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大比例尺土壤调查
1)  large scale soil investigation
大比例尺土壤调查
2)  large scale soil map
大比例尺土壤图
3)  small scale soil map
小比例尺土壤图
4)  large scale
大比例尺
1.
Application of large scale digital imaging system in mine terrain survey;
大比例尺数字成图系统在矿山地形测量的应用
2.
The develop tendency of large scale digital mapping;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发展趋势
3.
Digital mapping of large scale map for GIS;
面向GIS的大比例尺测图
5)  large-scale [英]['lɑ:dʒ'skeɪl]  [美]['lɑrdʒ'skel]
大比例尺
1.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scale geological disaster susceptibility mapping;
大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区图编制的方法与实践
2.
Quality Control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Large-scale Digital Topographic Maps;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质量控制和发展
3.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DEM Framework and Key Technologies
大比例尺DEM构建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
6)  Soil survey
土壤调查
1.
Soil surveys generate carge quantities of data from both field description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土壤调查可以产生大量的野外及实验室数据,利用SDB_m可以进行方便地管理。
补充资料:土壤调查
      野外研究土壤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土壤地理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土壤剖面形态及其周围环境的观察、描述记载和综合分析比较,对土壤的发生演变、分类分布、肥力变化和利用改良状况进行研究、判断。
  
  发展概况  应用地理综合比较方法进行土壤调查是由俄国学者Β.Β.多库恰耶夫倡导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多库恰耶夫的理论和方法传入西欧、美国,继而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1937年,美国出版全国统一的《土壤调查手册》。以后,许多国家都拟订了本国的土壤调查方法。
  
  中国的土壤调查研究始于3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是进行了一些地区的土壤详查、概查和路线约查,并编制了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土壤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陆续开展了大规模的区域性土壤调查和专门性的综合科学考察。1958~1959年和1979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全国性土壤普查和大比例尺土壤制图。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调查过程中较多地应用了航片技术和编制了界级系列成果图件,调查的质量得到提高,为查明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进行县级农业区划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通过各种比例尺的土壤调查和制图,现已确立了若干新的土壤类型,编写和编制了许多调查报告和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土壤图,填补了若干土壤调查空白区。
  
  调查类型  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区自然条件(指地形、母质、土被等)的复杂程度和农业生产特点以及调查区面积的大小,土壤调查可分3种类型。
  
  大比例尺土壤调查  是在小面积范围内对土种或土壤变种为主的土壤基层单元所进行的性状、肥力变化和微域分布规律的调查。成图比例尺大于1:50000,通常为1:10000或1:25000。此类调查对土壤分类和制图的详度和精度要求较高,调查内容具体而全面,可用于全面查清调查区内土壤的种类、性质、分布和面积,具体指导农业生产单位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中国已进行的两次土壤普查,均属此类。在某些特殊农业区或经济林作区试验区内进行的更大比例尺(1:500、1:2000或1:5000)的土壤详测制图亦属此类。
  
  中比例尺土壤调查  是在较大面积范围内(大农业地区、荒地区或流域规划地区)着重对土属或土种的类型变化及其中域分布规律进行的区域性土壤概查。成图比例尺一般为 1:50000~1:500000。调查时常选择一定数量的路线进行重点观察,同时结合典型样区进行详测。路线调查要沿线控制填图,即在目力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内尽量在作业现场勾绘土壤路线草图的界线,然后通过对各路线控制范围内的土壤类型进行评比和统一拼、接图幅,即可完成一幅完整的土壤图。在已进行过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并有图件资料的地区,则可按统一的制图标准直接缩编为中比例尺土壤图。
  
  小比例尺土壤调查  指对省级、大自然区以至全国范围内的土类和亚类为主的土壤资源分布进行的调查。成图比例尺多为小于1:500000至 1:1000000或更小。调查方法以路线约测为主,即在对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在调查区内选定少数代表性的路线和典型自然地理单元进行重点调查。小比例尺土壤调查所取得的资料概括性极强。此类土壤概图和约图也可借助若干调查区已有的土壤图件和其他有关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图件、资料,或借助卫星象片编制。
  
  随着航空摄影和航天资源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采用航片判读进行土壤调查。还有一些国家应用假彩色影象增强卫星遥感数字图象处理等新技术,借助卫星象片解译进行土壤调查的研究。这些对于加速调查进度和提高土壤图的精度,都有较好效果。
  
  调查步骤  全过程一般可分3个阶段:
  
  准备阶段  主要的工作包括:①路线踏查,统一调查技术,确定土壤调查的填图单元。②收集并阅读调查区内各种有关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和土壤的资料和图件。③准备供调查填图时用的底图,通常选用大于成图比例尺的符合精度要求的地形图(或地形-地块图);也可用航片或卫片判读方法进行。④准备调查用的装备、工具和化学分析设备等。
  
  野外作业阶段  按统一的调查技术要求进行以下工作:①依照技术规程要求,在规定的面积范围内挖掘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进行观察、描述、记载和比较,并采集供各种用途的土壤标本。②根据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确定土壤变异的界线和勾绘土壤草图。③研究调查区内土壤的特性、分布与成土因素、人为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揭示土壤类型的差异及其自然分布规律。④根据成土条件和土壤特性提出土壤合理利用的途径。
  
  室内整理资料阶段  主要的工作包括:①将野外各种资料和化学分析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系统化;②根据经整理的资料制订土壤分类系统和制图单元系统;③绘制土壤图和其他有关图件;④编写土壤调查报告和有关图件的说明书等。
  
  调查资料的应用  土壤调查资料(土壤图、调查报告以及其他有关的各种图件或文字说明)可以作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综合自然区划、农业区划以及国土整治规划的依据之一,也是农业生产单位(乡、村及农、林、牧场)进行生产规划和制订改土培肥措施的重要根据。某些专门性的土壤调查,如荒地资源调查、工程土壤调查、低产土壤调查、侵蚀土壤调查、污染土壤调查、自然保护区土壤调查以及军事土壤调查等,其目的性和服务对象更为明确,应用性更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