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ythimna separata
东方粘虫
1.
Evaluation of cytotoxicity of three botanical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against the midgut cell of Mythimna separata;
三种植物源杀虫活性成分对东方粘虫中肠细胞的毒力测定
2.
Effects of celangulin Ⅴ on muscle cells of Mythimna separata;
苦皮藤素Ⅴ对东方粘虫肌细胞的影响
3.
The hemocyte cell,fat body cell, embryo cell, midgut cell from Mythimna separata had been cultured.
以东方粘虫不同虫态为材料,原代培养了血淋巴细胞、脂肪体细胞、胚胎细胞、中肠细胞。
2) Mythimna separate Walker
东方粘虫
1.
After 6 months primary culture,Mythimna separate Walker embryo cell began continuous culture,and the 3rd generation of continuous culture cells was treated by Celangulin Ⅳ and Celangulin Ⅴ.
以东方粘虫(MythimnaseparateWalker)为材料建立了新的昆虫细胞系,原代培养6个月后,胚胎细胞开始传代;用苦皮藤素和处理第3代传代细胞,24h后细胞裂解,出现大量细胞碎片,培养液变浑浊,其致死中质量浓度分别为76。
3) Theileria orientalisi
东方泰勒虫
4) Babesia orientalis
东方巴贝虫
1.
Construction and Immunoscreening of cDNA Library of Babesia orientalis
东方巴贝虫cDNA文库的构建与免疫学筛选
5) Metorchis orientalis
东方次睾吸虫
1.
Survey on Natural Nidus of Metorchis orientalis in Huaihe River Basin;
淮河水系东方次睾吸虫自然疫源地调查
2.
Report on Human Body Experimental Infection with Metorchis orientalis;
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人体实验感染报告
3.
Investigation on Commercial Freshwater Fish Infection with Metacercaria of Metorchis orientalis;
白城地区市售淡水鱼东方次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6) Orientia tsutsugamushi
恙虫病东方体
1.
Genotype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 isolated from Shandong area;
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的基因分型与序列分析
2.
Study on the molecular epidemiology regarding the natural infection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 in 4 species of dominant chiggers collected in various seasons from the foci of Shandong province;
山东地区不同季节优势恙螨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3.
Study on the coinfection of Hantavirus and Orientia tsutsugamushi in tissue cell culture;
汉坦病毒和恙虫病东方体复合感染的组织细胞培养研究
补充资料:粘虫
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又名虸蚄、剃枝虫、行军虫、东方粘虫、夜盗虫、五色虫等。禾本科作物和牧草的大害虫。中国除西藏、新疆自治区未见报道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此外,还分布于亚洲各国和澳大利亚。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书中就已有粘虫为害的记载。清代蒲松龄的《农蚕经》和陈崇砥的《治蝗书》等著作中均有有关粘虫大发生的环境条件、防治的关键时期和方法等的详细描述。但大面积的防治则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有组织地进行,并取得能防治及时、基本控制为害的效果。
特征和食性 成虫体长约20毫米,翅展36~45毫米,黄褐色至淡灰褐色;前翅中部有2个不规则的淡黄色圆斑和1个小白点;顶角有向后缘方向斜伸的黑色斑纹。雌蛾翅缰3根较尖细,雄蛾1根较粗壮。卵约0.5毫米,半球形,孵化前呈铅黑色。幼虫共有6龄,老熟幼虫体长约38毫米。体色多变。蛹长约20毫米,红褐色,近羽化时变黑。食性杂,以幼虫取食,主要为害水稻、麦类、粟、玉米、高粱、黍稷等粮食作食及禾本科牧草。大发生时也取食棉花、豆类、白菜、甜菜等作物。 4龄以上幼虫蚕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全部吃光。饥饿时群集迁移,所遇植物多被掠食一空。
生活史和习性
无滞育,条件适合时可终年繁殖。全年发生世代数及发生时期因地因时而异。发生世代数由南向北和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递减,发生时期也逐步延迟。各地主要为害世代不同。 如在中国东半部(东经110°以东)、北纬27°以南地区年生6~8代,秋、冬季各有 1代分别为害晚稻和冬麦;北纬27°~33°地区年生 5~6 代,秋季 9、10月间有 1世代为害晚稻;北纬33°~36°地区年生4~5代,春季有1世代为害麦类;北纬36°~39°地区,年生3~4代,以秋季世代为害粟、玉米、高粱等;北纬39°以北地区年生2~3代,夏季有1世代为害麦、粟、玉米、高粱等作物及禾本科牧草,中国西半部地区如西北、西南,粘虫全年发生世代主要于夏季 6、7月间为害玉米,也为害麦、粟和水稻。各虫态历期和完成1世代所需时间,因气候、营养等因素影响而异。一般卵3~6天,幼虫18~29天,蛹12~17天,成虫寿命11~14天。(见彩图) 粘虫不耐低温,在中国越冬地区北界大致为 1月份0℃等温线(接近北纬33°线)。北纬27°(1月份8℃等温线)以南地区,可终年繁殖,冬季世代为害麦作,并能造成灾害。在北纬27°~33°( 1月份0~8℃等温线)地区南半部,冬季也在麦田栖居,但种群数量较少,不致为害成灾;在北半部地区多以幼虫及蛹在稻桩、田埂、稻草堆、杂草地、茭白丛和莲台中越冬。南方越冬也受海拔高度限制。成虫白天潜伏在阴暗环境处,夜晚飞出活动。吸食花蜜及蚜虫等昆虫的分泌物,以及大葱、小蓟、油菜等30余种蜜源植物。对糖、酒、醋液的趋性很强,也趋光。雌蛾多在禾谷类作物的干叶、枯心苗上产卵。环境条件不适时,产卵极少或不产。成虫具迁飞习性,能顺风作远距离飞行。 迁飞距离可达1 400公里以上。在中国每年有 4次大的迁飞为害活动:3~4月间迁至江淮一带,5~6月间迁至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迁至华北、东北、华东、中南等地,8月下旬到 9月间又迁至华中、中南、华南等地。成虫迁飞过程中,也有一部分群体仍留在原发生区或迁飞过境地区进行繁殖,一般因虫量较少,环境条件也多不适,不致造成危害。
低龄幼虫多栖于作物心叶、穗部及干叶缝隙间或中、下部茎叶丛间, 4龄以上幼虫多栖于中、下部茎叶丛间以及玉米心叶、穗头、叶腋等部位。有时潜伏在寄主根际附近的松土中或土块下。1、2龄幼虫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条纹形为害状,是虫情的重要标志。当受到惊动或感不适时,可吐丝下垂而飘移。3龄以上幼虫有假死习性。平均1头幼虫一生取食粟或麦叶120余平方厘米,其中90%左右为5、6龄幼虫所食。6龄幼虫老熟,钻入松土中作土茧化蛹。
发生 粘虫的发生为害受气候影响。温湿度可影响其发育和种群数量。在发育适温范围内,发育随着温度增高而加快。全年发生的代数和发生的时期也因气候不同而有差异。成虫产卵适温为15~30℃,最适温度为19~21℃。产卵量随湿度增高而增加,但饱和湿度不利产卵,高温低湿环境可使产卵受抑制。幼虫喜湿,相对湿度低于50%时低龄幼虫因发育不良而死亡。相对湿度增高时,幼虫成活率也高。在雨水协调、气候湿润年份粘虫发生严重,干热年份发生较轻。暴风雨可使低龄幼虫数量明显下降。作物栽培制度和水肥等条件,也是影响粘虫发生与为害的重要因素。如麦与玉米(高粱、粟等)套种,可使 2代粘虫的为害加重。水肥条件改善、作物长势茂密和农田相对湿度增高,可导致粘虫发生范围扩大。
防治方法 粘虫的天敌如蛙、鸟、蜘蛛、蝙蝠、寄生和捕食性昆虫、螨类、线虫和寄生菌等,对粘虫发生有抑制作用。此外应重视预测预报,在幼虫低龄时期施用灭幼脲等农药。在华北地区秋季玉米地中耕除草可抑制3代粘虫。人工采卵和用草把诱卵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特征和食性 成虫体长约20毫米,翅展36~45毫米,黄褐色至淡灰褐色;前翅中部有2个不规则的淡黄色圆斑和1个小白点;顶角有向后缘方向斜伸的黑色斑纹。雌蛾翅缰3根较尖细,雄蛾1根较粗壮。卵约0.5毫米,半球形,孵化前呈铅黑色。幼虫共有6龄,老熟幼虫体长约38毫米。体色多变。蛹长约20毫米,红褐色,近羽化时变黑。食性杂,以幼虫取食,主要为害水稻、麦类、粟、玉米、高粱、黍稷等粮食作食及禾本科牧草。大发生时也取食棉花、豆类、白菜、甜菜等作物。 4龄以上幼虫蚕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全部吃光。饥饿时群集迁移,所遇植物多被掠食一空。
生活史和习性
无滞育,条件适合时可终年繁殖。全年发生世代数及发生时期因地因时而异。发生世代数由南向北和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递减,发生时期也逐步延迟。各地主要为害世代不同。 如在中国东半部(东经110°以东)、北纬27°以南地区年生6~8代,秋、冬季各有 1代分别为害晚稻和冬麦;北纬27°~33°地区年生 5~6 代,秋季 9、10月间有 1世代为害晚稻;北纬33°~36°地区年生4~5代,春季有1世代为害麦类;北纬36°~39°地区,年生3~4代,以秋季世代为害粟、玉米、高粱等;北纬39°以北地区年生2~3代,夏季有1世代为害麦、粟、玉米、高粱等作物及禾本科牧草,中国西半部地区如西北、西南,粘虫全年发生世代主要于夏季 6、7月间为害玉米,也为害麦、粟和水稻。各虫态历期和完成1世代所需时间,因气候、营养等因素影响而异。一般卵3~6天,幼虫18~29天,蛹12~17天,成虫寿命11~14天。(见彩图) 粘虫不耐低温,在中国越冬地区北界大致为 1月份0℃等温线(接近北纬33°线)。北纬27°(1月份8℃等温线)以南地区,可终年繁殖,冬季世代为害麦作,并能造成灾害。在北纬27°~33°( 1月份0~8℃等温线)地区南半部,冬季也在麦田栖居,但种群数量较少,不致为害成灾;在北半部地区多以幼虫及蛹在稻桩、田埂、稻草堆、杂草地、茭白丛和莲台中越冬。南方越冬也受海拔高度限制。成虫白天潜伏在阴暗环境处,夜晚飞出活动。吸食花蜜及蚜虫等昆虫的分泌物,以及大葱、小蓟、油菜等30余种蜜源植物。对糖、酒、醋液的趋性很强,也趋光。雌蛾多在禾谷类作物的干叶、枯心苗上产卵。环境条件不适时,产卵极少或不产。成虫具迁飞习性,能顺风作远距离飞行。 迁飞距离可达1 400公里以上。在中国每年有 4次大的迁飞为害活动:3~4月间迁至江淮一带,5~6月间迁至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迁至华北、东北、华东、中南等地,8月下旬到 9月间又迁至华中、中南、华南等地。成虫迁飞过程中,也有一部分群体仍留在原发生区或迁飞过境地区进行繁殖,一般因虫量较少,环境条件也多不适,不致造成危害。
低龄幼虫多栖于作物心叶、穗部及干叶缝隙间或中、下部茎叶丛间, 4龄以上幼虫多栖于中、下部茎叶丛间以及玉米心叶、穗头、叶腋等部位。有时潜伏在寄主根际附近的松土中或土块下。1、2龄幼虫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条纹形为害状,是虫情的重要标志。当受到惊动或感不适时,可吐丝下垂而飘移。3龄以上幼虫有假死习性。平均1头幼虫一生取食粟或麦叶120余平方厘米,其中90%左右为5、6龄幼虫所食。6龄幼虫老熟,钻入松土中作土茧化蛹。
发生 粘虫的发生为害受气候影响。温湿度可影响其发育和种群数量。在发育适温范围内,发育随着温度增高而加快。全年发生的代数和发生的时期也因气候不同而有差异。成虫产卵适温为15~30℃,最适温度为19~21℃。产卵量随湿度增高而增加,但饱和湿度不利产卵,高温低湿环境可使产卵受抑制。幼虫喜湿,相对湿度低于50%时低龄幼虫因发育不良而死亡。相对湿度增高时,幼虫成活率也高。在雨水协调、气候湿润年份粘虫发生严重,干热年份发生较轻。暴风雨可使低龄幼虫数量明显下降。作物栽培制度和水肥等条件,也是影响粘虫发生与为害的重要因素。如麦与玉米(高粱、粟等)套种,可使 2代粘虫的为害加重。水肥条件改善、作物长势茂密和农田相对湿度增高,可导致粘虫发生范围扩大。
防治方法 粘虫的天敌如蛙、鸟、蜘蛛、蝙蝠、寄生和捕食性昆虫、螨类、线虫和寄生菌等,对粘虫发生有抑制作用。此外应重视预测预报,在幼虫低龄时期施用灭幼脲等农药。在华北地区秋季玉米地中耕除草可抑制3代粘虫。人工采卵和用草把诱卵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