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家畜生态学
1)  Livestock Ecology
家畜生态学
1.
Study on Hierarchy Process in Livestock Ecology Course;
家畜生态学课程中的“层次”问题研究
2.
Promoting Bilingual Teaching in Livestock Ecology Course;
加快双语教学法在家畜生态学课程中的应用
2)  livestock morphology
家畜形态学
3)  physiology of domestic animal
家畜生理学
1.
Connecting with the concret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advantages of utilizing the basic philosophical principle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physiology of domestic animal.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家畜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哲学基本原理进行教学的优势。
4)  livestock hygienics
家畜卫生学
5)  Animal ecologic environment
家畜生态环境
6)  science of poultry parasitism
家畜寄生虫学
1.
The article probes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teaching reform of science in science of poultry parasitism and disease of parasites.
从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和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实际出发,探讨了家畜寄生虫学学科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并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2.
To deepen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multimedia teaching as a new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science of poultry parasitism.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其在家畜寄生虫学的教学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作者结合实际做了一些探讨,以期更加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补充资料:家畜生态
      家畜与其他生物(如植物、病原微生物及媒介昆虫)的关系,家畜与生存环境(如气候、地形、土壤牧地及畜舍等)的关系,即家畜与环境系统的关系。广义理解的家畜包括一切人工驯养或放牧的动物。但本文以马、牛、猪、绵羊、山羊、鸡、鸭等常见农业动物为主,因此也包括家禽在内,但不讨论放养的鱼类及蚕、蜂等。家畜饲养是人类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向受到重视。20世纪30年代出现家畜生态学这一术语,但广泛与深入的研究是从60年代才开始的。
  
  多数家畜系草食动物,它们以天然草类和种植的作物为食,其主要消费者为人类。野生动物经受自然选择,但家畜主要是人工选择的产物。人工选育的目标是为取得质量兼优的皮、毛、肉、乳、蛋等畜产品,一部分大牲畜还常作为运输和耕种的畜力。为了经济目的,人们改善其生存和饲养条件,以各种精粗饲料或其他营养物质,并采取种种预防疾病的措施。在人工干预条件下选育和饲养的动物,虽能满足人类的多种需求,但很易丧失其耐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在单一种群密集饲养的条件下较易发生暴发性传染病,造成成批死亡。随着人们对商品畜产品需求的增加,集约经营的趋向明显。在世界各地出现了机械化工厂化的饲养场,如养鸡场和养猪场等,畜产品产量可成倍增长。但在牧区,牛羊等畜群还是以放牧方式为主,不少地方由于管理不当,盲目追求家畜数量,使草地超载过牧,而发生退化与沙化等恶果。合理管理,严格控制草地载畜定额,可有效地恢复植被和防止退化。
  
  由此可见,家畜生态的具体特点虽多种多样,但和农业生态一样,即受很强的人为干预,都是与社会经济系统交织在一起的。
  
  家养动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地带性  目前人类饲养的动物主要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主要有4个目:奇蹄目、偶蹄目、食肉目及啮齿目,包括约20多个种,如马、驴、猪、黄牛、瘤牛、水牛、牦牛、爪哇牛、绵羊、山羊、双峰骆驼、单峰骆驼、羊驼、马驼、驯鹿、亚洲象、兔、狗、猫等。鸟类也涉及 4个目:鹑鸡目、鸠鸽目、雁形目及鸵鸟目,包括鸡、火鸡、鹌鹑、珠鸡、鸭、鹅、鸽、非洲鸵鸟等。
  
  家畜一般都有其适宜分布的地理范围,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特别是放牧牲畜。例如,水牛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水网与沼泽地带;瘤牛分布于热带地区;而牦牛却分布于海拔3000~4000米及更高的高海拔地区。骆驼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与半荒漠放牧场上的特征性畜种。驯鹿则主要分布在寒带与寒温带的针叶林区以及极地的冻原地带等。
  
  种内不同的经济类型或品种也各有其不同的生态要求和相应的地理分布。例如,绵羊中的长毛型半细毛羊(林肯、罗姆尼羊等品种)多分布在土壤肥沃的半湿润与湿润地区,或植被丰富的森林草原地带;卡拉库尔羊以分布于荒漠地带的品质最佳;中国特有轻裘皮品种滩羊则以分布于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的最为理想。
  
  一般地说,家畜因世代处于人工干预的环境条件中,它们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较之野生动物有所衰退。但人们在广泛的引种过程中利用渐进的驯化方法可使家畜逐渐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的不同、家畜品种间生态要求的差异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就逐渐形成了畜牧业分布的地域特点。在中国的东部与南部广大农业地区,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形成了以舍饲方式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在西部与北部广大草原、荒漠与高原地区,则形成以放牧方式为主的牧区畜牧业。在牧区中,因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又分别形成北部地区的草原放牧畜牧业,西部地区的荒漠放牧畜牧业,和云南青藏地区的高原放牧畜牧业。它们彼此在家畜种类、品种、种群结构、生产性能及饲养管理上均各具特点。
  
  家畜与环境  家畜的生存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这是家畜生态与野生动物生态的一个重大区别。
  
  放牧家畜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最大,这包括温度、湿度、饲草、饮水、有害兽类,昆虫与微生物等等。但由于人类的保护,家畜被野兽捕杀的威胁大大减小,受传染病与侵袭病引起的死亡率也大为下降。
  
  舍饲家畜受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就大于放牧畜群。社会与宗教习俗,如伊斯兰教禁食猪,印度教尊牛为神牛等,均对该类家畜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至于主要供人们赏玩的动物如家鸽、猫、狗等,已培育出形态习性各异的大量变种与品种,这也是随社会习俗而转移的事例。在现代社会中,市场需求、畜产品价格和政府的政策与管理措施等等,均左右着各种家畜的饲养量、生产性能与畜产品生产规模。种植业是影响畜牧业的另一重要因素,例如农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人工饲料来源丰富的农业生产集中及发达的地区。
  
  家畜个体水平的生态学研究主要有家畜气候生理生态、家畜营养生态、家畜繁殖生态和家畜疾病生态等。家畜气候生理生态是研究气候条件对家畜的影响以及家畜对气候条件的适应,这可为引种驯化及营造畜舍、保证最佳环境条件提供依据。家畜营养生态本属生物化学与生理学范围,但各地土壤、植被营养成分不均一,因而家畜饲养的营养环境有地区差异,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地提高能量与物质的转化效率。再者,环境中污染物对家畜的影响也已受到重视。此外,家畜营养生态还可为计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供数据。家畜繁殖生态是研究繁殖机能、繁殖技术与各种生态因子的关系,这对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有效地促进牧业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家畜疾病本是兽医学的研究对象,但疾病的地区分布以及疾病与气候、水文和复杂的寄生虫链(包括媒介昆虫)、病源中心及疫源地等种种关系都应与生态学研究范围及生态地理学有关,所以疾病生态学就逐步成为跨兽医学与生态学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
  
  家畜种群生态学的研究  家畜除一般农户少量喂养外,在专业户及在牧区以及在专业化的畜禽饲养场或牧场中,饲养量都是很大的,这就存在着种群管理问题。例如对种公畜、繁殖母畜、孕畜、乳畜和幼畜的饲养管理均应有所不同。畜群的繁殖周转,遗传品质的改善,畜群性能指标的提高,群体条件下对各种饲养管理措施及条件的反应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等等都是这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
  
  随系统理论的广泛渗透,系统科学思想在家畜生态学领域中也得到有效地应用,使牧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首先是土(壤)-(牧)草-(牲)畜系统的研究,以探索人类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探索提高家畜在该系统中及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转化效率的途径。其次是牧业的生产──生态系统研究。草地、牲畜、牧民以及畜产品的消费市场之间形成一个物质和能量流通及信息传递反馈的渠道。目前天然草地这个组分的物质收支常不平衡。在自然状态下,野生动物的粪便以及它们本身的遗骸可经微生物分解后还原给草地。但在人为放牧经营条件下,畜粪可能被焚烧,大部畜产品作为商品流向远方,再加上经济因素的刺激,盲目增加放牧牲畜数量,造成草原的破坏退化和沙化。牧业生态系统研究可以提供科学依据,为各类草地制定合理的载畜定额(西方学者称为放牧系数)。
  
  又如农区的舍饲牲畜以人工饲料及各种农副产品为饲料来源。畜产品可能被当地居民食用,粪便则可作为肥料返回农田,人粪便也常返还于农田之中,这也是一种能量与物质的循环方式。还可以用畜粪喂鱼,在其中增加一个鱼的环节。上述种种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规律与模式都是家畜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探索优化的综合生产方案,以期减少物质的不必要损失和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家畜生态现象与客观规律是随牧业生产的出现而存在的。但家畜生态学到目前为止,还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既是生态学领域中的薄弱环节,也是畜牧学中的新兴学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