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同时代最新技术,开展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监测
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水土保持监测是以传统手段为主的阶段。1951~1954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在黄河中游地区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勘查,完成了较完整、较系统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规划(黄秉维主持)。195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地理、气象、土壤、植物、地质、农业和林业等方面的科技人员100余人,组成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从山西省吕梁山区以西至黄河峪谷之间21000km2面积上进行了水土流失普查。同年,水利部对全国土壤水力侵蚀面积进行了初步估查,这是最早的全国范围水土流失调查。1957年,中国科学院与原苏联科学院组成中苏考察队,对黄河中游作了大面积的考察,编制了自然、经济与水土保持区划以及水土保持典型规划。1959~1961年,黄河流域组织了30多个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水保部门,进行了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洪水、泥沙和年径流量影响的研究。196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会议设有山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组,制定了七年科学技术规划。
20世纪70年代末,水土保持监测开始向规范化、自动化和系统化发展。随着遥感和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国际合作和交流,监测工作无论在速度和范围方面还是在准确性和可用性方面都有了一个飞跃。1985年前后,以80年代中期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仪(Multi—SpectralScanning,简称MSS)卫片为主要信息源,对全国的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进行了第一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在重点水土流失地区,利用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技术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陆续展开。遥感(RemoteSensing,简称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l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简称GPS)技术的发展,对水土保持监测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全国第一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历时7年,而第二次调查始于1999年,以90年代中期陆地卫星专题制图仪(ThematicMapping,简称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经室内分析解译和野外核查,全部工作仅历时10个月,建立了全国1:10000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的空间型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按行政区划(全国、省、县等三级)和按全国一级流域(包括黄河、长江、松辽河、海滦河、淮河、珠江、太湖和其他流域)划分的矢量图形库、TM影象库,以及按县、省、七大流域和全国等统计的侵蚀分类、强度分级的统计数据库。
二、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体系,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在水土保持预防、治理和监测的实践中,水土保持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监测技术和方法,完善监测技术体系。1984年水利电力部颁布了SDl22一1984((水坠坝设计及施工暂行规定》,1986年制定了SDl75—1986《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1988年颁布SD238—19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SD239—1987《水土保持试验技术规范》。1995~1996年间,水利部修改和完善了SD238—19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并将其提升为国家标准,先后颁布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等,推动了我国水土保持预防、治理、设计等工作的规范化。1998年颁布SL204—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00年颁发了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暂行规定》(包括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对水土保持工作迈向正规的建设程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1年颁布了SL73.6-2001《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2002年,水利部颁布实施了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有力推动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规范了监测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