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tozoan community diversity index
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
3) Total diversity index of communities
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
4) biodiversity index
生物多样性指数
1.
The biodiversity index was slightly lower in the OTC than in the CK.
群落各种群高度、密度和重要值增加、减少或无影响,生物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群落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2.
In this paper,the two important functions of Excel were firstly presented for calculating the biodiversity index;Then how to calculate parameters on biodiversity was described by the example in Excel;At last,the advantage of Excel was indicated in ecological statistical evaluation.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Excel中用于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的两个重要函数;然后举实例介绍了在Excel中如何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最后指出了Excel在生态学统计计算中的优越性。
5) biodiversity indices
生物多样性指数
1.
Nine biodiversity indice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phytoplankton data were studied for their usefulness for eutrophication studies in landscaping water body.
采用微宇宙培养法,模拟微污染景观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研究其浮游藻类演替状况及生物多样性指数。
6)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1.
Objective:The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of three artificial lake(Yueya Lake,Niujiao Lake,Nanhu Lake)of Mudanjiang urban district were stuied.
目的:探讨牡丹江市区三个人工湖(月牙湖、牛角湖、南湖)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补充资料:海洋原生动物
体型微小的单细胞(包括由单细胞聚集成的群体)海洋动物。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其个体最小的约1微米,最大的为数厘米;一般都十分微小,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单细胞个体的原生质中通常具有细胞核、食物泡,有的种类具有纤毛或鞭毛。"原生动物(Protozoa)"一词由Protos(意为原始的)和zoon(指动物)组合而成,最初由G.A.哥尔德富斯于1817年提出,1845年德国 C.T.E.von西博尔德首先下了确切的定义。
研究简史 荷兰 A.van列文虎克于1674年在荷兰沿岸海域中最先发现原生动物。德国C.G.爱伦贝格于1840年首次观察到活的硅质鞭毛虫。但直到20世纪初,才对海洋原生动物的种类和分布做大量的调查、描述工作。20世纪中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海洋原生动物。中国学者对沿海的有孔虫、东海和南海的放射虫、厦门和海南岛海域的腰鞭毛虫,均有研究和报道。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海洋原生动物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1981年 5月在法国尼斯召开的海洋浮游原生动物和微型浮游动物生态学会议,讨论了海洋原生动物的营养动态、种群动态、共生关系、功能动力(运动、生殖和生长等),以及它们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所起的作用等。
主要类群 原生动物种数繁多,数量巨大。已知有65000多种,现生种约占一半,其中多数为海洋种类。
海洋原生动物分布广泛,从赤道热带海域到两极寒冷水域都有分布。大多数属于大洋性浮游生物,集中在食物丰富的海洋表层至水深 100米处;也有很多底栖种类。多数营自由生活,少数为寄生生活,在不利环境下一般会形成孢囊。
按传统观点,原生动物是一个门。1980年国际原生动物学家协会的分类和进化委员会将原生动物提为亚界,下分 7个门。有的学者还根据生物体内某些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对一些原生动物进行分类。
海洋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为有孔虫(Foraminifera)、放射虫(Radiolaria)、腰鞭毛虫(Dinoflagellata)、丁丁虫(Tintinnida)和硅质鞭毛虫(Silicoflagellata)。
有孔虫 一般具自身分泌的特丁质(tectin)、钙质或硅质外壳,亦可胶结外界的物质形成外壳。壳由单房室或多房室组成,壳体一般小于 1毫米,极少数可达数厘米。颗粒状的粒网伪足从口孔或壁孔伸出,经反复分枝、愈合,形成网状,有运动、摄食、消化和建造外壳等作用。主要食物为硅藻,亦兼食其他有机物(如菌类、植鞭毛藻、纤毛虫、甲壳类幼虫和线虫等),个别种摄食砂粒。它们也被其他生物所食,因而成为海洋食物链的一个环节。有孔虫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有性生殖的种类,一般具有类似低等植物的世代交替现象,即无性的双倍体世代与有性的单倍体世代交替。这种特殊的世代交替生殖方式有别于所有其他动物的世代交替方式。生殖后的母体,原生质耗尽,生命终止,仅剩空壳。
有孔虫主要生活于正常海洋环境,分布甚广,从潮间带到深海盆,从北极到南极海域都有。大多数种类(约4000多种)生活在海底沉积物表层至数厘米内,少数固着于海草或其他物体上生活,统称为底栖有孔虫。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在水深不超过 200米的陆架区最多,迤向深海递减。它们对环境的反应相当敏感,不少种有明显的深度分布范围,根据它们的分布趋势可以划出各个不同的深度带,因而有孔虫是很好的海深指示生物。
少数种类(约40种)随海流移动,称为浮游有孔虫。它们绝大多数出现于正常盐度的大洋中,少数几种能生存在盐度较低的海水中。一般说,它们的数量随深度而增多。大洋中数量尤多,其沉降到海底的空壳要占沉积物的30%以上,组成有孔虫软泥,是海洋沉积生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对温度的适应性,有孔虫可分暖水种和冷水种两大类群。南、北极海域有3~4个冷水种,数量最多的为厚壳方球虫(Globoquadrina pachyderma)和泡抱球虫(Globigerina bulloides)两个种, 它们的数量向低纬度递减;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数量多的种类有敏纳圆辐虫(Globorotilia menardii)、 袋拟抱球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等,其数量向高纬度递减以至绝迹。根据各类有孔虫出现数量最多的区域,可将世界大洋的浮游有孔虫划分为 5个组合。这些组合的界线与地球的温度带界线和大洋环流的界线基本吻合。
有孔虫从寒武纪(距今5.7亿年前~5亿年前)到现代均有发现,历时5亿多年,已记载的约有34000多种,占已知原生动物种数的半数以上。其中现生的约有4600种,如抱环虫(Spiroloculina)、编织虫 (Textularia)、企虫(Elphidium)(图1)。
放射虫 大小由数微米到数厘米,单体或群体,常呈球状。细胞质由囊膜分为内、外两部分,囊膜上有穿孔,细胞质可由孔中通过。囊内有内质、细胞核、油滴、结晶体和凝块,以及共生的虫黄藻;囊外为外质层,有各种形状的伪足(如粒网伪足和轴足)。某些种类还有肌纤丝,可使身体膨胀或收缩,以在水中沉浮。绝大部分放射虫都有骨骼,骨骼形式繁多,有放射形、同心形、介壳形以及其他形状。骨骼结构的形式是放射虫分类的重要依据。除等幅骨虫的骨骼是由硫酸锶或由钙铝的硅酸盐组成外,大部分都是硅质。
放射虫仅生活于海洋,为大洋性浮游生物,遍布世界各个海域的不同深度,大多数分布在热带海区和大洋环流中。大部分种类分布在离岸较远的海域,愈接近黑潮和湾流区,种类和数量愈多;近岸分布很少,甚至没有。中国沿海有 400多种,如四门孔虫(Tetrapyle)(图2)。放射虫的现生种与化石种目前记录共约7180种,分为等幅骨虫类、多囊虫类、稀孔虫类和捧矛虫类。在原生动物中,其数量仅次于有孔虫,死亡后的残骸沉降到海底形成放射虫软泥等。
腰鞭毛虫 具鞭毛的单细胞生物。大小由5微米到 2毫米,有一个较大的细胞核,一个或多个呈棕黄色的叶绿体,因而植物学家将其列为藻类。如夜光虫(Noctiluca),又被称为夜光藻;铠角虫(Ceratium),又被称为角藻。鞭毛两根(一纵一横),自细胞壁的鞭毛孔生出,鞭毛的运动方式成为分类的重要依据。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的双分裂。大部分腰鞭毛虫营自由生活,少数属共生。具绿色色素体的腰鞭毛虫是自养,缺绿色色素体者为异养,少数种类为吞噬营养。现生种约有1000多种(图3)。
海洋腰鞭毛虫可分为两个主要生态类型:大洋型和浅海型。大洋型种类个体常较大,并能在营养十分缺乏的情况下生长,它们的丰度呈季节性地波动,通常在晚春或夏季达到最高峰,产生赤潮。在海洋生物初级生产者中,海洋腰鞭毛虫的数量仅次于浮游植物的硅藻,在海洋食物链中是一个重要角色,成为较大的原生动物(有孔虫等)的饵料。
丁丁虫 体表遍生细纤短毛,靠纤毛的波动得以运动。具一铠壳,壳为胶质,除用来保护身体柔软组织外,还可作为浮游器官,并在移动时指引方向。运动时口端向后,类似枪乌贼那样。个体大小可由20微米到1000微米,通常在100~200微米之间。已知约有1200种,现生种为 840种,其中海洋种类约占40%,如类铃虫(Codo-nellopsis)。丁丁虫是海洋微型浮游动物的一个主要成员,可生活在各大洋和沿海水域,绝大部分种类栖息在真光层上部。它们以细菌、藻类、腰鞭毛虫和小型纤毛虫为食,又是较大的浮游动物(如被囊类)的饵料。
硅质鞭毛虫 为海洋浮游生物中分泌硅质骨骼的小鞭毛虫类。个体小,直径一般为20~50微米。具黄绿色的色素体,能营光合作用,属自养生物,因而植物学家将其列入藻类,称为硅鞭藻。体内有一无色圆形至卵圆形的细胞核,原生质透明清晰。外层中骨骼弯角处伸出伪足,虫体前端伸出单根鞭毛。骨骼一般为小管状,呈放射对称。现生约有58种,如格棘虫(Dictyocha)(图4)。
意义 ①海洋原生动物繁殖率很高,是其他动物的理想食料。许多种类能通过培养,作为饵料。它们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在浮游生物营养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有孔虫和放射虫等类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降到海底,形成生物沉积物,可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有人认为,海洋原生动物的大量出现和沉积是形成石油的原因之一。③海洋原生动物可作为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研究的很好的实验材料。
参考书目
B.U.Hag, A. Boersma, Introduction to MarineMicropaleontology, American Elsevier,New York,1978.
研究简史 荷兰 A.van列文虎克于1674年在荷兰沿岸海域中最先发现原生动物。德国C.G.爱伦贝格于1840年首次观察到活的硅质鞭毛虫。但直到20世纪初,才对海洋原生动物的种类和分布做大量的调查、描述工作。20世纪中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海洋原生动物。中国学者对沿海的有孔虫、东海和南海的放射虫、厦门和海南岛海域的腰鞭毛虫,均有研究和报道。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海洋原生动物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1981年 5月在法国尼斯召开的海洋浮游原生动物和微型浮游动物生态学会议,讨论了海洋原生动物的营养动态、种群动态、共生关系、功能动力(运动、生殖和生长等),以及它们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所起的作用等。
主要类群 原生动物种数繁多,数量巨大。已知有65000多种,现生种约占一半,其中多数为海洋种类。
海洋原生动物分布广泛,从赤道热带海域到两极寒冷水域都有分布。大多数属于大洋性浮游生物,集中在食物丰富的海洋表层至水深 100米处;也有很多底栖种类。多数营自由生活,少数为寄生生活,在不利环境下一般会形成孢囊。
按传统观点,原生动物是一个门。1980年国际原生动物学家协会的分类和进化委员会将原生动物提为亚界,下分 7个门。有的学者还根据生物体内某些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对一些原生动物进行分类。
海洋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为有孔虫(Foraminifera)、放射虫(Radiolaria)、腰鞭毛虫(Dinoflagellata)、丁丁虫(Tintinnida)和硅质鞭毛虫(Silicoflagellata)。
有孔虫 一般具自身分泌的特丁质(tectin)、钙质或硅质外壳,亦可胶结外界的物质形成外壳。壳由单房室或多房室组成,壳体一般小于 1毫米,极少数可达数厘米。颗粒状的粒网伪足从口孔或壁孔伸出,经反复分枝、愈合,形成网状,有运动、摄食、消化和建造外壳等作用。主要食物为硅藻,亦兼食其他有机物(如菌类、植鞭毛藻、纤毛虫、甲壳类幼虫和线虫等),个别种摄食砂粒。它们也被其他生物所食,因而成为海洋食物链的一个环节。有孔虫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有性生殖的种类,一般具有类似低等植物的世代交替现象,即无性的双倍体世代与有性的单倍体世代交替。这种特殊的世代交替生殖方式有别于所有其他动物的世代交替方式。生殖后的母体,原生质耗尽,生命终止,仅剩空壳。
有孔虫主要生活于正常海洋环境,分布甚广,从潮间带到深海盆,从北极到南极海域都有。大多数种类(约4000多种)生活在海底沉积物表层至数厘米内,少数固着于海草或其他物体上生活,统称为底栖有孔虫。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在水深不超过 200米的陆架区最多,迤向深海递减。它们对环境的反应相当敏感,不少种有明显的深度分布范围,根据它们的分布趋势可以划出各个不同的深度带,因而有孔虫是很好的海深指示生物。
少数种类(约40种)随海流移动,称为浮游有孔虫。它们绝大多数出现于正常盐度的大洋中,少数几种能生存在盐度较低的海水中。一般说,它们的数量随深度而增多。大洋中数量尤多,其沉降到海底的空壳要占沉积物的30%以上,组成有孔虫软泥,是海洋沉积生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对温度的适应性,有孔虫可分暖水种和冷水种两大类群。南、北极海域有3~4个冷水种,数量最多的为厚壳方球虫(Globoquadrina pachyderma)和泡抱球虫(Globigerina bulloides)两个种, 它们的数量向低纬度递减;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数量多的种类有敏纳圆辐虫(Globorotilia menardii)、 袋拟抱球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等,其数量向高纬度递减以至绝迹。根据各类有孔虫出现数量最多的区域,可将世界大洋的浮游有孔虫划分为 5个组合。这些组合的界线与地球的温度带界线和大洋环流的界线基本吻合。
有孔虫从寒武纪(距今5.7亿年前~5亿年前)到现代均有发现,历时5亿多年,已记载的约有34000多种,占已知原生动物种数的半数以上。其中现生的约有4600种,如抱环虫(Spiroloculina)、编织虫 (Textularia)、企虫(Elphidium)(图1)。
放射虫 大小由数微米到数厘米,单体或群体,常呈球状。细胞质由囊膜分为内、外两部分,囊膜上有穿孔,细胞质可由孔中通过。囊内有内质、细胞核、油滴、结晶体和凝块,以及共生的虫黄藻;囊外为外质层,有各种形状的伪足(如粒网伪足和轴足)。某些种类还有肌纤丝,可使身体膨胀或收缩,以在水中沉浮。绝大部分放射虫都有骨骼,骨骼形式繁多,有放射形、同心形、介壳形以及其他形状。骨骼结构的形式是放射虫分类的重要依据。除等幅骨虫的骨骼是由硫酸锶或由钙铝的硅酸盐组成外,大部分都是硅质。
放射虫仅生活于海洋,为大洋性浮游生物,遍布世界各个海域的不同深度,大多数分布在热带海区和大洋环流中。大部分种类分布在离岸较远的海域,愈接近黑潮和湾流区,种类和数量愈多;近岸分布很少,甚至没有。中国沿海有 400多种,如四门孔虫(Tetrapyle)(图2)。放射虫的现生种与化石种目前记录共约7180种,分为等幅骨虫类、多囊虫类、稀孔虫类和捧矛虫类。在原生动物中,其数量仅次于有孔虫,死亡后的残骸沉降到海底形成放射虫软泥等。
腰鞭毛虫 具鞭毛的单细胞生物。大小由5微米到 2毫米,有一个较大的细胞核,一个或多个呈棕黄色的叶绿体,因而植物学家将其列为藻类。如夜光虫(Noctiluca),又被称为夜光藻;铠角虫(Ceratium),又被称为角藻。鞭毛两根(一纵一横),自细胞壁的鞭毛孔生出,鞭毛的运动方式成为分类的重要依据。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的双分裂。大部分腰鞭毛虫营自由生活,少数属共生。具绿色色素体的腰鞭毛虫是自养,缺绿色色素体者为异养,少数种类为吞噬营养。现生种约有1000多种(图3)。
海洋腰鞭毛虫可分为两个主要生态类型:大洋型和浅海型。大洋型种类个体常较大,并能在营养十分缺乏的情况下生长,它们的丰度呈季节性地波动,通常在晚春或夏季达到最高峰,产生赤潮。在海洋生物初级生产者中,海洋腰鞭毛虫的数量仅次于浮游植物的硅藻,在海洋食物链中是一个重要角色,成为较大的原生动物(有孔虫等)的饵料。
丁丁虫 体表遍生细纤短毛,靠纤毛的波动得以运动。具一铠壳,壳为胶质,除用来保护身体柔软组织外,还可作为浮游器官,并在移动时指引方向。运动时口端向后,类似枪乌贼那样。个体大小可由20微米到1000微米,通常在100~200微米之间。已知约有1200种,现生种为 840种,其中海洋种类约占40%,如类铃虫(Codo-nellopsis)。丁丁虫是海洋微型浮游动物的一个主要成员,可生活在各大洋和沿海水域,绝大部分种类栖息在真光层上部。它们以细菌、藻类、腰鞭毛虫和小型纤毛虫为食,又是较大的浮游动物(如被囊类)的饵料。
硅质鞭毛虫 为海洋浮游生物中分泌硅质骨骼的小鞭毛虫类。个体小,直径一般为20~50微米。具黄绿色的色素体,能营光合作用,属自养生物,因而植物学家将其列入藻类,称为硅鞭藻。体内有一无色圆形至卵圆形的细胞核,原生质透明清晰。外层中骨骼弯角处伸出伪足,虫体前端伸出单根鞭毛。骨骼一般为小管状,呈放射对称。现生约有58种,如格棘虫(Dictyocha)(图4)。
意义 ①海洋原生动物繁殖率很高,是其他动物的理想食料。许多种类能通过培养,作为饵料。它们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在浮游生物营养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有孔虫和放射虫等类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降到海底,形成生物沉积物,可作为地层划分的依据。有人认为,海洋原生动物的大量出现和沉积是形成石油的原因之一。③海洋原生动物可作为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研究的很好的实验材料。
参考书目
B.U.Hag, A. Boersma, Introduction to MarineMicropaleontology, American Elsevier,New York,197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