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Quantity dynamics of population
种群数主动态
5) Population dynamics
种群数量变动
1.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ryporyza incertulas in years from 1980 to 2000 were analysed.
分析了 1 980~ 2 0 0 0年三化螟种群数量变动情况 ,发现年度间的变动不一致 ,有明显间歇性。
6) Population dynamics
种群动态
1.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Père David’s deer Elaphurus davidianus in Shishou Mil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Hubei Province, China;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动态
2.
Monitoring of population dynamics of main insects in strawberry nursery;
草莓苗圃主要昆虫种群动态监测
3.
Fitness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cotton aphid,Aphis gossypii Glover (Homoptera: Aphididae) on different cotton varieties;
不同类型品种棉花上棉蚜适生性及种群动态
补充资料:鱼类种群数量变动
又称鱼类数量变动、经济鱼类数量变动。指鱼类资源数量不断变化的现象。有关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产生原因的理论,是水产资源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运用这些理论估算鱼类资源量即鱼类资源评估。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鱼类资源的现状和预测其变动趋势,为水产捕捞、鱼类增殖及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现象 鱼类种群的数量变动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可大致反映于渔获量的变化中。如中国烟台附近海域1952~1958年鲐的年渔获量波动幅度超过10倍。1936~1955年间(1941~1945年除外)日本西太平洋重要经济鱼类的年渔获量中,竹筴鱼 (Trachurus japonicus)波动于2.9~25万吨;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波动于2~49.7万吨;太平洋柔鱼(Todarodes pacificns)波动于5.3~65.6万吨。苏联里海海区在60年代初以前的20年中,鲱(Caspialosa caspia)年渔获量波动于3~18万吨。秘鲁鳀的渔获量波动则更为剧烈。50年代末以前,包括秘鲁鳀在内的世界鳀年总产量仅为310万吨左右;进入60年代秘鲁鳀年产量一跃达800万吨,1970年曾达1200万吨,但到80年代初剧降至110~120万吨。
原因 鱼类种群的数量变动是由捕捞强度变化,水温、盐度、海流等环境条件变化,饵料数量波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捕捞活动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成为数量变动研究的中心问题,对其他因素则尚未深入研究。
研究捕捞对种群数量影响的目的在于了解如何对种群进行最适利用。最早建立最适利用观点并建立数学模型的是苏联学者Ф.И.巴拉诺夫。后来 E.S.拉塞尔对此作了系统的理论性概括,指出:"渔捞加强,可以使渔获量增加,但在达到最高限度以后,捕捞愈甚,渔获量愈少。"E.S.拉塞尔认为决定鱼类种群数量的因素为下列4个方面:捕捞群体的补充量(A),鱼的生长量(G),鱼获量(Y)和自然死亡量(D)。前两个因素使种群总重量增加,后两个因素使总重量减少。如果Y=A+GD,那么资源量每年不变。在这种情况下的渔获量就叫做持续生产量(SY)。原始资源因未被捕捞,由于环境的抑制作用,SY等于零。开始捕捞后,资源稀疏了,其增加率变大。因为增加量是资源量与增加率的乘积,在渔捞利用的早期阶段,增加率提高的影响大于资源减少的影响,SY逐渐增加。但上述平衡趋势随捕捞强度加大、资源密度下降而逐渐变小。当到某一个资源量水平时,SY变得最大。这时的SY称为最大持续产量 (MSY)。如果再加强捕捞,资源减少的影响开始大于资源增加率的影响,SY就趋减少。持续下去,资源量最终趋近于零。与此同时SY也变为零。由此可见,实现MSY就是捕捞对资源的最适利用;超过MSY水平的利用,就是捕捞过度。其示意图如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最适利用理论为依据的数学模型得到较快的发展。在拉塞尔理论基础上其他学者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分析模型和剩余产量模型,以及补充量和亲鱼量关系的繁殖模型;近年来还提出了考虑到种间关系的多种群数量模型等。
调查 为了解某种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需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种群及其分布,个体生活史及其在各个生活阶段的洄游分布情况,年度或季节内渔获量、各类渔船具的数量以及在此基础上计算的标准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等的统计,模型的选用或设计,各类生物学特征值,例如年龄、重量和生长函数的了解估算,在一定渔场范围内的资源量,以及环境因素对种群洄游与数量的影响等等。对这些内容均需根据种群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
由于捕捞使某些鱼类资源减少,就给与此有竞争关系或捕食 -被捕食关系的生物带来复杂的影响;使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在这一方面,虽还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但一般都认为最终目标应是建立起良好和健全的生态系统。
现象 鱼类种群的数量变动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可大致反映于渔获量的变化中。如中国烟台附近海域1952~1958年鲐的年渔获量波动幅度超过10倍。1936~1955年间(1941~1945年除外)日本西太平洋重要经济鱼类的年渔获量中,竹筴鱼 (Trachurus japonicus)波动于2.9~25万吨;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波动于2~49.7万吨;太平洋柔鱼(Todarodes pacificns)波动于5.3~65.6万吨。苏联里海海区在60年代初以前的20年中,鲱(Caspialosa caspia)年渔获量波动于3~18万吨。秘鲁鳀的渔获量波动则更为剧烈。50年代末以前,包括秘鲁鳀在内的世界鳀年总产量仅为310万吨左右;进入60年代秘鲁鳀年产量一跃达800万吨,1970年曾达1200万吨,但到80年代初剧降至110~120万吨。
原因 鱼类种群的数量变动是由捕捞强度变化,水温、盐度、海流等环境条件变化,饵料数量波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捕捞活动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成为数量变动研究的中心问题,对其他因素则尚未深入研究。
研究捕捞对种群数量影响的目的在于了解如何对种群进行最适利用。最早建立最适利用观点并建立数学模型的是苏联学者Ф.И.巴拉诺夫。后来 E.S.拉塞尔对此作了系统的理论性概括,指出:"渔捞加强,可以使渔获量增加,但在达到最高限度以后,捕捞愈甚,渔获量愈少。"E.S.拉塞尔认为决定鱼类种群数量的因素为下列4个方面:捕捞群体的补充量(A),鱼的生长量(G),鱼获量(Y)和自然死亡量(D)。前两个因素使种群总重量增加,后两个因素使总重量减少。如果Y=A+GD,那么资源量每年不变。在这种情况下的渔获量就叫做持续生产量(SY)。原始资源因未被捕捞,由于环境的抑制作用,SY等于零。开始捕捞后,资源稀疏了,其增加率变大。因为增加量是资源量与增加率的乘积,在渔捞利用的早期阶段,增加率提高的影响大于资源减少的影响,SY逐渐增加。但上述平衡趋势随捕捞强度加大、资源密度下降而逐渐变小。当到某一个资源量水平时,SY变得最大。这时的SY称为最大持续产量 (MSY)。如果再加强捕捞,资源减少的影响开始大于资源增加率的影响,SY就趋减少。持续下去,资源量最终趋近于零。与此同时SY也变为零。由此可见,实现MSY就是捕捞对资源的最适利用;超过MSY水平的利用,就是捕捞过度。其示意图如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最适利用理论为依据的数学模型得到较快的发展。在拉塞尔理论基础上其他学者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分析模型和剩余产量模型,以及补充量和亲鱼量关系的繁殖模型;近年来还提出了考虑到种间关系的多种群数量模型等。
调查 为了解某种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需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种群及其分布,个体生活史及其在各个生活阶段的洄游分布情况,年度或季节内渔获量、各类渔船具的数量以及在此基础上计算的标准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等的统计,模型的选用或设计,各类生物学特征值,例如年龄、重量和生长函数的了解估算,在一定渔场范围内的资源量,以及环境因素对种群洄游与数量的影响等等。对这些内容均需根据种群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
由于捕捞使某些鱼类资源减少,就给与此有竞争关系或捕食 -被捕食关系的生物带来复杂的影响;使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在这一方面,虽还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但一般都认为最终目标应是建立起良好和健全的生态系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