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12s核糖体RNA基因(12s rRNA)
1)  12s ribosomal RNA gene (12s rRNA)
12s核糖体RNA基因(12s rRNA)
2)  12S rRNA gene
12S rRNA基因
1.
Characteriza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mitochondrial 12S rRNA gene sequences from nine species of silk-producing insects;
九种绢丝昆虫线粒体12S rRNA基因的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
2.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six Chinese grasshoppers of two genera of Catantopidae(Orthoptera: Acridoidea) inferred from mitochondrial 12S rRNA gene sequences;
用12S rRNA基因序列研究斑腿蝗科二属六种的进化关系
3.
In this study,we designed primers according to sable gene and obtained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12S rRNA gene sequences of 7 breeds of mink by PCR amplification,sequencing and assembling.
分析显示:水貂12S rRNA基因的全长为960或962 bp,平均碱基组成为37。
3)  12S/16S rRNA gene
12S/16S rRNA基因
4)  mtDNA-12S rRNA gene
mtDNA-12S rRNA基因
5)  12S and 16S rRNA genes
12S和16S rRNA基因
6)  nrRNA
核rRNA
补充资料:R12

国标编号 22045
CAS号 75-71-8
分子式 CCl2F2;Cl2CF2
分子量 120.92

无色无臭气体;蒸汽压 506.62kPa(16.1℃);熔点 -158℃;沸点-29.8℃;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1.46(-30℃);相对密度(空气=1)4.2;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气溶杀虫药发射剂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有级强破坏力,还应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是一种对心脏毒作用强烈而又迅速的物质。能引起动物心律不齐、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血压降低等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国外有大量吸入引起致命性心律紊乱、虚脱、心动骤停而死亡的病例报道。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000mg/kg(大鼠经口);LC50 80%浓度×30分钟(大鼠吸入),80%浓度×30分钟(兔吸入);人吸入50%浓度,致死;人吸入10%浓度×数分钟,知觉丧失;人吸入0.25~0.35%浓度,疲倦感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豚鼠吸入4000mg/m3×90日,2/15死亡,肝脂肪变性;大鼠/兔吸入2.5~5%×2小时/日×15日,代谢轻微影响。

危险特性:不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和氯化物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仪器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美国EPA524.2方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0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 10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理。废弃物和其它燃料混合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