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造礁石珊瑚种类
1)  hermatypic coral species
造礁石珊瑚种类
2)  scleractinian corals
造礁石珊瑚
1.
PCR-RFLP analysis of large subunit rDNA of symbiotic dinoflagellates in scleractinian corals from Luhuitou fringing reef of Sanya, Hainan;
运用PCR-RFLP方法研究三亚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组成
2.
The symbiotic dinoflagellates in scleractinian corals are mostly belonging to the genus symbiodinium.
综述了虫黄藻的分类研究,其中与造礁石珊瑚共生的虫黄藻主要是共生藻属(Symbiodinium)的种类,重点概述了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特别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近况,并对未来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作了展望。
3)  scleractinian coral
造礁石珊瑚
1.
Low water temperature tolerance and responding mode of scleractinian corals in Sanya Bay
造礁石珊瑚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及响应模式
2.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in scleractinian coral-Symbiodinium symbiosis
造礁石珊瑚与其共生藻(Symbiodinium)共生研究进展
3.
Symbiotic algae in two scleractinian corals: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their response to elevated temperatures
两种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分子系统分类及其对水温升高的响应研究
4)  hermatypic coral community
造礁石珊瑚群落
1.
A tentative conclusion arrived at is that there is no simpl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stability in the hermatypic coral community, a.
基于对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动态的研究,讨论了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格局。
5)  reef coral
造礁珊瑚
1.
The reef coral skeleton s δ13C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indices in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changes.
造礁珊瑚骨骼δ~(13)C是记录环境变化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总结了其研究概况:(1)光合作用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参数如日照、云量等是影响珊瑚骨骼δ~(13)C的主要因素;(2)珊瑚骨骼δ~(13)C能揭示日照时数、ENSO等环境信息;(3)珊瑚骨骼δ~(13)C与δ~(18)O有正相关、负相关和无相关3种情况,可以解释相应的环境状况。
6)  ahermatypic coral
非造礁珊瑚
补充资料:《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


《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


  《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简称《种类表》。商检机构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法定检验的种类表,是《中华少、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重要配套法规,是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商检机构实施法定检验的依据之一。根据《商检法》的规定,国家商检局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制定、调整并公布《种类表》。确定《种类表》的原则,尽管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内容,一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即为了维护人、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保障国家和公民的财产安全,防止欺诈行为,对涉及上述几方面的重要商品均列入《种类表》;二是确保出口商品质量的原则,即对质量不稳定、国外反映强烈的商品,为促进其质量提高.列入《种类表分。这与关贸总协定以及技术贸易壁垒协议的有关规定是基本吻合的。对重点商品实施检验管理的制度在中国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这并非中国仅有,也非中国首创,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7世纪的法国,它是伴随国际贸易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被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许多国家都以立法形式确定它的地位,只是叫法上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经济发展时期,这种管理职能表现的作用和形式也不同。从本质上讲,实施《种类表》管理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是强制性的。中国自1949年以来,国家商检部门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多次调整《种类表》,为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保证质量、维护国家信誉,为保障社会安全卫生、防止欺诈行为、维护消费者利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行《种类表》是1 990年12月1日由国家商检局发布,1991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表内商品在分类上首次采用了国际卜正在推广使用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其中,进口商品部分共17类303种,出口商品部分共17类589种,合计892种。《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列入《种类表》的进出口商品,必须经过商检机构或者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列入表内的进口商品未经检验的,不准销售、使用;出口商品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出口。列入表内的商品进出口时,对外贸易关系人必须按商检机构规定的地点和要求办理报验。违反上述规定的,直接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列入《种类表》的进出口商品,凡属礼品、样品、非销售展品及其他非贸易物品,除国家另有规定或合同规定由商检机构检验出证外,一般免予法定检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