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养护质量标准
1)  tending quality standard
养护质量标准
1.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setting up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tending quality standards and maintenance measures for street trees to.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实地调查了昆明市主城区9条主要干道的10 599株行道树,记录了各行道树的存活情况、生长状况、病虫害控制和保护管理措施等因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行道树的养护管理质量进行评价,为制定科学、可行的养护质量标准和养护措施提出建议。
2)  standard curing
标准养护
1.
The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oesn t equality in the closet,and so on we researched and builded a automatic control standard curing closet.
研究结果表明 :本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将养护室内的温度控制在 (2 0± 2 )℃ ,相对湿度控制在 95 %以上 ,完全满足国家标准 (温度 2 0± 3℃ ,相对湿度≥ 90 % )的要求 ,且系统工作状况良好 ,能够较好的满足混凝土标准养护的要
2.
Aiming at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rengthen of pump concrete being as a quality measurement index of building,the standard curing test block intensity and curing test block intensity at same condi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from the absolute age of concrete,so as to got concrete strengthen increase rule and the discount coefficient between them.
针对泵送混凝土的强度作为衡量一个建筑物质量指标的重要性,从混凝土绝对龄期方面对标准养护试块强度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做了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及二者之间的折算系数。
3)  maintenance standard
养护标准
1.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mposite pavement and the correlative maintenance standard,the weight values of the maintenance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es were prop.
结果表明,该养护标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4)  nursing quality standard
护理质量标准
1.
The present study and trends of nursing quality standard and evaluation system;
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5)  maintenance quality
养护质量
1.
As the construction of freeway in China develops rapidly,and also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it into a deeper degree,researchers gradually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how to evaluate the maintenance quality objectively and in a reasonable way.
传统的养护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以及规范大都是从高速公路的现有技术状况角度出发进行考虑的,而实践证明,从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本身出发,评价养护工作的好坏,有助于集中研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部分养护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模型。
6)  non-standard curing
非标准养护
1.
Experiment Research on concrete strength at non-standard curing condition;
混凝土在非标准养护条件下的强度试验研究
补充资料: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口150/TC176的工作,并且于1992年由15()/TC176的观察成员转为正式成员。 150/TC176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统计方法应用技术委员会(I 50/TC69)、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可信性技术委员会aEC/TC56)的工作有密切的联系。巧O/I EC设有QDS协调工作组(Q—质量;D—可信性;S—统计),负责与这三个技术委员会的联系与协调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质t管理和质皿保证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150)下设的一个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79年。原名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改称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主要任务是制定世界性的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标准,促进世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及有关活动的开展,以便在国际经贸合作与竞争中有统一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主要活动包括:①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国际标准。150/TC176按质量术语和定义、质量技术导则、质量保证要求和质量管理导则四类标准形式制订标准。制定的原则:一是满足四个战略目标,即世界的通用性、当前的一致性、未来的一致性和未来的适应性;二是避免补充性、派生性、标准过多。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需求来制定标准,应遵循的准则:一是将产品分为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四个类别,分别考虑其特殊需要;二是适应不同需方、产品和过程特性及复杂性的需要;三是适应合同环境和非合同环境的需要。②协调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150/TC176开展了150900。论坛活动,收集并研究了世界各国施行质量认证制度的具体作法和实施1509。。1~150 9003的情况,争取在各国的质量认证制度中实现以150 9001~150 9003作为共同标准。③组织研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方面的课题。150/Tc176组织国际知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开展研究活动,提出了名为((20世纪90年代质量领域贯彻国际标准的战略设想》的报告。报告分析了150 9000系列标准的现状和日前需要关心的问题,提出了2000年的展望,并由此提出了90年代有关质量方面国际标准的实施策略。 150/Tc 176下设三个分技术委员会(SC),负责不同方面的工作:第一分技术委员会(SCI)—质量术语,负责研究和制定质量术语标准,即1508402标准;第二分技术委员会(SC2)—质量体系,负责研究和制定质量体系标准,即150 9000系列标准;第三分技术委员会(S C3)—质量管理技术,负责研究和制定质量管理支持技术标准,即“一万系统标准”。各分技术委员会还下设若干工作组(WG)。SCI常设三个工作组:SCI/WGI负责1508402的制定和修订工作;SCI/WGZ负责与150/TC176的其他两个分技术委员会协调150/TC176制定的标准和文件所用术语和定义的一致性;SCI/WG3负责与150/TC176以外的其他机构〔如150的其他技术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等)进行联系和协调。SCZ和SC3下设的工作组视其标准的制定修订情况而定,一般由一个工作组负责一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每个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都设有一个秘书团主持工作。150/TC176的成员分为正式成员(P成员)和观察成员(O成员),每年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工作,确定工作方针,审定150/TC176制定的标准,开展学术交流等。中国在1989年成立了中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 SBTS/TC151).负责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