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astern Qinghai
青海东部
1.
Research on the Adaptability of Feed Tetraploid Black Locust(Robinia pseudoacacia) in Eastern Qinghai;
四倍体刺槐在青海东部的适应性
2.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Caragana opulens Kom.in Arid Region of Eastern Qinghai
青海东部干旱区甘蒙锦鸡儿效益评价
3.
Study on Evapotranspiration Regularity of 3 Forages in Eastern Qinghai Province
青海东部3种牧草蒸散规律的研究
2) East of Qinghai
青海东部
1.
Change and Effect on Climate to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East of Qinghai;
青海东部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
Technique on Selection Main Species and Forestation in East of Qinghai;
青海东部地区主要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
3) east Qinghai
青海东部
1.
hopeiensis, Tamarix chinensis, Armeniaca sibirica, Hippophae rhamnoides grown in arid region of east Qinghai,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通过对青海东部干旱区的油松、柠条、青杨、河北杨、柽柳、山杏、沙棘7种主要造林树种的10个水分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利用SAS软件对10个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7个树种进行了聚类与抗旱能力的综合排序。
4) northeastern Qinghai
青海东北部
5) southeast Qinghai
青海东南部
6) Eastern Qinghai Province
青海省东部地区
1.
Objective To know the 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 of taeniasis/cysticercosis in Eastern Qinghai Province.
目的了解和掌握青海省东部地区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流行现状。
补充资料:青海
中国西部地名及行政区名。古称西海、鲜水海、卑禾羌海,自十六国时期始称青海。位于今青海省东北部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间。藏语称错温波,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意为青色的湖。古为西戎地,汉为西羌地。西汉元始四年(公元 4年)王莽于湖北岸置西海郡,隋大业五年(609)于伏俟城置西海郡,均为时不久即废。自晋至唐为吐谷浑所占,曾建都于湖西十五里伏俟城。龙朔三年(663)地入吐蕃。宋代为西番唃厮罗所辖。元代有蒙古部落驻此,东北部置贵德州,属甘肃行中书省。明正德四年(1509)后为东蒙古所据,史称西海蒙古。厄鲁特蒙古的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于崇祯九年(1636)率部自乌鲁木齐一带移牧来此, 史称青海蒙古, 并控制卫藏。流居青海的蒙古人尚有喀尔喀、准噶尔、土尔扈特、辉特等部(见厄鲁特蒙古)。五部蒙古后渐分支派,总名十八家。清顺治十年(1653)封顾实汗为遵文行义敏慧顾实汗。康熙三十六年(1697)顾实汗幼子达什巴图尔被封为亲王,其余蒙古贵族亦分别授予贝勒、贝子等爵号。
雍正二年(1724),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年羹尧建议:青海蒙古仿内蒙古札萨克之例,划定游牧地界,统一分编为旗;原属诸番,另行安插,勿许蒙古管辖。三年分青海蒙古为二十九旗,每旗设札萨克一员,协理台吉一员,管旗章京、副章京、参领各一员;按一百五十户设一佐领,共计佐领一百零四个半;重定王公爵秩,颁授印信册诰;各旗首领每年祭海会盟一次,届时钦差大臣莅临,处理各旗纠纷,奏选盟长;各旗王公、台吉分为三班,三年一次,九年一周,赴京朝见;每季仲月为各部与内地贸易之期,开日月山(后移至丹噶尔)、北川、洪水(今民乐)为集市,由官兵督守,禁止私入边墙。同时清查藏族各部户口,设立土司,以户口多少,分别封以百户、千户名号。蒙藏各部,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从此,凡称青海者,意即指该大臣所辖各族地界。
光绪三十三年(1907)推行新政时,曾议改青海为行省,不果。辛亥革命后,西宁办事大臣改为青海办事长官。1915年又改为蒙番宣慰使,由甘边宁海镇守使兼任。1926年撤销上述二使,改称甘边诸海护军使。1928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议定将青海蒙古各旗、藏族各部和原甘肃省西宁道所属各县,合建为行省,定名为青海省,西宁为省治。1929年元月省政府正式成立。从此,青海成为省名。而湖泊"青海",称为青海湖。
雍正二年(1724),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年羹尧建议:青海蒙古仿内蒙古札萨克之例,划定游牧地界,统一分编为旗;原属诸番,另行安插,勿许蒙古管辖。三年分青海蒙古为二十九旗,每旗设札萨克一员,协理台吉一员,管旗章京、副章京、参领各一员;按一百五十户设一佐领,共计佐领一百零四个半;重定王公爵秩,颁授印信册诰;各旗首领每年祭海会盟一次,届时钦差大臣莅临,处理各旗纠纷,奏选盟长;各旗王公、台吉分为三班,三年一次,九年一周,赴京朝见;每季仲月为各部与内地贸易之期,开日月山(后移至丹噶尔)、北川、洪水(今民乐)为集市,由官兵督守,禁止私入边墙。同时清查藏族各部户口,设立土司,以户口多少,分别封以百户、千户名号。蒙藏各部,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从此,凡称青海者,意即指该大臣所辖各族地界。
光绪三十三年(1907)推行新政时,曾议改青海为行省,不果。辛亥革命后,西宁办事大臣改为青海办事长官。1915年又改为蒙番宣慰使,由甘边宁海镇守使兼任。1926年撤销上述二使,改称甘边诸海护军使。1928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议定将青海蒙古各旗、藏族各部和原甘肃省西宁道所属各县,合建为行省,定名为青海省,西宁为省治。1929年元月省政府正式成立。从此,青海成为省名。而湖泊"青海",称为青海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