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almonella pullorum
鸡白痢沙门氏菌
1.
Insertion Mutagenesis in Salmonella pullorum by Mini-Tn5 Transposon;
鸡白痢沙门氏菌Mini-Tn5转座子插入突变
2.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gene encoding the outer membrane proteinC (OmpC) of Salmonella pullorum
鸡白痢沙门氏菌外膜蛋白C基因(OmpC)的克隆与表达
3.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drug resista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ibitor of Salmonella pullorum
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性中药抑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
2) S.pullorum
鸡白痢沙门氏菌
1.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ullorum in Shaoguan;
韶关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3) Escherichia coli
鸡白痢沙门氏菌
1.
Escherichia coli were found by 33.
3% ,鸡白痢沙门氏菌 (SalmonellaPullorum)检出率为 40 %。
4) Salmonella pullorum/gallinarum
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
1.
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 to detect the antibodies against Salmonella pullorum/gallinarum;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抗体的应用研究
5) Salmonella pullorum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
1.
The bacteriostasis test of "Kuhuang San" on Smith, Shigella sonnei, Shigella flexneri 2a,Shigella flexneri 2b,Shigella flexneri 4,Shigella flexneri 6,Shigella flexneri X variety,7 species dysentery bacilus and Salmonella pullorum was carried out.
用苦黄散对史密斯、宋内氏、福氏2a、福氏2b、福氏4型、福氏6型、福氏X变种7种痢疾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苦黄散对7种痢疾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抗菌作用比黄连素强。
6) Salmonella pullorum disease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
补充资料:沙门氏菌属
肠杆菌科的 1属。因美国病理学家D.E.沙门于1884年发现本属菌中的猪霍乱杆菌而得名。本属菌是一群抗原构造和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菌型繁多,已发现有2000种以上的血清型。能对人和少数温血动物致病。
菌体大小(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营养要求不高,分离培养常采用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对本属菌的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见表)。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吲哚,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和卫芽糖,大多产酸产气,少数只产酸不产气。VP试验阴性,有赖氨酸脱羧酶。DNA的G+C含量为50~53%。对热抵抗力不强,在60℃15分钟可被杀死。在水中存活2~3周。在5%的石炭酸中,5分钟死亡。
本属菌按生化反应分为 4个亚属。亚属Ⅰ是生化反应典型的和最常见的沙门氏菌;亚属Ⅱ和Ⅳ是生化反应不典型的沙门氏菌;亚属Ⅲ是亚利桑那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一般可分为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3种。
沙门氏菌通过消化道传染致病,统称为沙门氏菌病。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氏菌大多属于A、B、C、D、E5个血清群,病型有①伤寒与副伤寒(统称肠热症):由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②食物中毒:可由不同菌型引起,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汤卜逊沙门氏菌等最为常见;③败血症: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引起,此外,还可引起慢性肠炎。
对禽兽致病的沙门氏菌大多属于B~E血清群。以侵害幼年动物为主,发生急性败血症、胃肠炎以及其他局部炎症。对成年动物常引起局部慢性或隐性疾病。患沙门氏菌病痊愈的动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能抗再感染。但局部慢性患病的动物免疫力不强,在疾病恢复期间常成为带菌者。目前,对猪伤寒、马流产等11种传染病已使用菌苗。
菌体大小(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营养要求不高,分离培养常采用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对本属菌的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见表)。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吲哚,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和卫芽糖,大多产酸产气,少数只产酸不产气。VP试验阴性,有赖氨酸脱羧酶。DNA的G+C含量为50~53%。对热抵抗力不强,在60℃15分钟可被杀死。在水中存活2~3周。在5%的石炭酸中,5分钟死亡。
本属菌按生化反应分为 4个亚属。亚属Ⅰ是生化反应典型的和最常见的沙门氏菌;亚属Ⅱ和Ⅳ是生化反应不典型的沙门氏菌;亚属Ⅲ是亚利桑那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一般可分为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3种。
沙门氏菌通过消化道传染致病,统称为沙门氏菌病。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氏菌大多属于A、B、C、D、E5个血清群,病型有①伤寒与副伤寒(统称肠热症):由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②食物中毒:可由不同菌型引起,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汤卜逊沙门氏菌等最为常见;③败血症: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引起,此外,还可引起慢性肠炎。
对禽兽致病的沙门氏菌大多属于B~E血清群。以侵害幼年动物为主,发生急性败血症、胃肠炎以及其他局部炎症。对成年动物常引起局部慢性或隐性疾病。患沙门氏菌病痊愈的动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能抗再感染。但局部慢性患病的动物免疫力不强,在疾病恢复期间常成为带菌者。目前,对猪伤寒、马流产等11种传染病已使用菌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