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M and SPOT satellite data
TM、SPOT卫星数据
1.
Through the study of TM and SPOT satellite data using some software such as ERDAS and ENVI,it can produce resource investigation satellite image,reduce cost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通过应用ERDAS、ENYI遥感软件对TM、SPOT卫星数据的研究,实现资源调查卫片自主生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 SPOT satellite
SPOT卫星
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ometric characters and imaging theory of SPOT satellites and discusses the geometric correction of SPOT5 simages based on collinearity equations with ground control points.
根据SPOT卫星的成像原理和特点,讨论了对SPOT5卫星影像按共线方程法进行有控制点的几何纠正的方法,经对关中、陕北和陕南三种地形的影像纠正结果进行对比检验,证明了该方法精度达到了较高水平。
3) SPOT satellite image
SPOT卫星影像
1.
Application of SPOT satellite images in the study of the regional geology of the Dur'ngoi copper district;
SPOT卫星影像在德尔尼铜矿区域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2.
Analysis and Plant Studies of Landscape Structural of Huangshi Urban Greenland System Based-on SPOT Satellite Image;
基于SPOT卫星影像的黄石城市绿地结构分析与规划研究
4) SPOT
[英][spɔt] [美][spɑt]
SPOT数据
1.
Estimating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from SPOT Image: A Case Study in Danshuihe,Taiwan;
运用SPOT数据进行河流水体悬浮固体浓度的研究——以台湾淡水河为例
6) satellite data
卫星数据
1.
The Exploitation of Satellite Data Management System;
卫星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
2.
A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calculate air-sea CO2 fluxes in the Southern Ocean using satellite data by referring to the previous achievements on the air-sea CO2 fluxes estimation in the open ocean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past twenty years in Chinese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
本文简述了南大洋在全球碳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极地海域海洋CO2通量现场实测数据调查的局限性和存在问题,借鉴国外学者在大洋利用卫星数据估算海-气CO2通量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在南极积累的二十多年的大洋考察资料,展望我国在南大洋进行相关碳通量估算的研究前景。
3.
The paper reports some of results through taking ground measurements and analyzing satellite data of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文章阐述了实地测量和利用卫星数据,以及分析青藏高原太阳紫外线的部分结果。
补充资料: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
转发地球站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跟踪、遥控信息和转发航天器发回地面的数据的通信卫星(图1 )。高频段电波的直线传播特性和地球曲率的影响,使测控站跟踪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轨道弧段和通信时间受到限制,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相当于把地面上的测控站升高到了地球静止卫星轨道高度,一颗卫星就能观测到大部分在近地空域内飞行的航天器,两颗卫星组网就能基本上覆盖整个中、低轨道的空域。因此由两颗卫星和一个测控站所组成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可以取代配置在世界各地由许多测控站构成的航天测控网。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的主要用途是:
① 跟踪、测定中、低轨道卫星:为了尽可能多地覆盖地球表面和获得较高的地面分辨能力,许多卫星都采用倾角大、高度低的轨道。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几乎能对中、低轨道卫星进行连续跟踪,通过转发它们与测控站之间的测距和多普勒频移信息实现对这些卫星轨道的精确测定。
② 为对地观测卫星实时转发遥感、遥测数据:气象、海洋、测地和资源等对地观测卫星在飞经未设地球站的上空时,把遥感、遥测信息暂时存贮在记录器里,而在飞经地球站时再转发。这种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能实时地把大量的遥感和遥测数据转发回地面。
③ 承担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中继业务:地面上的航天测控网(见航天测控和数据采集网)平均仅能覆盖15%的近地轨道,航天员与地面上的航天控制中心直接通话和实时传输数据的时间有限。两颗适当配置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能使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在全部飞行的85%时间内保持与地面联系。
④ 满足军事特殊需要:以往各类军用的通信、导航、气象、侦察、监视和预警等卫星的地面航天控制中心,常须通过一系列地球站和民用通信网进行跟踪、测控和数据传输。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可以摆脱对绝大多数地球站的依赖,而自成一独立的专用系统,更有效地为军事服务。
1983年4月,美国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发射了第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图2 ),它是现代最大的通信卫星,也是首次在一颗卫星上同时采用S、C和 Ku3个频段的通信卫星。卫星重2吨多,太阳电池翼伸开后,翼展达17.4米,横向跨度为13米。卫星工作10年后,太阳电池阵仍可提供1850瓦功率。星体采用三轴姿态控制稳定方式(见航天器姿态控制)。卫星上装有 7副不同类型的天线。两副直径 4.9米抛物面天线在卫星发射过程中收拢成筒状,入轨后通过机械螺杆控制撑开呈伞形,每个天线有两副馈源,分别用于S和Ku频段的跟踪和数据中继。一副直径为 2米的抛物面天线用于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的Ku频段双向通信。这3副天线均装在精密的万向架上,由地面指令控制,能自动跟踪其他航天器,指向精度达0.06°。星体中部是30个螺旋组成的 S频段相控阵天线,用作多址通信。还有一副直径1.12米的Ku频段抛物面天线和一副C频段铲形天线,用于美国国内通信。Ku、S频段转发器能提供的通信容量有20个S频段多址信道,2个S频段单址信道和2个Ku频段单址信道。此外,12个C频段转发器可传输电话、电视和数据等。
① 跟踪、测定中、低轨道卫星:为了尽可能多地覆盖地球表面和获得较高的地面分辨能力,许多卫星都采用倾角大、高度低的轨道。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几乎能对中、低轨道卫星进行连续跟踪,通过转发它们与测控站之间的测距和多普勒频移信息实现对这些卫星轨道的精确测定。
② 为对地观测卫星实时转发遥感、遥测数据:气象、海洋、测地和资源等对地观测卫星在飞经未设地球站的上空时,把遥感、遥测信息暂时存贮在记录器里,而在飞经地球站时再转发。这种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能实时地把大量的遥感和遥测数据转发回地面。
③ 承担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中继业务:地面上的航天测控网(见航天测控和数据采集网)平均仅能覆盖15%的近地轨道,航天员与地面上的航天控制中心直接通话和实时传输数据的时间有限。两颗适当配置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能使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在全部飞行的85%时间内保持与地面联系。
④ 满足军事特殊需要:以往各类军用的通信、导航、气象、侦察、监视和预警等卫星的地面航天控制中心,常须通过一系列地球站和民用通信网进行跟踪、测控和数据传输。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可以摆脱对绝大多数地球站的依赖,而自成一独立的专用系统,更有效地为军事服务。
1983年4月,美国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发射了第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图2 ),它是现代最大的通信卫星,也是首次在一颗卫星上同时采用S、C和 Ku3个频段的通信卫星。卫星重2吨多,太阳电池翼伸开后,翼展达17.4米,横向跨度为13米。卫星工作10年后,太阳电池阵仍可提供1850瓦功率。星体采用三轴姿态控制稳定方式(见航天器姿态控制)。卫星上装有 7副不同类型的天线。两副直径 4.9米抛物面天线在卫星发射过程中收拢成筒状,入轨后通过机械螺杆控制撑开呈伞形,每个天线有两副馈源,分别用于S和Ku频段的跟踪和数据中继。一副直径为 2米的抛物面天线用于对卫星通信地球站的Ku频段双向通信。这3副天线均装在精密的万向架上,由地面指令控制,能自动跟踪其他航天器,指向精度达0.06°。星体中部是30个螺旋组成的 S频段相控阵天线,用作多址通信。还有一副直径1.12米的Ku频段抛物面天线和一副C频段铲形天线,用于美国国内通信。Ku、S频段转发器能提供的通信容量有20个S频段多址信道,2个S频段单址信道和2个Ku频段单址信道。此外,12个C频段转发器可传输电话、电视和数据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