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itrogen-phosphorus application rate
氮磷肥施用量
2) the utilized amou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施氮磷肥量
3) Nitrogen and phosphate application rate
氮、磷肥用量
4) nitrogen dosage
氮肥施用量
1.
The effect of nitrogen dosage on starch content and key enzyme activity in composing starch in kernels of spring maize was studied.
以不同品种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子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6) N and P fertilizer-applied
施氮磷肥
补充资料:怎样合理施用磷肥
磷是植物细胞核的重要成分,它对细胞分裂和植物各器官组织的分化发育特别是开花结实具有重要作用,是植物体内生理代谢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磷在植物体内主要集中在植物的种子中,种子中贮备较多的磷,从而有利于幼苗初期的健康生长。磷对提高植物的抗药性、抗寒性和抗旱能力也有良好的作用。磷还具有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特别是促进侧根和细根的发育。
由于磷对植物有着多方面的作用,所以大多数花卉缺磷时叶色暗绿,植株生长受阻。为了更好地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必须正确合理施用磷肥,具体操作如下:
1.苗期施磷:农作物的苗期吸收磷最快,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
2.筛细施磷: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的吸收。
3.集中施磷: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或根系周围或将磷与泥土调成泥浆为花卉苗木蘸根之用,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抗逆性。
4.磷、有机肥混施:特别是钙镁磷肥必须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植物能利用的有效磷,由于磷肥混合在有机肥中,可减少与土壤的接触,从而提高磷肥的肥效。
5.分层施磷:由于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所以在底层和浅表层都要施用磷肥。一般亩施10公斤。
6.氮、磷混用:氮肥、磷肥混合施用,可平衡养分,促进作物根系下扎,为花卉苗木生长茂盛打下基础。
7.根外喷施:植物到了生长的后期,根系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常造成缺磷。这时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钾喷施在叶片上,使磷通过叶片上的孔或角质层进入植物体中。花卉可用1%至3%的浓度,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喷施。
8.适量喷磷:磷肥肥效长,基肥一次可用2至3茬作物,一般不必每茬作物都施磷肥,所以1至2年基肥施一次磷肥即可。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植物、土壤肥力计算适用量,保证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平衡。
9.因土壤施磷:磷肥如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适宜在中性、碱性土壤施用,而钙镁磷肥最好用在偏酸性土壤中施用。
10.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草木灰、石灰等均为碱性物质,若与磷肥混合使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一般应隔7至10天再施用。(来源:中国花卉报2003-03-11)
由于磷对植物有着多方面的作用,所以大多数花卉缺磷时叶色暗绿,植株生长受阻。为了更好地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必须正确合理施用磷肥,具体操作如下:
1.苗期施磷:农作物的苗期吸收磷最快,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
2.筛细施磷: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的吸收。
3.集中施磷: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或根系周围或将磷与泥土调成泥浆为花卉苗木蘸根之用,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抗逆性。
4.磷、有机肥混施:特别是钙镁磷肥必须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植物能利用的有效磷,由于磷肥混合在有机肥中,可减少与土壤的接触,从而提高磷肥的肥效。
5.分层施磷:由于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所以在底层和浅表层都要施用磷肥。一般亩施10公斤。
6.氮、磷混用:氮肥、磷肥混合施用,可平衡养分,促进作物根系下扎,为花卉苗木生长茂盛打下基础。
7.根外喷施:植物到了生长的后期,根系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常造成缺磷。这时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钾喷施在叶片上,使磷通过叶片上的孔或角质层进入植物体中。花卉可用1%至3%的浓度,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喷施。
8.适量喷磷:磷肥肥效长,基肥一次可用2至3茬作物,一般不必每茬作物都施磷肥,所以1至2年基肥施一次磷肥即可。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植物、土壤肥力计算适用量,保证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平衡。
9.因土壤施磷:磷肥如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适宜在中性、碱性土壤施用,而钙镁磷肥最好用在偏酸性土壤中施用。
10.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草木灰、石灰等均为碱性物质,若与磷肥混合使用,会使磷肥的有效性显著降低,一般应隔7至10天再施用。(来源:中国花卉报2003-03-1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