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勤得利湾
1)  Qindeli bay
勤得利湾
1.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Heilongjiang Qindeli bay;
黑龙江勤得利湾水质理化特征
2)  Earned Income
勤劳所得
3)  Hudson Bay
哈得孙湾
1.
Relationship between Summer Rainfall in North China and Sea-Ice in Hudson Bay;
华北夏季降水与哈得孙湾海冰的相关分析
4)  Hudson Bay
哈得逊湾
5)  logistics in water sector
水利后勤
6)  diligence in administration and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勤政利民
补充资料:勤得利古城

位于同江市境内的勤得利农场,其黑龙江边的西山南坡,有一古城遗址,整个城呈不规则形,城墙周长近4华里,以夯土为墙,无瓮城马面之设。古城北、西墙保存较好,外高5 6米,内高3 4米,墙基下宽6米,上宽1米。南墙保存较差,大部分已辟为耕地,高仅1米左右。此城两面河水环绕,两面雄山夹峙。西城墙紧逼勤得利河,这一段地势陡峭,怪石嶙峋,城墙依山势而修,高耸嵯峨,在古代的确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古城建筑年代不详,有史可查的是此城在辽代称兀惹城(见张泰湘著《兀惹丛考》),是那时居住在黑龙江流域著名的民族兀惹人的首府。据《辽史、卷8、景宗上》记载,辽保宁七年九月,渤海余党燕颇作乱,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失败后,“燕颇走保兀惹城”。这是有关兀惹城的最早记载。

据《辽史、溪和奴传》记载,统和十三年(公元995年),辽都部署伐兀惹,兀惹城主乌昭度,率领他的部下,凭借兀惹城,以勇猛加智慧,击败了大辽王朝的进军。

“和朔奴利其浮掠,令四面急攻……乌昭度率众死守,隋方捍御。依埤虚设战棚,旋我军登陴,俄撤枝柱,登者尽覆。”因此次讨兀惹不克,“士马死伤者众”,结果是“无功而还”,溪王和朔奴、东京留守肖恒德等5人削官。到统和十五年,圣宗继续进军兀惹城。“正月,癸末,兀惹长武周来降”(《辽史、卷18、圣宗四》)。至此,兀惹又恢复了同辽王朝的关系。

到金代,此城仍称兀惹城。据《金史、卷78、完颜晏传》记载,金太宗天会初年,完颜晏受命进军兀惹城,行军至今勤得利额图山一带,据山扎寨,作疑兵计,最后“乃潜以舟师,浮江而下,直捣其营,遂大破之,据险之众不战而溃。”取得了讨兀惹的胜利。到了明朝永乐七年,为了加强对东北的管理,建立了东北水陆交通驿站45处,即“海西东水陆城站”。这是明朝经营东北的一条主要交通线,勤得利古城和现存抚远境内的莽吉塔古城,均为这条交通线上的驿站之一,不过,此时的兀惹城,已改名为乞勒伊城。

关于乞勒伊城的考证,史料较丰,日本和田清在《东亚史研究》(满卅篇)、郭毅生在《北方论丛》1980年第4期发表的《元代辽阳省驿道考略———兼考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里,均确认勤得利古城就是“海西东水陆城站”之一的乞勒伊城。1982年合江地区文物考察队考察此城遗址时,也认定此城就是明代乞勒伊城无疑,并判定,此城建筑年代早于辽、金,可追溯到唐代东北地方政权渤海国时期。

如今,勤得利人依托古城遗址,利用这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于2000年投资百万元,建起了古城山庄旅游区,春、夏、秋3季游人如织,昔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信使往返的古驿站,在农场经济发展中,已焕发出勃勃生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