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布兰德特
1)  Gudmund Nyeland Brandt
布兰德特
2)  Das Hildebrandslied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3)  Kubulande
《库布兰德》
1.
The Tribal Characteristic of an Epic Kubulande;
英雄史诗《库布兰德》的部族特征
4)  AS
德兰尼特
1.
The Application of AS Strengthening Fiber to Bituminous Concrete Pavement;
德兰尼特AS增强纤维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5)  dolanit as
德兰尼特AS
6)  Tvedestrand
特维德斯特兰德
补充资料:布兰夏德,B.
      美国哲学家、绝对唯心主义者。1892年 8月27日出生于俄亥俄州弗雷德里克斯堡。1914年自密执安大学毕业后,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1915年服兵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不久重返牛津大学。1920年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1~1925年任密执安大学讲师。1925~1928年任史沃尔莫斯学院副教授,1928~1945年在该院任教授。1945~1961年任耶鲁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退休后,作为名誉教授居于纽黑文。主要著作有:《思想的本性》(1939)、《理性与善》(1961)、《理性与分析》(1962)、《理性与信仰》(1974)。
  
  布兰夏德的哲学思想是在英国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下形成的。特点是试图在现代西方的反理性思潮面前维护理性。布兰夏德把自己的哲学描述为西方大陆唯理论传统的变奏曲,认为哲学家们正在根据这个传统,重建一个可以认识的世界。在认识论方面,他用关于可知世界的理性知识体系,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否定理性在认识中作用的观点;在伦理学方面,他用理性在道德判断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反对主观主义和感情主义;在形而上学方面,他用理性能掌握事物必然联系的观点,反对否认物理世界中因果性的非决定论;在宗教观方面,他用只承认理性而不承认任何权威的观点,反对天主教神学和新教神学。不过,他的唯理论是十分软弱的。它抛弃了唯理论传统的进步方面,抛弃了G.W.F.黑格尔关于事物矛盾发展的辩证法原则,并且接受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把感性活动(见感性认识)建立在所谓原始经验流之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