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金斑喙凤蝶
1)  Teinopalpus aureus Mell
金斑喙凤蝶
1.
Observations on Copulatory and Predatory Behaviors of Adult of Teinopalpus aureus Mell;
金斑喙凤蝶成虫的交配和取食行为观察
2.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ervation of Teinopalpus aureus Mell in Guangxi;
广西金斑喙凤蝶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及其保护
3.
Two New Hosts of Teinopalpus aureus Mell Found in the N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南岭发现金斑喙凤蝶2个新寄主
2)  Teinopalus aureus
金斑喙凤蝶
1.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einopalus aureus in Jinggangshan County,Jiangxi Province;
江西井冈山金斑喙凤蝶的初步调查
2.
Recently writer discovered and collected a specimens of buck Teinopalus aureus(Mell) in Jinggangshan County,Jiangxi Province.
最近在江西井冈山调查发现并采集到一例金斑喙凤蝶的雄性标本。
3)  Teinopalpus aureus guangxiensis
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
1.
Life History of Teinopalpus aureus guangxiensis Chou et Zhou(Lepidoptera:Papilionidae);
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生活史研究
2.
The pupa of Teinopalpus aureus guangxiensis and discovery of its host plant.;
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的蛹及寄主植物的发现
4)  Teinopalpus species [Kaiser-I hind butterflies]
喙凤蝶
5)  Papilio helenus
玉斑凤蝶
6)  Chilasa agestor
褐斑凤蝶
1.
An Account of the Immature Stages and Biology of Chilasa agestor(Gray) and C. clytia(Linnaeus)(Lepidoptera:Papilionidae)
褐斑凤蝶和斑凤蝶幼期形态特征记述及生物学初步观察
补充资料:皇喙凤蝶

皇喙凤蝶

TeinopalpusimperialisHope

本种形态与金斑喙凤蝶极相似,唯独后翅的金黄色斑呈带状,故又名金带喙凤蝶。

成虫翅展80~100mm。身体、翅面大部分翠绿色,雌雄异型。雄蝶前翅基半部色深,以外侧黄绿色而内侧黑色的横纹分界;端半部隐现2条黑色的宽横带;外缘有2条平行的黑色横线。后翅中域有1块金黄色弧形大斑;外缘齿状,有新月形黄斑。反面前翅基部翠绿色;端半部红棕色,其中部有2条前细后粗的黑色横带;外缘有2条平行而又靠得非常近的黑线。雌蝶后翅正面的金黄色大斑不明显,外缘的齿突增长,部分呈尾突状;尾突细长,端部黄色。

卵略呈球形,底面浅凹。红紫色,具弱光泽。直径约1.90mm,高约1.52mm。

幼虫1龄幼虫头宽1.07mm,头部暗褐色泛黄光泽,生黑色原始型毛,但数量较多,两侧中部排成直线的3根毛是本种的鉴别特征。前胸盾褐色,两侧各有1个瘤突,突上生7根向前弯的褐色长毛。身体暗褐色,有1条白色纵带从第3腹节的基线延伸到第4腹节的后缘,然后在背面相接。第5腹节白色,散生暗褐色斑点。第6腹节白色区大大减少,仅在气门与基线之间保留。中胸至第9腹节每节各有1对暗褐色的长背毛和1根亚背毛。肛上板褐色,有16根末端白色的褐色长毛。胸足暗褐色,腹足白色。2龄幼虫头宽1.69mm。3龄幼虫头宽2.52mm。4龄幼虫头宽3.67mm。5龄幼虫头宽5.59mm,头部淡绿色,有橘黄色光泽。臭角橘黄色,向内弯曲。身体暗绿色,向下则偏黄色。气门线上有断续的短黑线。前胸盾暗绿色,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黑点及不显著的半球形小瘤突。后胸亚背部的卵形眼斑鲜赤褐色,周围具白紫色及黑色的边框。眼斑之间有2个具粗黑边的蓝斑;第1~8腹节相应位置上的蓝斑颜色较淡,黑边较细。肛上板绿色,长梯形。老熟幼虫体长约63mm。

蛹鲜绿色,半透明,扁而宽,背面观几乎呈菱形。头部突出,光滑,但有侧脊。没有发现褐色蛹。中胸有1个明显的绿色背角。第2~5腹节沿气门线强烈向两侧扩张。第5~7腹节有瘤突。从中胸背角顶端到腹末的背面有1条宽的黄色纵带。体长39.7~40.1mm。

寄主木兰科(Magnoliaceae)的滇藏木兰(Magnoliacampbelii)。

生物学成虫栖居于山林地带,主要活动在阔叶常绿林带,在阴天或雾天以后翅腹面的保护色隐匿于低矮的灌木林之中。成虫飞翔力强而速度快,不容易捕捉。卵产在寄主植物叶的中脉上,卵期约15天。孵化后的幼虫移到嫩叶上取食。老熟幼虫在小枝上化蛹。

分布四川、云南、广西;锡金、缅甸、尼泊尔、不丹。

濒危原因缅甸、中国以及喜马拉雅山区大肆的森林砍伐与垦荒种植,造成水土流失,使该种的寄主植物急剧减少,该种的生存要求遭到严重破坏,其栖息地范围更趋狭小;尼泊尔人则开进并似乎“摧毁”了该种在尼泊尔的主要栖息地区,致使该种的大批种群与个体灭绝或处于濒危。

1998年我国修订的“国家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名录”将本种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印度、尼泊尔政府已将该种立法保护,包括监护其栖息地、禁止捕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