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竹螟
1)  Algedonia coclesalis and Crocidophora evenoralis
竹螟
2)  Omphisa sp
竹蠹螟
3)  Algedonia coclesalis
竹织叶野螟
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hogenicity of Beauveria bassiana on Algedonia coclesalis(Walker);
白僵菌对竹织叶野螟致病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
Effects of Sendebao a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 on controlling Algedonia coclesalis;
森得保和苏云金杆菌防治竹织叶野螟药效对比试验
3.
The threshold temperature and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Algedonia coclesalis
竹织叶野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4)  Circobotys aurealis
竹金黄绒野螟
5)  pyralis
6)  Pyralis
螟虫
1.
A mix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used to treat a model of Trichogramma Pyralis ecological problem with transport terms.
本文分别在时间连续和离散两种情况下 ,利用混合有限元方法对种群动力学中含有迁移的赤眼蜂螟虫生态系统模型进行离散 ,论证了格式的可解性 ,导出了最优阶的 L2 模误差估计 。
补充资料:竹织叶野螟
      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昆虫。又名竹螟。为害刚竹属的毛竹、淡竹、刚竹;丛生竹种中的青皮竹、撑篙竹(见竹)等。幼虫卷叶成苞,取食当年生新竹竹叶,一株毛竹上有时可多达9000余条,食叶殆尽,严重影响竹子生长。
  
  成虫体长9~13毫米,翅展22~26毫米。黄至黄褐色,腹面银白色。头部褐色,复眼草绿色。前、后翅外缘均有褐色宽边,前翅有3条深褐色弯曲的横线;后翅有一条深褐色弯曲的外横线。卵蜡黄色,扁椭圆形,呈鱼鳞状排列。幼虫6龄,老熟幼虫体长16~25毫米,乳白色、橘黄色至黄褐色,前胸背面有黑斑6块,胴部各节有褐色或黑色毛片。蛹长12~14毫米(见图)。分布于中国山东、河南以南各省区;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也有发现。在中国浙江年发生1~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 5月上旬化蛹,5月中旬出现成虫。6月上旬至7月上旬出现第1代幼虫,为害最烈。7月上、中旬幼虫老熟,绝大部分落地在表土中结茧越冬,少部分在虫苞中化蛹。入土虫茧也有少量化蛹、羽化产生第2代。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入土结茧越冬,部分开始化蛹。同时第1代幼虫中,也有少量化蛹共同羽化,产生第3代。第2代、第3代幼虫为害不及第1代。第4代为害青皮竹。
  
  
  气温25℃时,成虫于20~23时羽化。趋光性较强,在交配产卵前要吸食花蜜作为补充营养。5~7天后交尾,在当年生竹梢头叶背产卵。每雌产卵92~149粒,分4~8个卵块产下。卵经5~9天,于夜间孵化。初龄幼虫每苞有虫2~25条;以后每龄幼虫均需转移扩散,每苞1虫。卵期的天敌有松毛虫赤眼蜂、幼虫天敌有长距茧蜂、甲腹茧蜂、白僵菌等。
  
  防治方法主要有大年竹秋冬挖山,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在蜜源地消灭成虫,卵期保护或释放赤眼蜂,幼虫为害严重时喷洒化学杀虫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