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ice planthopper
稻飞虱
1.
Discussion on Occurrence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 of Rice Planthopper in Anqing city;
安庆市稻飞虱发生与防治对策的探讨
2.
Control effects of 10% imidacloprid with buprofenzin EC against rice planthopper;
10%吡虫啉·噻嗪酮乳油防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
3.
Causes of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ing on migration of rice planthopper;
影响稻飞虱迁飞规律的气象环境成因
2) Rice planthoppers
稻飞虱
1.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ice Planthoppers in Xiushan County of Wuling Mountain Area;
武陵山区秀山县稻飞虱发生的演变
2.
Yeast like symbiotes and their nutritional function in rice planthoppers;
稻飞虱体内的类酵母共生菌及其营养功能
3.
Occurrence of rice planthoppers in single-cropping of rice fields in northern part of Zhejiang Province.;
浙北单季晚(粳)稻区稻飞虱发生特点与原因探讨
3) Planthopper
稻飞虱
1.
Field Effect Experiment on Controlling Rice Planthopper with Different Pesticides;
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2.
Causes of breaking out and resistant to pesticides of planthopper in late rice at late stage;
2005年晚稻后期稻飞虱暴发与抗药性原因分析
4) planthoppers
稻飞虱
1.
Performances of the mixtures of chlorpyrifos,buprofezin and imidacloprid for control of the complex of planthoppers and rice stem borer in field;
毒死蜱与噻嗪酮、吡虫啉混用防治稻飞虱和二化螟田间试验
2.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planthoppers population based on GIS
基于GIS稻飞虱种群变化时空分析
3.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rdinary Black Light Induced Medinalis and Planthoppers Insects' Volume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普通黑光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诱虫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5) paddy delphacidae
水稻飞虱
6) Brown planthopper
稻褐飞虱
1.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brown planthopper carboxylesterase in Escherichia coli;
稻褐飞虱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the resources introduc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genetics evaluation to rice brown planthopper and rice gall midge;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材料对稻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性鉴定
3.
Studies on the virul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ce brown planthopper collected from Simao and Kaiyuan,Yunnan Province;
云南思茅和开远稻褐飞虱致害特性比较
补充资料:稻飞虱
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俗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特征 3种稻飞虱的共同特征是:体形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翅透明,常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个体:①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毫米,短翅型2.5~4毫米。深色型头顶至前胸、中胸背板暗褐色,有3条纵隆起线;浅色型体黄褐色。卵呈香蕉状,卵块排列不整齐。老龄若虫体长3.2毫米,体灰白至黄褐色(见彩图)。②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8~4.5毫米,短翅型2.5~3.5毫米,头顶稍突出,前胸背板黄白色,中胸背板中央黄白色,两侧黑褐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卵块排列不整齐。老龄若虫体长2.9毫米,淡灰褐色。③灰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5~4.0毫米,短翅型2.3~2.5毫米,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中胸背板雄虫黑色,雌虫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老龄若虫体长2.7~3.0毫米,深灰褐色。
分布和寄主植物 褐飞虱在中国北方各稻区均有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区)发生较烈。白背飞虱分布范围大体相同,以长江流域发生较多。这两种飞虱还分布于日本、朝鲜、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灰飞虱以华北、华东和华中稻区发生较多;也见于日本、朝鲜。3种稻飞虱都喜在水稻上取食、繁殖。褐飞虱能在野生稻上发生,多认为是专食性害虫。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则除水稻外,还取食小麦、高粱、玉米等其他作物。
世代和习性 稻飞虱的越冬虫态和越冬区域因种类而异。褐飞虱在广西和广东南部至福建龙溪以南地区,各虫态皆可越冬。冬暖年份,越冬的北限在北纬23°~26°,凡冬季再生稻和落谷苗能存活的地区皆可安全越冬。在长江以南各省每年发生4~11代,部分地区世代重叠。其田间盛发期均值水稻穗期。白背飞虱在广西至福建德化以南地区以卵在自生苗和游草上越冬,越冬北限在北纬26°左右。在中国每年发生3~8代,为害单季中、晚稻和双季早稻较重。灰飞虱在华北以若虫在杂草丛、稻桩或落叶下越冬,在浙江以若虫在麦田杂草上越冬,在福建南部各虫态皆可越冬。华北地区每年发生4~5代,长江中、下游5~6代,福建7~8代。田间为害期虽比白背飞虱迟,但仍以穗期为害最烈。
稻飞虱长翅型成虫均能长距离迁飞。趋光性强,且喜趋嫩绿;但灰飞虱的趋光性稍弱。成虫和若虫均群集在稻丛下部茎秆上刺吸汁液,遇惊扰即跳落水面或逃离。卵多产在稻丛下部叶鞘内,抽穗后或产卵于穗颈部内。褐飞虱取食时,口针伸至叶鞘韧皮部,先由唾腺分泌物沿口针凝成"口针鞘"抽吸汁液。植株嫩绿、荫蔽且积水的稻田虫口密度大。一般是先在田中央密集为害,后逐渐扩大蔓延。水稻孕穗至开花期的植株中水溶性蛋白含量增高,有利短翅型的发生。此型雌虫产卵量大,雌性比高,寿命长,常使褐飞虱虫口激增。在乳熟期后,长翅型比例上升,易引起迁飞。中国各稻区褐飞虱的虫源,有人认为主要由热带终年繁殖区迁来。长翅型从南向北迁飞;在秋季又从北向南回迁。褐飞虱的迁飞属高空被动流迁类型,在迁飞过程中,遇天气影响,会在较大范围内同期发生"突增"或"突减"现象。但中国也有人持本地虫源见解的。褐飞虱每雌一般产卵150~500粒。产卵痕初不明显,后呈褐色条斑。
白背飞虱的习性与褐飞虱相近似,但食性较广。长翅型成虫也具远距离被动迁飞特性。在稻株上取食部位,比褐飞虱稍高,并可在水稻茎秆和叶片背面活动。长翅型雌成虫可产卵300~400粒,短翅型产卵量约高20%。少数产卵于叶片基部中脉内,产卵痕开裂。灰飞虱先集中田边为害,后蔓延田中。越冬代以短翅型为多,其余各代长翅型居多,每雌产卵量100多粒。
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除直接刺吸汁液,使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甚至全田死秆倒伏外,产卵也会刺伤植株,破坏输导组织,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病。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褐飞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80%以上。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凡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年份,易酿成大发生。高肥密植稻田的小气候有利其生存。褐飞虱耐寒性弱,卵在0℃下经7天即不能孵化,长翅型成虫经4天即死亡。耐饥力也差,老龄若虫经3~5天、成虫经3~6天即饿死。食料条件适宜程度,对褐飞虱发育速度、繁殖力和翅型变化都有影响。在单、双季稻混栽或双、三季稻混栽条件下,易提供孕穗至扬花期适宜的营养条件,促使大量繁殖。中、迟熟、宽叶、矮秆品种的性状易构成有利褐飞虱繁殖的生境。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为害有不同的反应,感虫品种植株中游离氨基酸、 α-天门冬酰胺和α-谷氨酸的含量较高, 可刺激稻飞虱取食并使之获得丰富的营养,导致迅速繁殖。抗性品种植株中,上述氨基酸含量较低,而α-氨基丁酸和草酸含量却较高,对褐飞虱生存和繁殖不利。在同一地区多年种植同一抗性品种,褐飞虱对该品种产生能适应的"生物型",从而使该品种丧失抗性。在亚洲已发现褐飞虱有 5种生物型。水稻田间管理措施也与褐飞虱的发生有关。凡偏施氮肥和长期浸水的稻田,较易暴发。褐飞虱的天敌已知150种以上,卵期主要有缨小蜂、褐腰赤眼蜂和黑肩绿盲蝽等,若虫和成虫期的捕食性天敌有草间小黑蛛、拟水狼蛛、拟环纹狼蛛、黑肩绿盲蝽、宽黾蝽、步行虫、隐翅虫和瓢虫等;寄生性天敌有稻飞螫蜂、线虫、稻虱虫生菌和白僵菌等。
白背飞虱对温度适应幅度较褐飞虱宽,能在 15 ~30℃下正常生存。要求相对湿度80~90%。初夏多雨、盛夏长期干旱,易引起大发生。在华中稻区,迟熟早稻常易受害。灰飞虱为温带地区的害虫,适温为25℃左右,耐低温能力较强,而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华北地区7~8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于大发生。天敌类群与褐飞虱相似。
防治 主要措施有:①选育抗虫品种。充分利用国内外水稻品种抗性基因,培育抗飞虱丰产品种和多抗品种,因地制宜推广种植。②栽培管理上实行同品种连片种植;对不同的品种或作物进行合理布局,避免稻飞虱辗转为害。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适量施肥和适时露田,避免长期浸水。③保护天敌。在农业防治基础上科学用药,避免对天敌过量杀伤。④药剂防治。根据虫情测报,掌握不同类型稻田飞虱发生情况和天敌数量,及时在早发田和发生中心喷洒叶蝉散、速灭威、马拉硫磷等,或用呋喃丹作根区施药。
特征 3种稻飞虱的共同特征是:体形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翅透明,常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个体:①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毫米,短翅型2.5~4毫米。深色型头顶至前胸、中胸背板暗褐色,有3条纵隆起线;浅色型体黄褐色。卵呈香蕉状,卵块排列不整齐。老龄若虫体长3.2毫米,体灰白至黄褐色(见彩图)。②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8~4.5毫米,短翅型2.5~3.5毫米,头顶稍突出,前胸背板黄白色,中胸背板中央黄白色,两侧黑褐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卵块排列不整齐。老龄若虫体长2.9毫米,淡灰褐色。③灰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5~4.0毫米,短翅型2.3~2.5毫米,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中胸背板雄虫黑色,雌虫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老龄若虫体长2.7~3.0毫米,深灰褐色。
分布和寄主植物 褐飞虱在中国北方各稻区均有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区)发生较烈。白背飞虱分布范围大体相同,以长江流域发生较多。这两种飞虱还分布于日本、朝鲜、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灰飞虱以华北、华东和华中稻区发生较多;也见于日本、朝鲜。3种稻飞虱都喜在水稻上取食、繁殖。褐飞虱能在野生稻上发生,多认为是专食性害虫。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则除水稻外,还取食小麦、高粱、玉米等其他作物。
世代和习性 稻飞虱的越冬虫态和越冬区域因种类而异。褐飞虱在广西和广东南部至福建龙溪以南地区,各虫态皆可越冬。冬暖年份,越冬的北限在北纬23°~26°,凡冬季再生稻和落谷苗能存活的地区皆可安全越冬。在长江以南各省每年发生4~11代,部分地区世代重叠。其田间盛发期均值水稻穗期。白背飞虱在广西至福建德化以南地区以卵在自生苗和游草上越冬,越冬北限在北纬26°左右。在中国每年发生3~8代,为害单季中、晚稻和双季早稻较重。灰飞虱在华北以若虫在杂草丛、稻桩或落叶下越冬,在浙江以若虫在麦田杂草上越冬,在福建南部各虫态皆可越冬。华北地区每年发生4~5代,长江中、下游5~6代,福建7~8代。田间为害期虽比白背飞虱迟,但仍以穗期为害最烈。
稻飞虱长翅型成虫均能长距离迁飞。趋光性强,且喜趋嫩绿;但灰飞虱的趋光性稍弱。成虫和若虫均群集在稻丛下部茎秆上刺吸汁液,遇惊扰即跳落水面或逃离。卵多产在稻丛下部叶鞘内,抽穗后或产卵于穗颈部内。褐飞虱取食时,口针伸至叶鞘韧皮部,先由唾腺分泌物沿口针凝成"口针鞘"抽吸汁液。植株嫩绿、荫蔽且积水的稻田虫口密度大。一般是先在田中央密集为害,后逐渐扩大蔓延。水稻孕穗至开花期的植株中水溶性蛋白含量增高,有利短翅型的发生。此型雌虫产卵量大,雌性比高,寿命长,常使褐飞虱虫口激增。在乳熟期后,长翅型比例上升,易引起迁飞。中国各稻区褐飞虱的虫源,有人认为主要由热带终年繁殖区迁来。长翅型从南向北迁飞;在秋季又从北向南回迁。褐飞虱的迁飞属高空被动流迁类型,在迁飞过程中,遇天气影响,会在较大范围内同期发生"突增"或"突减"现象。但中国也有人持本地虫源见解的。褐飞虱每雌一般产卵150~500粒。产卵痕初不明显,后呈褐色条斑。
白背飞虱的习性与褐飞虱相近似,但食性较广。长翅型成虫也具远距离被动迁飞特性。在稻株上取食部位,比褐飞虱稍高,并可在水稻茎秆和叶片背面活动。长翅型雌成虫可产卵300~400粒,短翅型产卵量约高20%。少数产卵于叶片基部中脉内,产卵痕开裂。灰飞虱先集中田边为害,后蔓延田中。越冬代以短翅型为多,其余各代长翅型居多,每雌产卵量100多粒。
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除直接刺吸汁液,使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甚至全田死秆倒伏外,产卵也会刺伤植株,破坏输导组织,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病。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褐飞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80%以上。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凡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年份,易酿成大发生。高肥密植稻田的小气候有利其生存。褐飞虱耐寒性弱,卵在0℃下经7天即不能孵化,长翅型成虫经4天即死亡。耐饥力也差,老龄若虫经3~5天、成虫经3~6天即饿死。食料条件适宜程度,对褐飞虱发育速度、繁殖力和翅型变化都有影响。在单、双季稻混栽或双、三季稻混栽条件下,易提供孕穗至扬花期适宜的营养条件,促使大量繁殖。中、迟熟、宽叶、矮秆品种的性状易构成有利褐飞虱繁殖的生境。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为害有不同的反应,感虫品种植株中游离氨基酸、 α-天门冬酰胺和α-谷氨酸的含量较高, 可刺激稻飞虱取食并使之获得丰富的营养,导致迅速繁殖。抗性品种植株中,上述氨基酸含量较低,而α-氨基丁酸和草酸含量却较高,对褐飞虱生存和繁殖不利。在同一地区多年种植同一抗性品种,褐飞虱对该品种产生能适应的"生物型",从而使该品种丧失抗性。在亚洲已发现褐飞虱有 5种生物型。水稻田间管理措施也与褐飞虱的发生有关。凡偏施氮肥和长期浸水的稻田,较易暴发。褐飞虱的天敌已知150种以上,卵期主要有缨小蜂、褐腰赤眼蜂和黑肩绿盲蝽等,若虫和成虫期的捕食性天敌有草间小黑蛛、拟水狼蛛、拟环纹狼蛛、黑肩绿盲蝽、宽黾蝽、步行虫、隐翅虫和瓢虫等;寄生性天敌有稻飞螫蜂、线虫、稻虱虫生菌和白僵菌等。
白背飞虱对温度适应幅度较褐飞虱宽,能在 15 ~30℃下正常生存。要求相对湿度80~90%。初夏多雨、盛夏长期干旱,易引起大发生。在华中稻区,迟熟早稻常易受害。灰飞虱为温带地区的害虫,适温为25℃左右,耐低温能力较强,而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华北地区7~8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于大发生。天敌类群与褐飞虱相似。
防治 主要措施有:①选育抗虫品种。充分利用国内外水稻品种抗性基因,培育抗飞虱丰产品种和多抗品种,因地制宜推广种植。②栽培管理上实行同品种连片种植;对不同的品种或作物进行合理布局,避免稻飞虱辗转为害。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适量施肥和适时露田,避免长期浸水。③保护天敌。在农业防治基础上科学用药,避免对天敌过量杀伤。④药剂防治。根据虫情测报,掌握不同类型稻田飞虱发生情况和天敌数量,及时在早发田和发生中心喷洒叶蝉散、速灭威、马拉硫磷等,或用呋喃丹作根区施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