后各代重叠发生。第4代成虫10月中、下旬发生,继即入越冬期。越冬方式以幼龄幼虫在老树皮的裂缝、剪枝口处等地方越冬,如同小黄卷叶蛾。
新褐卷叶蛾仅见于中国新疆地区,年发生2代,除苹果外,也为害杨树。
苹果卷叶蛾除利用松毛虫、赤眼卵蜂等天敌进行防治和利用成虫的趋化性和趋光性诱杀外,对顶梢卷叶蛾可在冬春修剪时彻底剪除受害梢,在越冬幼虫出蛰和各代卵孵化盛期喷洒对硫磷或杀螟松。对小黄卷叶蛾、苹果大卷叶蛾和褐卷叶蛾可在早春刮除树干老皮、翘皮以消灭越冬幼虫,并在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喷洒杀螟松或用敌敌畏、敌百虫药液封闭枝条剪口,以减少越冬虫源;在第 1代卵孵化盛期和幼虫期喷洒敌百虫或辛硫磷。对黄斑卷叶蛾可通过清除园内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源;在第1代和第2代卵孵化盛期用药剂防治。
顶梢卷叶蛾 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3~15毫米,青灰色。幼虫体长8~11毫米,污白色,头部和前胸背板暗棕黑色。在中国除华南地区外普遍分布;也见于日本和朝鲜。主要寄主有苹果、海棠、山荆子、花红、榛子、洋梨和白梨等。在中国年发生2~3代。以2~3龄幼虫在顶梢卷叶团内结虫苞越冬。萌芽时幼虫出蛰卷嫩叶为害,常食顶芽生长点。6月上旬幼虫老熟,在卷叶内作茧化蛹, 6月中、下旬发蛾。成虫白天潜藏叶背,略有趋光性。卵多散产于有绒毛的叶片背面。幼虫孵出后吐丝缀叶作苞,藏身其中,探身苞外取食嫩叶。7月是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第2代幼虫于10月以后进入越冬期。
小黄卷叶蛾 成虫体长6~8毫米,翅展16~20毫米,黄褐色,翅面有2条略平行的斜纹。幼虫体长17毫米,浅绿至翠绿色,前胸背板淡黄色。在中国除西北、西藏、云南外均有分布;也见于欧洲、印度和日本。寄主为苹果、梨、山楂、李、杏、柑橘和枇杷等。在中国北方年发生3~4代。幼虫先为害嫩芽,影响抽梢开花和座果,长大后缀连叶片取食叶肉,常因食料不足转移到新梢卷叶为害,受惊动时即从卷叶中吐丝下坠。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和趋果醋习性。产卵于叶面,卵块呈鱼鳞状。孵化后幼虫分散卷叶为害。第 3代幼虫于10月后进入越冬期,以幼龄幼虫在老树皮裂缝、剪枝口处越冬。
苹果大卷叶蛾和褐卷叶蛾 苹果大卷叶蛾成虫体长11~15毫米,翅展24~30毫米,土黄色;幼虫体长约24毫米,淡黄绿色,中线两侧各有一黑褐色斑。褐卷叶蛾成虫体长8~10毫米,褐色;幼虫体长18~22毫米,绿色。二者均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以东北和华北为害较重;也见于朝鲜、日本和苏联。褐卷叶蛾在印度、欧洲有分布。寄主有苹果、梨、杏、樱桃等。在辽宁和华北地区年发生 2代。越冬方式同小黄卷叶蛾。越冬幼虫在苹果树萌芽时出蛰活动,为害幼芽、嫩叶和花蕾;展叶后缀叶为害。大卷叶蛾越冬代成虫发生于 6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于8月中旬盛发;褐卷叶蛾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越冬代成虫发生于6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二者的生活习性也与小黄卷叶蛾基本相同,但成虫的趋光和趋化性较弱。 黄斑卷叶蛾 成虫体长7~9毫米,夏型翅展15~20毫米,前翅金黄色,有银白鳞片;冬型翅展略宽,前翅暗褐色,有黑色鳞片。幼虫体长22毫米,黄绿色。分布于中国辽宁、华北地区和安徽、江苏等地;也见于日本、欧洲和苏联。主要寄主有苹果、海棠、桃、李和杏等。在中国年发生3~4代,以成虫在杂草内越冬。春暖后交尾,产卵于枝上和芽旁。第1代幼虫于5月上旬发生为害,5月中、下旬化蛹,6月中旬发蛾。以后各代重叠发生。第4代成虫10月中、下旬发生,继即入越冬期。越冬方式以幼龄幼虫在老树皮的裂缝、剪枝口处等地方越冬,如同小黄卷叶蛾。
新褐卷叶蛾仅见于中国新疆地区,年发生2代,除苹果外,也为害杨树。
苹果卷叶蛾除利用松毛虫、赤眼卵蜂等天敌进行防治和利用成虫的趋化性和趋光性诱杀外,对顶梢卷叶蛾可在冬春修剪时彻底剪除受害梢,在越冬幼虫出蛰和各代卵孵化盛期喷洒对硫磷或杀螟松。对小黄卷叶蛾、苹果大卷叶蛾和褐卷叶蛾可在早春刮除树干老皮、翘皮以消灭越冬幼虫,并在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喷洒杀螟松或用敌敌畏、敌百虫药液封闭枝条剪口,以减少越冬虫源;在第 1代卵孵化盛期和幼虫期喷洒敌百虫或辛硫磷。对黄斑卷叶蛾可通过清除园内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源;在第1代和第2代卵孵化盛期用药剂防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