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
1)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
1.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red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with microsatetlites and selection of differential loci between red O. mossambicus and O.niloticu;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与尼罗罗非鱼差异位点的筛选
2.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and Oreochromis hornorum were analyzed by AFLP(amplified fragments length polymorphism).
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hornorum)的种群遗传多样性。
3.
Chromosome numbers,forms and karyotype of Mozambique tilapia(Oreochromis mossambicus orenge) and Zanzibar tilapia(O.
本文采用体腔注射PHA-空气干燥法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染色体数量、形态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2)  Tilapia mossambica
莫桑比克罗非鱼
1.
Effect of Cadmium on Sero Proteins of Tilapia mossambica .;
镉污染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蛋白的影响
2.
The Histological Study of the Optic Tectum in Tilapia mossambica;
莫桑比克罗非鱼中脑视顶盖组织学结构观察
3.
Effects of petroleum pollution on the activities of serum enzymes of Tilapia mossambica;
石油污染对莫桑比克罗非鱼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3)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莫桑比克罗非鱼
1.
Preliminary study on three isozymes of Oreochromis hornorum and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荷那龙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3种同工酶的分析
2.
Preliminary Study on Salinity Tolerance of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and Oreochromis hornorum;
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4)  Mozambique [英][,məuzəm'bi:k]  [美][,mozəm'bik]
莫桑比克
1.
An introduction to Alto Ligonha pegmatite province in Mozambique;
莫桑比克阿尔特里哥纳伟晶岩区概貌
2.
Type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 in Mozambique;
莫桑比克金矿类型及地质特征
3.
A Study Tour Report on Production of Cashew and Its Diseases and Pests Management in Mozambique;
莫桑比克腰果生产及病虫害防治考察报告
5)  Beira [英]['beirə]  [美]['berə]
贝拉 莫桑比克 东非
6)  Island of Mozambique
莫桑比克岛
补充资料:莫桑比克历史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南部,东濒印度洋,北同坦桑尼亚接壤,西与马拉维、赞比亚、津巴布韦以及南非相邻,南部与斯威士兰、南非相连。面积799380平方公里,人口1340万人(1984)。马夸人为最大部族。大多数居民信奉原始宗教,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首都马普托。
  
  早期历史  莫桑比克最早的居民是科伊桑人,班图人10世纪左右迁到这里。15世纪中叶,莫桑比克成为姆韦尼·马塔帕王国的一部分。从公元 9世纪开始,阿拉伯人就到莫桑比克北部和中部沿海进行贸易。公元11世纪,波斯人一度取代阿拉伯人,但他们都未能在内陆建立统治。
  
  殖民者入侵  15世纪末,葡萄牙为打开西欧通往东印度的航路,来到莫桑比克。1489年P.de科维良侦察了索法拉沿海据点。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到达莫桑比克沿岸。1505年葡萄牙人用武力驱逐了在索法拉的阿拉伯人,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两年后占领莫桑比克岛。16世纪20年代,葡萄牙人控制了莫桑比克沿海的几个主要港口。此后,葡萄牙人相继占领莫桑比克一些内陆地区和赞比西河流域的塞纳与太特。1569、1571和1574年葡萄牙人 3次入侵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均告失败。1629年,葡乘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内讧之机取得了对莫桑比克内陆地区的支配权。17世纪初是葡萄牙在东非势力极盛的时代,他们从莫桑比克输出大量黄金。每年光是从克利马内输出的黄金就有 6万盎司。1700年,葡萄牙宣布莫桑比克为"保护地",1752年改为殖民地,由里斯本任命总督统治。17世纪中叶,葡萄牙在莫桑比克实行"巴拉佐"制,由王室特许土地给一些大地产所有者,代替地方酋长统治。这些大地产所有者对非洲人行使绝对权力,甚至可将他们出卖为奴,成为莫桑比克的国中之国。同时,葡萄牙开始从莫桑比克输出奴隶。到18世纪,奴隶已取代黄金和象牙,成为赞比西河流域的主要出口商品,莫桑比克的奴隶买卖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19世纪末叶,葡萄牙在莫桑比克实行强迫劳动制度,并开始向邻国大量输出契约劳工。在平定了赞比西河地区大地产主的叛乱之后,葡萄牙殖民当局于1888~1893年成立了莫桑比克公司、尼亚萨公司和赞比西亚公司。这些特许公司控制了莫桑比克2/3的领土。
  
  葡萄牙对莫桑比克的占领不断遇到西欧列强的挑战。17世纪荷兰船曾多次包围莫桑比克岛,但未能占领。19世纪60年代,邻近莫桑比克的开普殖民地发现黄金和钻石,西欧列强对莫桑比克的争夺更趋激烈。1869年,英国试图占有德拉瓜河湾未遂。在1884~1885年召开的柏林会议(1884~1885)上,葡萄牙在东非的势力范围得到法国、德国的承认。1891年英国、葡萄牙签订协议,承认整个莫桑比克划归葡萄牙。1891年莫桑比克正式定界,称为葡属东非。1898年将首都从莫桑比克岛迁到洛伦索-马贵斯。20世纪初,葡萄牙实行改革,给莫桑比克以相对的自治权。1930年,葡萄牙军事独裁者A.de O.萨拉查颁布殖民条例,重新将莫桑比克定为殖民地,取消莫桑比克人民有限的自治权和特许公司的开发权。1951年,莫桑比克成为葡萄牙的海外省。60年代以后,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葡萄牙被迫修改它的殖民政策。1964年初葡萄牙颁布"海外省组织法",名义上给非洲人以葡萄牙公民权,并扩大了莫桑比克地方政府的权利,但实际上仍对非洲人进行军事镇压和加强政治控制。
  
  莫桑比克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葡萄牙的入侵遭到莫桑比克人民的英勇反抗。1571年,1000名葡萄牙军从塞纳出发攻打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在当地人民的回击下,几乎全军覆没。1574年莫桑比克人歼灭了驻赞比西河的200 名葡萄牙军。17世纪居住在巴卢埃地区的人民以及赞比西河地区的通加人反抗葡萄牙的统治最为激烈。18世纪,当地非洲人经常袭击葡萄牙人的贸易据点及占领军驻地。19世纪,莫桑比克各族人民几乎都参加了反抗葡萄牙入侵和统治的斗争,恩戈尼人反对葡萄牙人的斗争持续了70年。他们占领洛伦索-马贵斯,攻陷索法拉,没收赞比西河以南的大地产。1885年恩戈尼酋长根根哈纳团结周围各族组成加扎联邦进行斗争,直到1895年才被镇压下去。居住在中部马尼卡高原的绍纳人,在酋长乌姆塔萨和马庞德拉的领导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反抗葡萄牙统治30多年,一度将葡萄牙人逐出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交界地区。莫桑比克北部尧族人民的斗争直到1912年才被镇压。
  
  为反抗葡萄牙殖民者的压迫,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莫桑比克人大量逃亡邻国。1917年 3月,巴卢埃地区人民再次举行武装起义,同年年底被镇压,起义军残部坚持游击战斗直到192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莫桑比克人民日益觉醒。1948年莫桑比克首都发生罢工斗争,1956年码头工人举行大罢工。60年代莫桑比克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明确提出要求独立的口号。1960年莫桑比克民族民主联盟在南罗得西亚的索尔兹伯里成立;翌年,莫桑比克非洲民族联盟在肯尼亚成立;独立莫桑比克非洲人联盟在尼亚萨兰成立。上述3个政党1962年6月在达累斯萨拉姆合并为莫桑比克解放阵线。E.C.蒙德拉纳任主席。
  
  共和国的建立  1964年9月25日,莫桑比克解放阵线领导开展游击战争,经过10年英勇战斗,武装力量由200人发展到2万人,解放了北部3省以及中部两省的部分地区。1974年葡萄牙政变,葡萄牙新政府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谈判,9月签署了《卢萨卡协议》。根据协议,1974年 9月20日成立了以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为主体的过渡政府,1975年 6月25日正式成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见彩图),萨莫拉·莫伊塞斯·马谢尔任总统。
  
  1977年2月,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召开第3次代表大会,宣布在莫桑比克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将主要经济命脉及土地收归国有,发展公社村与合作社。1983年 4月,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第 4次代表大会确定今后三大任务为:保卫祖国,战胜不发达和建设社会主义。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