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ctinomyces strain
放线菌株
1.
Mycelia ground liquid of 4 actinomyces strains (No.
4个放线菌株(143号、36号、15号、179号)菌丝研磨液,选用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稻褐色杆腐病菌(Sclerotiumoryzae-satvae)、柚子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和稻黑粒病菌(Curvularialunata)作为供试病原菌,进行平板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个放线菌株的菌丝研磨液对供试病菌均有不同的抑制效果。
2) Streptomyces sp.CS
放线菌菌株CS
1.
New polyhydroxy derivative of cyclohexane produced by Streptomyces sp.CS,a commensal microbe of Maytenus hookeri;
云南美登木共生放线菌菌株CS产生的新多羟基环己烷衍生物(英文)
3) Streptomyces sp.3C
放线菌菌株3C
1.
Phenylpropanoids produced by Streptomyces sp.3C,a commensal microbe of Maytenus hookeri;
云南美登木共生放线菌菌株3C产生的苯丙素类化合物(英文)
4) Streptomyces sp.1B1
放线菌菌株1B1
1.
New angucycline antibiotic produced by Streptomyces sp.1B1,a commensal microbe of Maytenus hookeri Loes;
云南美登木共生放线菌菌株1B1产生的一个新的angucycline抗生素(英文)
5) Actinomycetes Strains F401
放线菌F401菌株
6) actinomycetes strain B1
放线菌B1菌株
1.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potential appliance of an antagonistic actinomycetes strain B1 for bio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the fungistatic and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of this strain was determined by confronting incubation on PDA plates, control tests on detached leaves and fruits in vitro and control on potted plants in greenhouse.
为明确放线菌B1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离体叶片和果实及温室盆栽苗测定其抑菌作用,通过多相分类法研究其分类地位,并且采用单因子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该菌株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
补充资料:放线菌科
放线菌目的1科。下分6属,有些属中有一些著名的寄生放线菌,引起人和动物的放线菌病。有些属种是土壤腐生菌。通常在生长初期有雏形菌丝体,然后迅速断裂为类白喉杆菌和球菌状的细胞;有的仅为具分枝的杆菌或长菌丝;无气生菌丝,无孢子;革兰氏染色阳性;不抗酸;不能运动;大部分嫌气或兼性嫌气,少数好气或兼性好气;大多为发酵型,少数为氧化型。
放线菌属 雏形菌丝体在18~24小时的微菌落内特别明显。细胞为有分枝的菌丝到类白喉杆菌,末端圆形或棒状。大部嫌气或兼性嫌气。一般二氧化碳能促进生长。各个种都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中产酸、不产气。葡萄糖发酵终产物通常为醋酸、蚁酸、乳酸和琥珀酸。绝无丙酸。
细胞壁组份有两个粘肽模式,即赖氨酸和鸟氨酸(Ⅴ型)和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Ⅵ型)为特征性组分。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衣氏放线菌为60%;牛型放线菌为63%;腐质生放线菌为73%。后一种为土壤腐生菌,其他多为口腔腐生菌,常为人和动物的致病菌。本属代表种为牛型放线菌。
蛛菌属 雏形菌丝体断裂成不规则的杆状体,可能呈 V、Y和T型。有时有膨大的球形细胞;嫌气生长较好,好气条件下也能生长,不需要二氧化碳;葡萄糖发酵主要终产物为丙酸和醋酸,还有少量的琥珀酸、蚁酸和内消旋乳酸;细胞壁含天冬氨酸、甘氨酸、LL-二氨基庚二酸以及半乳糖等;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64%~65%。本属仅1种,有致病性。
罗氏菌属 雏形菌丝体迅速断裂为杆菌和类球菌;在好气和微好气条件下生长良好;葡萄糖发酵主要产生乳酸和少量的醋酸、蚁酸、琥珀酸;细胞壁含赖氨酸以及果糖、半乳糖、葡萄糖、核糖醇;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65.4%~69.7%。本属只有龋齿罗氏菌1种,营养要求严格,需要有机氮。可能有致病性。
壤霉菌属 雏形菌丝体断裂为类白喉杆菌和类球菌,接触酶阴性;微好气至好气;对溶菌酶敏感;从各种糖糖化产酸;营养要求苛刻,主要需要有机氮。细胞壁Ⅶ型,主要含赖氨酸、甘氨酸、2.4氨基丁酸以及鼠李糖等。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70.9~71.9%。本属只有枝杈壤霉菌1种。土壤腐生菌对小鼠无致病性。
两歧杆菌属 规则和不规则的有分枝杆菌,棒状膨大或末端尖细,两歧分枝呈Y或V型;葡萄糖发酸产生乳酸和醋酸(1∶2);通常接触酶阴性;常见于人的肠道、阴道或口腔,牛羊瘤胃、蜜蜂肠道或动物的粪中;嫌气生长。细胞壁含赖氨酸以及半乳糖和葡萄糖。DNA 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 57.2~64.2%。本属代表种为双杈两歧杆菌。
线杆菌属 长丝状体,一端特征性地与一杆菌相连接;丝状体断裂形成杆状体;在好气和酸性条件下有两歧分枝并形成微菌落。大部菌株好气至兼性嫌气,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可能产气,终产物为丙酸、醋酸、蚁酸、乳酸及乙酰甲基甲醇。细胞壁含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以及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本属只马氏线杆菌1种,为口腔中的正常微生物。
放线菌属 雏形菌丝体在18~24小时的微菌落内特别明显。细胞为有分枝的菌丝到类白喉杆菌,末端圆形或棒状。大部嫌气或兼性嫌气。一般二氧化碳能促进生长。各个种都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中产酸、不产气。葡萄糖发酵终产物通常为醋酸、蚁酸、乳酸和琥珀酸。绝无丙酸。
细胞壁组份有两个粘肽模式,即赖氨酸和鸟氨酸(Ⅴ型)和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Ⅵ型)为特征性组分。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衣氏放线菌为60%;牛型放线菌为63%;腐质生放线菌为73%。后一种为土壤腐生菌,其他多为口腔腐生菌,常为人和动物的致病菌。本属代表种为牛型放线菌。
蛛菌属 雏形菌丝体断裂成不规则的杆状体,可能呈 V、Y和T型。有时有膨大的球形细胞;嫌气生长较好,好气条件下也能生长,不需要二氧化碳;葡萄糖发酵主要终产物为丙酸和醋酸,还有少量的琥珀酸、蚁酸和内消旋乳酸;细胞壁含天冬氨酸、甘氨酸、LL-二氨基庚二酸以及半乳糖等;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64%~65%。本属仅1种,有致病性。
罗氏菌属 雏形菌丝体迅速断裂为杆菌和类球菌;在好气和微好气条件下生长良好;葡萄糖发酵主要产生乳酸和少量的醋酸、蚁酸、琥珀酸;细胞壁含赖氨酸以及果糖、半乳糖、葡萄糖、核糖醇;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65.4%~69.7%。本属只有龋齿罗氏菌1种,营养要求严格,需要有机氮。可能有致病性。
壤霉菌属 雏形菌丝体断裂为类白喉杆菌和类球菌,接触酶阴性;微好气至好气;对溶菌酶敏感;从各种糖糖化产酸;营养要求苛刻,主要需要有机氮。细胞壁Ⅶ型,主要含赖氨酸、甘氨酸、2.4氨基丁酸以及鼠李糖等。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70.9~71.9%。本属只有枝杈壤霉菌1种。土壤腐生菌对小鼠无致病性。
两歧杆菌属 规则和不规则的有分枝杆菌,棒状膨大或末端尖细,两歧分枝呈Y或V型;葡萄糖发酸产生乳酸和醋酸(1∶2);通常接触酶阴性;常见于人的肠道、阴道或口腔,牛羊瘤胃、蜜蜂肠道或动物的粪中;嫌气生长。细胞壁含赖氨酸以及半乳糖和葡萄糖。DNA 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 57.2~64.2%。本属代表种为双杈两歧杆菌。
线杆菌属 长丝状体,一端特征性地与一杆菌相连接;丝状体断裂形成杆状体;在好气和酸性条件下有两歧分枝并形成微菌落。大部菌株好气至兼性嫌气,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可能产气,终产物为丙酸、醋酸、蚁酸、乳酸及乙酰甲基甲醇。细胞壁含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以及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本属只马氏线杆菌1种,为口腔中的正常微生物。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