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CAMLR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
1.
The effect of CCAMLR (Conven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 on Chinese distant water fisheries in the Southern Ocean;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对我国南大洋渔业的影响
2) Convention on Fishing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Living Resources of the High Sea
捕鱼及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
4)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海洋生物资源
1.
The sustainable use of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复杂性与管理议题
5) Ocean microorganism resource
海洋微生物资源
6) marine biology resources
海洋生物资源学
补充资料:海洋生物资源
有生命的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又称为海洋渔业资源或海洋水产资源。它们与海水化学资源、海洋动力资源和大多数海底矿产资源不同,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生物个体和种下群 (Subpopulation)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获得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达到数量上的相对稳定。在有利条件下,种群数量能迅速扩大;在不利条件下(包括不合理的捕捞),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资源趋于衰落。
意义 自古以来,海洋生物资源就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近数十年来,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有了很大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所利用的总动物蛋白质(包括饲料用的鱼粉)中,约有 12.5~20% (鲜品计算)来源于海洋生物资源。世界海洋水产品总产量,由1938年的 1880万吨增加到1980年的 6458万吨,增长 2.4倍。1978年世界海洋渔业总产值为 283亿美元。(见彩图)
海洋生物资源还提供了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海龙、海马、石决明、珍珠粉、龙延香、鹧鸪菜、羊栖菜、昆布等,很早便是中国的名贵药材。当前,海洋生物药物已在提取蛋白质及氨基酸、维生素、麻醉剂、抗菌素等方面取得进展。
以贝壳制造工艺品已在中国成为一种行业,一些珊瑚是很受欢迎的艺术品。海鸟粪含磷达20%,是极好的天然肥料。鲸油既可食用又是重要化工原料,抹香鲸头部的油是精密仪器的高级润滑油。海藻的提取物,特别是褐藻胶和琼胶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
开发和利用 19世纪及以前,渔业主要在陆地淡水、河口及海岸带进行。20世纪,海洋渔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800年世界水产品的产量约为 120万吨,1900年增长到400万吨,1938年为2100万吨(海洋水产品为1880万吨),1970年达到7080万吨(海洋水产品为6070万吨)。尔后,产量进入较稳定的阶段。
地理分布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表明:自1938年以来,世界各海区的海洋渔获量比例有了很大变化。首先被开发利用的是北半球(20°N以北)海域,该海域在1938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81%。以后,热带和南半球水域的渔获量迅速提高,由1938年的19%到1980年占总产量的46%(表1)。从近岸到深海各带区,则近岸区的渔获量大于其他各区,如1976年海洋生物资源有92%左右捕自仅占有世界海洋面积7.4%的大陆架海域(表2)。不同的海域类型渔获量也不同,上升流区的面积最小,但渔业产量却与沿岸区相等(表3)。这是由于以摄食浮游生物的鳀鱼等产量极高所致;大洋区面积占90%,鱼产量却极低,主要原因是该区生产金枪鱼等凶猛性大型鱼类,其食物链级次高达 5级,因而生态效率低。传统捕捞区在大西洋东北部,西北部和太平洋北部及中西部其面积仅占世界海洋总水体的20%左右,而捕捞量却占世界总渔获量的80%。
每个国家的海洋渔业产量也不同。如1980年,日本最高,为1042万吨;苏联次之,为947万吨;超过200万吨的,有中国、美国、智利、秘鲁、挪威、印度、南朝鲜、丹麦等国;超过 100万吨的,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墨西哥、朝鲜、冰岛、加拿大、西班牙、越南等国家。
各门类的状况
① 海洋鱼类资源。它是海洋生物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类,如1981年世界海洋渔业捕获量为6670万吨,鱼类为 5757万吨,占 89%。鱼类中以中上层种类为多,占鱼类捕获总量的70%左右。主要是鳀科(Engraulidae)、鲱科(Clupeidae)、鲭科(Scombridae)、鲹科(Carangidae)、竹刀鱼科 (Scomberesocidae)、胡瓜鱼科(Osmeridae)和金枪鱼科(Thunnidae)等的种类;底层鱼中,产量最大的是鳕科 (Gadidae),其次是鲆鲽类。
经济鱼类中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约10种。这10种中,除狭鳕(明太鱼;Theragra chalcogramma)、大西洋鳕(Gadus morhua)为底层或近底层种外,其余8种都是上层鱼类,它们是远东沙瑙鱼(Sardinops melanosticta)、沙瑙鱼(S.sagax)、毛鳞鱼(Mallotus villosus)、鲐(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智利竹鱼 (Trachu-rus murphi)、 秘鲁鳀(Engraulis rigens)、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大西洋鲱(Clupea hareugus)。在1981年,这10种鱼的产量占海洋鱼类产量的三分之一,可见它们在渔业上的重要地位。
从捕获鱼类的食物对象划分:以食海洋浮游生物的鱼类比例最大,约占75%(其中食浮游植物的鱼类约占19%);食海洋游泳生物的鱼类约占20%;食海洋底栖生物的鱼类约占4%;剩下的1%则食各种类群的生物。
海洋鱼类资源由于管理不当、利用不合理,有许多种的产量已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如狭鳕、大西洋鳕、大西洋毛鳞鱼、太平洋的鲐鱼和秘鲁鳀等。这说明世界传统鱼类的资源开发已经比较充分,有些种的开发已经过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要扩大鱼获量寄希望于发现和开发远洋、深海的鱼类资源。
② 海洋软体动物资源。是鱼类以外最重要的海洋动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世界海洋软体动物资源采捕量约为469万吨,占海洋渔业捕获量的7.0%。其中头足类(枪乌贼、乌贼和章鱼)的年产量约为 130~150 万吨。头足类在大洋中(甚至近海区)常有极大的数量,能够形成良好的渔场。但因对其种群结构及栖息移动规律了解较少,资源尚未很好开发利用,仍有较大潜力。自70年代后期以来,双壳类的产量增长很快,仅牡蛎、扇贝、贻贝的年总产量就约 200万吨,各种蛤类约120万吨。
③ 海洋甲壳动物资源。1981年其产量为 310万吨,在海洋渔业捕获量中仅占5%。但在经济上很重要,特别是对虾类(主要是对虾、新对虾、鹰爪虾等属)和其他游泳虾类(主要是褐虾和长额虾科),1980年的产量已达170万吨,比1976年的130万吨,增长三分之一。蟹类产量也稳步增长,1975年约为40万吨,1981年已超过80万吨。南极磷虾 (Euphausia superba)为主的浮游甲壳类每年约产45万吨,可望有大的增长。虾、蟹的市场价格超过鱼类的很多倍,是目前颇受重视的一个类群。由于它们的寿命短,再生力强,因而已成为人工增养殖的对象。
此外,鲸类的产量每年约 2万多头,也是不可忽视的海洋生物资源。但已捕捞过度,破坏严重。
中国海洋捕捞业历史悠久,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全国水产量每年只有50多万吨。50年代有了较大提高,达200万吨,60年代超过 200万吨,70年代增到350多万吨,但质量下降。渤海、黄海、东海的许多传统性捕捞对象(如真鲷、小黄鱼、大黄鱼、鳓鱼、鳕鱼、鲆鲽类等)资源已严重衰落,出现了与世界各海域传统渔场类似的情况。
潜力和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途径 对海洋中可利用的生物资源的潜力,科学家们的见解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有1~2亿吨,接近目前海洋渔获量的 2倍左右。2500米的海洋深处曾发现结群性的经济鱼类,说明大陆坡及更深处仍有一定数量的生物资源可为人类利用。估计水深200~2000米范围内,鱼类和非鱼类的可捕量约可达3000万吨。由于许多大型深海鱼类寿命较长,性成熟较晚,若过多捕捞同样会导致对资源的破坏。
传统性的渔业,主要是人类单方面的利用,未考虑对渔业资源进行系统地科学管理。海洋生物资源今后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①开发远洋(如南大洋)和深海的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首先是水深 200~2000米及更深处的,同时改革传统的捕捞方法。②开发海洋食物链级次较低的种类,如南极磷虾资源。③大力发展大陆架水域的养殖和增殖业,实现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
意义 自古以来,海洋生物资源就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近数十年来,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有了很大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所利用的总动物蛋白质(包括饲料用的鱼粉)中,约有 12.5~20% (鲜品计算)来源于海洋生物资源。世界海洋水产品总产量,由1938年的 1880万吨增加到1980年的 6458万吨,增长 2.4倍。1978年世界海洋渔业总产值为 283亿美元。(见彩图)
海洋生物资源还提供了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海龙、海马、石决明、珍珠粉、龙延香、鹧鸪菜、羊栖菜、昆布等,很早便是中国的名贵药材。当前,海洋生物药物已在提取蛋白质及氨基酸、维生素、麻醉剂、抗菌素等方面取得进展。
以贝壳制造工艺品已在中国成为一种行业,一些珊瑚是很受欢迎的艺术品。海鸟粪含磷达20%,是极好的天然肥料。鲸油既可食用又是重要化工原料,抹香鲸头部的油是精密仪器的高级润滑油。海藻的提取物,特别是褐藻胶和琼胶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
开发和利用 19世纪及以前,渔业主要在陆地淡水、河口及海岸带进行。20世纪,海洋渔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800年世界水产品的产量约为 120万吨,1900年增长到400万吨,1938年为2100万吨(海洋水产品为1880万吨),1970年达到7080万吨(海洋水产品为6070万吨)。尔后,产量进入较稳定的阶段。
地理分布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表明:自1938年以来,世界各海区的海洋渔获量比例有了很大变化。首先被开发利用的是北半球(20°N以北)海域,该海域在1938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81%。以后,热带和南半球水域的渔获量迅速提高,由1938年的19%到1980年占总产量的46%(表1)。从近岸到深海各带区,则近岸区的渔获量大于其他各区,如1976年海洋生物资源有92%左右捕自仅占有世界海洋面积7.4%的大陆架海域(表2)。不同的海域类型渔获量也不同,上升流区的面积最小,但渔业产量却与沿岸区相等(表3)。这是由于以摄食浮游生物的鳀鱼等产量极高所致;大洋区面积占90%,鱼产量却极低,主要原因是该区生产金枪鱼等凶猛性大型鱼类,其食物链级次高达 5级,因而生态效率低。传统捕捞区在大西洋东北部,西北部和太平洋北部及中西部其面积仅占世界海洋总水体的20%左右,而捕捞量却占世界总渔获量的80%。
每个国家的海洋渔业产量也不同。如1980年,日本最高,为1042万吨;苏联次之,为947万吨;超过200万吨的,有中国、美国、智利、秘鲁、挪威、印度、南朝鲜、丹麦等国;超过 100万吨的,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墨西哥、朝鲜、冰岛、加拿大、西班牙、越南等国家。
各门类的状况
① 海洋鱼类资源。它是海洋生物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类,如1981年世界海洋渔业捕获量为6670万吨,鱼类为 5757万吨,占 89%。鱼类中以中上层种类为多,占鱼类捕获总量的70%左右。主要是鳀科(Engraulidae)、鲱科(Clupeidae)、鲭科(Scombridae)、鲹科(Carangidae)、竹刀鱼科 (Scomberesocidae)、胡瓜鱼科(Osmeridae)和金枪鱼科(Thunnidae)等的种类;底层鱼中,产量最大的是鳕科 (Gadidae),其次是鲆鲽类。
经济鱼类中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约10种。这10种中,除狭鳕(明太鱼;Theragra chalcogramma)、大西洋鳕(Gadus morhua)为底层或近底层种外,其余8种都是上层鱼类,它们是远东沙瑙鱼(Sardinops melanosticta)、沙瑙鱼(S.sagax)、毛鳞鱼(Mallotus villosus)、鲐(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智利竹鱼 (Trachu-rus murphi)、 秘鲁鳀(Engraulis rigens)、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大西洋鲱(Clupea hareugus)。在1981年,这10种鱼的产量占海洋鱼类产量的三分之一,可见它们在渔业上的重要地位。
从捕获鱼类的食物对象划分:以食海洋浮游生物的鱼类比例最大,约占75%(其中食浮游植物的鱼类约占19%);食海洋游泳生物的鱼类约占20%;食海洋底栖生物的鱼类约占4%;剩下的1%则食各种类群的生物。
海洋鱼类资源由于管理不当、利用不合理,有许多种的产量已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如狭鳕、大西洋鳕、大西洋毛鳞鱼、太平洋的鲐鱼和秘鲁鳀等。这说明世界传统鱼类的资源开发已经比较充分,有些种的开发已经过度,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要扩大鱼获量寄希望于发现和开发远洋、深海的鱼类资源。
② 海洋软体动物资源。是鱼类以外最重要的海洋动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世界海洋软体动物资源采捕量约为469万吨,占海洋渔业捕获量的7.0%。其中头足类(枪乌贼、乌贼和章鱼)的年产量约为 130~150 万吨。头足类在大洋中(甚至近海区)常有极大的数量,能够形成良好的渔场。但因对其种群结构及栖息移动规律了解较少,资源尚未很好开发利用,仍有较大潜力。自70年代后期以来,双壳类的产量增长很快,仅牡蛎、扇贝、贻贝的年总产量就约 200万吨,各种蛤类约120万吨。
③ 海洋甲壳动物资源。1981年其产量为 310万吨,在海洋渔业捕获量中仅占5%。但在经济上很重要,特别是对虾类(主要是对虾、新对虾、鹰爪虾等属)和其他游泳虾类(主要是褐虾和长额虾科),1980年的产量已达170万吨,比1976年的130万吨,增长三分之一。蟹类产量也稳步增长,1975年约为40万吨,1981年已超过80万吨。南极磷虾 (Euphausia superba)为主的浮游甲壳类每年约产45万吨,可望有大的增长。虾、蟹的市场价格超过鱼类的很多倍,是目前颇受重视的一个类群。由于它们的寿命短,再生力强,因而已成为人工增养殖的对象。
此外,鲸类的产量每年约 2万多头,也是不可忽视的海洋生物资源。但已捕捞过度,破坏严重。
中国海洋捕捞业历史悠久,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全国水产量每年只有50多万吨。50年代有了较大提高,达200万吨,60年代超过 200万吨,70年代增到350多万吨,但质量下降。渤海、黄海、东海的许多传统性捕捞对象(如真鲷、小黄鱼、大黄鱼、鳓鱼、鳕鱼、鲆鲽类等)资源已严重衰落,出现了与世界各海域传统渔场类似的情况。
潜力和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途径 对海洋中可利用的生物资源的潜力,科学家们的见解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有1~2亿吨,接近目前海洋渔获量的 2倍左右。2500米的海洋深处曾发现结群性的经济鱼类,说明大陆坡及更深处仍有一定数量的生物资源可为人类利用。估计水深200~2000米范围内,鱼类和非鱼类的可捕量约可达3000万吨。由于许多大型深海鱼类寿命较长,性成熟较晚,若过多捕捞同样会导致对资源的破坏。
传统性的渔业,主要是人类单方面的利用,未考虑对渔业资源进行系统地科学管理。海洋生物资源今后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①开发远洋(如南大洋)和深海的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首先是水深 200~2000米及更深处的,同时改革传统的捕捞方法。②开发海洋食物链级次较低的种类,如南极磷虾资源。③大力发展大陆架水域的养殖和增殖业,实现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