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anthomonas vesicatoria
辣椒疮痂病菌
1.
Plasmids and streptomycin- or copper-tolerance in Xanthomonas vesicatoria and X. oryzae pv. oryzicola in China;
辣椒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oryzae pv.oryzicola)的质粒及其与耐链霉素和耐铜性关系
2) Bacterial spot of pepper
辣椒疮痂病
3) Bacterial spot on pepper and tomato
辣椒、番茄细菌性疮痂病
1.
Bacterial spot on pepper and tomato is a bacterial disease in pepper and tomato growing in the world.
辣椒、番茄细菌性疮痂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细菌性病害,该病能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
4) bacterial spot of red pepper
辣椒疮痂性细菌病
5)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
细菌性疮痂病
6) Streptomyces spp.in potato
马铃薯疮痂病菌
1.
It was compared that the inhibition of 12 bactericides to Streptomyces spp.
采用纸碟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比较了12种(商品名)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的抑制效果。
补充资料:疮痂病菌类
引起植物表层组织局部突起坏死而形成干痂的菌类。疮痂病一般发生在果实、块茎、鳞茎、种荚、枝梢、种粒以及叶片上,患病器官表面粗糙,色泽失常,品质低劣,严重时不能食用或加工。
引致疮痂病的病原菌大部分是真菌,极少数是细菌或放线菌。主要的疮痂病菌有:①柑橘疮痂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在柑橘产区危害严重。其有性阶段属于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在中国尚未发现。病菌初次侵染来自带菌苗木、接穗和种子,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组织或芽鳞片上越冬。当春暖潮湿的季节到来时,病组织上产生的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经表皮或伤口侵染嫩枝、新梢、花和幼果,数天后形成病斑并再继续产生孢子,开始2次及多次重复侵染,直到入秋又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寄主的品种、树龄、组织的老嫩以及气候栽培管理水平有关。此外,这个属的另一个种引起葡萄黑痘病。其他如甘薯、蓖麻、玫瑰和扁豆等也是该菌的寄主;②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菌──生痂链霉菌:属放线菌。是土壤中的兼性寄生菌。病菌的初次侵染来自带菌种薯,土壤和牲畜的粪肥也可以传播。其纤细的菌丝可以断裂成孢子,孢子萌发后能从皮孔、气孔、伤口侵入薯块,在寄主体内发育成菌丝,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刺激细胞分裂,形成疮痂,从而降低品质。除马铃薯外,其他如甜菜、萝卜等也是它的寄主。中国只在局部地区有此病发生,被列为进出口检疫对象;③马铃薯粉痂病菌:是细胞内专性寄生菌,属粘菌门根肿菌纲的根肿菌目,1841年即在德国被发现,中国还无正式报道。病薯上形成易散落的粉痂,其中包含有病菌的休眠孢子囊,在土中或薯块上越冬,成为次年初次侵染的来源。土壤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一般不成灾。处理种薯、轮栽、抗病育种,是防治的主要途径;④苹果和梨的黑星病病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腔菌纲黑星病菌属中的两个不同的种。侵染致病主要是其无性阶段。病菌兼性腐生,田间初次侵染来自病梢及冬芽上越冬的菌丝或分生孢子。落叶上残存的分生孢子或其中形成的子囊孢子,也可以成为初次侵染的来源。孢子经风雨传播,可引起多次再侵染,造成果树早期落叶和果实品质低劣。这两种病菌均可在果实和嫩梢上引起局部疮痂,果实上还常因镰刀菌等的混合侵染而引起烂果。中国以梨黑星病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主要采取药剂保护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苹果黑星病发生虽不普遍,但已被列为检疫对象。
参考书目
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出版社,北京,1977。
引致疮痂病的病原菌大部分是真菌,极少数是细菌或放线菌。主要的疮痂病菌有:①柑橘疮痂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在柑橘产区危害严重。其有性阶段属于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在中国尚未发现。病菌初次侵染来自带菌苗木、接穗和种子,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组织或芽鳞片上越冬。当春暖潮湿的季节到来时,病组织上产生的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经表皮或伤口侵染嫩枝、新梢、花和幼果,数天后形成病斑并再继续产生孢子,开始2次及多次重复侵染,直到入秋又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寄主的品种、树龄、组织的老嫩以及气候栽培管理水平有关。此外,这个属的另一个种引起葡萄黑痘病。其他如甘薯、蓖麻、玫瑰和扁豆等也是该菌的寄主;②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菌──生痂链霉菌:属放线菌。是土壤中的兼性寄生菌。病菌的初次侵染来自带菌种薯,土壤和牲畜的粪肥也可以传播。其纤细的菌丝可以断裂成孢子,孢子萌发后能从皮孔、气孔、伤口侵入薯块,在寄主体内发育成菌丝,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刺激细胞分裂,形成疮痂,从而降低品质。除马铃薯外,其他如甜菜、萝卜等也是它的寄主。中国只在局部地区有此病发生,被列为进出口检疫对象;③马铃薯粉痂病菌:是细胞内专性寄生菌,属粘菌门根肿菌纲的根肿菌目,1841年即在德国被发现,中国还无正式报道。病薯上形成易散落的粉痂,其中包含有病菌的休眠孢子囊,在土中或薯块上越冬,成为次年初次侵染的来源。土壤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一般不成灾。处理种薯、轮栽、抗病育种,是防治的主要途径;④苹果和梨的黑星病病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腔菌纲黑星病菌属中的两个不同的种。侵染致病主要是其无性阶段。病菌兼性腐生,田间初次侵染来自病梢及冬芽上越冬的菌丝或分生孢子。落叶上残存的分生孢子或其中形成的子囊孢子,也可以成为初次侵染的来源。孢子经风雨传播,可引起多次再侵染,造成果树早期落叶和果实品质低劣。这两种病菌均可在果实和嫩梢上引起局部疮痂,果实上还常因镰刀菌等的混合侵染而引起烂果。中国以梨黑星病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主要采取药剂保护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苹果黑星病发生虽不普遍,但已被列为检疫对象。
参考书目
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出版社,北京,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